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5 23:1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 2 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前8C
476年
1500年
古代希腊罗马
中古西欧
近代西方
雅 典 — 民主制
斯巴达 — 寡头制
罗马共和国—混合政体
罗 马 帝 国—君主制
英国—议会君主制
法国—等级君主制
英国 — 君主立宪制度
法国 — 议会制共和制
美国 — 总统制共和制
(联邦制)
奴隶制社会(上古史)
封建社会(中古史)
资本主义社会(近代史)
①古代西方是民主的发源地,也有专制的色彩;
②从专制、人治走向民主、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总趋势。
整体结构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政治制度
⑴背景: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发展起来。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条件:①自然环境的独特(地理因素)
②商业和贸易发展(经济因素)
③独立自治的传统(政治因素)
特点:①神权与世俗权威相结合;
②城邦建筑深受政治、军事、宗教的影响;
③公民享有参政权——公民政治;
④以城市为中心,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探究: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古代希腊城邦兴起的条件及其特点 。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政治制度
⑴背景: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发展起来。
⑵特点:公民政治 + 民主因素 + 制度多样
⑶代表:①雅典——民主政治
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法律至上
轮番而治
任期制度
选举制度
权力制约
公民意识
……
意义:①开创民主政治之先河;
②奠定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
(雅典民主理念和运作方式影响深远)
特点: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罪名“亵渎神灵、腐蚀青年”,在他进行自我辩护后,抽签选出的陪审团用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决他死刑。
《法庭上的芙里尼》,芙里尼罪名“亵渎神灵”。辩护律师掀开其衣裳,使陪审员震惊于芙里尼的美艳,(完美的身材被视为神的眷顾),最终以多数投票判决其无罪。
抽签制无法保证选拔优秀管理者
票决制反映陪审法庭的非专业化
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民主范围有限(少数人的民主)
局限性:奴隶制之上的民主
——较为原始的民主
(城邦利益至上,压抑个人自由)
探究:请从制度层面分析,苏“死”而芙“活”的原因。
民主范围:局限于本邦成年男性,妇女、奴隶、外邦人排除在外(阶级性);
民主形式:全体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
邦,不适用于大国的治理(适用性);
民主方式: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难以保证参政人员的素质,导致权力的滥用和
误用(误用性)。
民主政治极端化:暴民政治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政治制度
⑴背景: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发展起来。
⑵特点:公民政治 + 民主因素 + 制度多样
⑶代表:①雅典——民主政治
②斯巴达——寡头政治
寡头政体指的是贵族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亚里士多德
民主制
君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
混合政体
各司其职
异:公民大会机构的作用;国家机构和官员的产生方式。
同:都有最高权力机关;官员都有选举和任期制。(民主因素)
③经济基础:斯以农业经济为主;
雅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繁荣,
工商业阶层力量强大。
原因:
①文化传统:斯崇尚武力,强调公民负责;
雅崇尚民主,强调公民意识。
②自然环境:斯在希腊南部,多平原;
雅在沿海,海岸线曲折。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⑴疆域:从以罗马为中心的意大利半岛开始,扩张到欧亚非三大洲。
⑵制度:共和制 → 元首制 → 君主专制。
⑶统一:395年帝国一分为二,西灭亡于476年,东于1453年结束。
⑷国名:罗马共和国 → 罗马帝国 → 东、西罗马帝国 → 东罗马帝国。
⑸性质:奴隶社会(以476年为界)→ 封建社会。
⑹挑战:主要来自北部的日耳曼人。
⑺文明:吸收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等的营养。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①古罗马共和国
君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
主持、执行
执政官
元老院
公民大会
主持、执行
最高行政权
军事统帅
选立宣媾审
最高权力机关
终身、建议、协调
限制
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完全是君主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
——波利比乌斯《历史》
贵族共和政体——混合政体,
但带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何谓共和制(共和政体)
现代共和制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区别于君主政体,与民主的含义十分接近。
而古典共和制是指一种混合政体,包含了制约平衡的精神原则。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探究: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
政治制度的异同?
