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 ,然后能才。
② ,千朵万朵压枝低。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 。
④油蛉在这里低唱, 。
⑤ ,乾坤日夜浮。
⑥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⑦《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写静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不经意间,白天鹅公园褪掉