相同点:
①参与国家政权管理的都是公民。
②公民都由成年男子组成。
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④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且有任期。
不同点:
①国家政体不同:
雅典为民主制;
斯巴达是寡头制;
共和国是共和制。
②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①古罗马共和国
②罗马帝国
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在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塔西佗《编年史》
元首制:皇帝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
是独裁统治重要工具。
实质:元首制是共和政治向君主政治过渡的中间环节,
是在共和政体下的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独裁统治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特点:①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
②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帝国行省权力较大;
③制定了统一的法律(重视法律的任用);
④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
⑤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地位不平等;
本质问题:存在着民族、文化、国家认同的局限。
影响:埋下了帝国分裂的隐患。
探究:据材料及教材,简析罗马帝国治理的特点、存在的本质问题及其影响。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公民大会时,派有专门奴隶持有染料的条纹刷驱赶公民参会,如有未参会并背部有红色刷印的公民要受制裁。伯里克利时,用观戏剧来教育公民,以提高其参政水平。这表明( )
A.雅典公民与政积极性提高 B.直接民主与小国寡民有关
C.公民大会决策严谨又科学 D.雅典公民大会最为民主
古希腊奥运会的裁判由选举产生,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神坛前举行“就职宣誓”仪式后,才开始具体工作。他们的职责是:按照神的意志、祭神的程序,以认真、公正的准则来行使裁判大权。据此可知,古希腊奥运会( )
A.折射出人文精神的缺失 B.源于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
C.促进公正平等观念传播 D.注重提升公民的基本素养
巩固练习
C
B
有学者指出:雅典的民主改革具有这样的趋势:从寡头统治到执政官和公民大会、议事会规模从四百人扩大到五百人、从单一军事执政官到十将军制度等,这些民主改革皆以扩大城邦事务及其决策的公共参与范围为依规。学者旨在说明雅典( )
A.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B.寡头政治特征鲜明
C.政治生活的公共性 D.公民参政意识较强
秦朝时,东方诸郡距离都城咸阳甚远,秦始皇出巡每到一处必刻石昭示唱颂自己的功德。罗马皇帝大部分时间不在罗马城,而在各地巡行,接受不同行省臣民的诉请,裁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处理总督和城市无法决断的问题。东西方两位君主的上述行为( )
A.折射出君主集权推动地方制度建设
B.表明宣德扬威是政权初建期的主要任务
C.客观上提升了国家凝聚力与向心力
D.反映了国家政治结构权力界限模糊不清
巩固练习
C
C
古代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都面临着如何整合国内不同地区风俗与文化,以使之适应中央王朝统治需要的问题。下列属于罗马帝国独有的是( )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完善交通,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D.强大的法律体系辅助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屋大维是罗马共和国的最后一位执政官,也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奥古斯都,“奥古斯都的政府可以称为一个皇帝与元老院的共营机构,但皇帝是一个有支配力的股东,而元老院通常是他的温驯的仆役”。这表明,屋大维时期的政制( )
A.维护了罗马共和国的传统 B.标志着罗马进入鼎盛时期
C.强化了罗马元老院的权力 D.实质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
巩固练习
D
D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476
西罗马灭亡
14~15世纪
文艺复兴
近代史
中古时期(中世纪史))
古代史
古代希腊罗马
法兰克王国
查理曼帝国
8世纪
843年
帝国分裂
法意德雏形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查理曼帝国下得到采邑的大贵族和大地主成为公侯伯子男爵,都是皇帝或国王的臣下。这些人又把自己的采邑分封给小贵族,如骑士、乡间的绅士。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特征1:封君封臣制
封君
封臣
提供土地与保护
效忠、服兵役、提供财富
农 民
服劳役
耕种土地
特点:以土地为纽带形成契约关系,
等级森严,互为主从,不可越级管理
土地
中古西欧,以教皇为代表的教权体系与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体系同时存在于社会内部并发挥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对抗与制约,也存在合作与利用。......形成了政教分离的二元体制。
——张巨斌《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
特征2:世俗王权和基都教会权力长期并立
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
教会依靠完全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法国:等级君主制
背景: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
确立: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三级会议,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意义: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三级会议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英国:议会君主制
开始形成:
《大宪章》的签署(1215年)
约翰签署《大宪章》
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
《大宪章》规定: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41)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周一良、吴于廣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中古部分》
限制国王司法权
保证公民权利
限制国王随意征税保证商业自由
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历史传统
逐步加强:
英国自由的奠基石
13世纪中后期
正式形成:
14世纪中期
14世纪上半叶,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又称贵族院(贵族和高级教士),具有司法权;下院又称平民院(骑士、市民和新贵族),具有立法权和财政权。
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方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302年,腓力四世召开三级会议,除了一、二等级的教俗大封建主的代表参加外,还有作为第三等级的市民代表参加,这表明法国进入了等级君主制时代。在等级君主制政体内,作为劳动者阶层的第三等级——市民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政治的 殿堂,成为与封建诸侯、教会贵族有同等发言权的政治势力之一。而国王则明显地凌驾于这 三种政治势力之上,是政府的最后决策者。 ——摘编自陈文滨:《中世纪西欧多元政治的形成及发展》
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国会。1297年,国会正式获得了批准赋税征收的权力。14世纪初年,国会又获得了颁布法律的权力,同时成为王国的最高法庭。由 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英国国会从1341年起分为上、下两院。上议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由地方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探究:据材料及所学,比较法国的等级君主制与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异同。
异:法国等级君主制下,王权仍是政府的最后决策者;
英国议会君主制下,英国王权受到更多的制约。
同:都形成了制约王权的议会政治。
某制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关系,国王位于等级体系的顶端,其下依次是大封建主、中等封建主、小封建主等,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反映了该制度的( )
A.等级性 B.时代性
C.复杂性 D.松散性
中世纪欧洲实行封君封臣制度,中国封建社会则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体现了契约精神 B.地方上都拥有很高的自治权
C.君主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巩固练习
D
C
丛日云先生在谈到中古西欧的原始民主时指出,“在基督教给王权罩上神圣灵光,罗马法赋予国王专制权力的年代里,日耳曼人的自由精神受到了压抑而潜入地下。然而,它仍然在整个中世纪不断顽强地表现出来。”下列选项中符合中世纪自由精神“顽强地表现出来”的有( )
①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②选帝侯制度的确立
③《大宪章》的签署 ④凡尔赛宫的修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03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三级会议,控告教皇犯有异端、非法篡位等罪行,决定以国王名义在法国召开宗教会议,审判教皇。随后他派兵进入意大利,联合当地的反教皇势力,将教皇拘捕,一个多月后教皇忧愤而死。这一事件( )
A.反映了世俗君主权力的强化 B.说明法国取得了欧洲霸主地位
C.受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D.标志着国王与教会冲突的结束
巩固练习
A
C
1201年,英国约翰王征收盾牌钱,诸郡中不肯交款者比比皆是。1215年,约翰王征收3马克盾牌钱,因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教会和男爵群起反对,并在1215年《大宪章》中对盾牌钱征收加以限制和否定,甚至勾结法国军队进入伦敦。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A.中央与地方分庭抗礼 B.国王权力有名无实
C.教会与新贵族相勾结 D.封建秩序面临挑战
中古时期,英王亨利二世试图改革税收制度,以增加财政收入用于扩充和建设军队。然而,教会认为此举侵犯了他们的经济利益,便联合贵族对国王施压。国王不甘示弱,利用民众对宗教改革的呼声,与教会和贵族展开了长期的斗争。这反映了中古时期英国( )
A.王权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B.政治权力呈现多元并立的格局
C.教权能够有效制约王权 D.宗教改革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巩固练习
B
D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概念解析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含义: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2.确立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②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③以法律的形式确立
3.确立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4.主要政体: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立法权转移
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降低选民财产资格
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
行政权转移
王位继承议会决定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
民主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1688
光荣革命
奠基
1689
《权利法案》
1701
王位
继承法
18/20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确立
发 展
1832
第一次
议会改革
1867
第二次
议会改革
1884~1885
第三次
议会改革
发 展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1775.4
莱克星顿枪声
独立战争爆发
1776.7.4
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
1781
约克镇大捷
打败英军
1783
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87
制定宪法
主权代表
最高权力
有一定的自治权
不得违反联邦宪法
联邦政府
各州政府
北 美 独 立 战 争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个性 英国 美国 法国
政治体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
元首任期
元首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
权力中心
行政权属
首脑与议会的关系
立法权属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国王
世袭
终身
“统而不治”无实权
首相
议会产生
议会
内阁
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
议会
总统
选举
有行政实权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总统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
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
国会
4年,可连任一届
总统
选举
有行政实权
内阁总理
总统任命
参众两院
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副署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国会
7年,可连选连任
妥协的产物;
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由议会立法,体现分权制衡;
属于政党政治,符合法治原则。
知识拓展
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主要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
基本特点:人民权利、法律至上、分权制衡、政党政治
确立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深远影响:
①使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部分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顶梁柱;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代议制不断健全,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
③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还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爱德华一世时期(1272-1307),曾因贸然发动对法战争而陷入财政危机中。为了使议会同意其加征税款的要求,爱德华一世发布了《宪章确认书》以承认《大宪章》的地位。这反映了( )
A.王在法下的原则被贯彻 B.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核心 D.君主与议会的互相妥协
在英国历史上,绝对君主制一直不够强大,议会始终保持着较多的权力。这一历史传统继续演化,很自然的就成为君主权力缩小,“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大部分权力的君主立宪制。然而,英国也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眠得更安静,更和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绝对君主制有利于维护英国的和平稳定
B.国王往往通过议会为自己寻求政策支持
C.限制王权成为英国议会斗争的首要任务
D.英国的政体转型须兼顾民众的王室情感
巩固练习
D
D
从1789年到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1次。政体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帝制、民主共和制、独裁制等,出现过三次君主立宪政体,两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这反映出法国( )
A.资产阶级政治诉求缺乏民众支持
B.缺少实施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C.多种政治力量间的斗争尖锐复杂
D.两党轮流执政的体制不够成熟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公民”一词取代此前特许状中的“臣民”一词,开始被写入部分殖民地新制定的州宪法之中,并逐渐推广。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A.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 B.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C.各州民众拥有自治权 D.美国联邦制的形成
巩固练习
B
C
美国南北战争后,黑人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在美国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在南部,黑人人口多,受到文化测验、财产资格、“祖父条款”等选举条件的限制,基本上无投票权;北部黑人享有自由投票权,但人数较少,并且选票都投向“林肯的党”——共和党一边。这表明( )
A.西方的政治制度走向成熟 B.美国邦联制影响了代议制发展
C.启蒙思想在西方深入人心 D.西方民主政治服务于统治利益
2024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州长格雷格·阿博特限制非法移民入境的举措得到了同属共和党的25名州长公开支持,佐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甚至发文呼吁,“红州”与“蓝州”进行“国家离婚”(如下图)。《华盛顿邮报》称这场争端引发了有关“美国内战”的流言。这表明美国( )
A.民主制度的公信力荡然无存
B.两党制影响政治生态的稳定
C.传统分权制衡机制已被打破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难以调和
巩固练习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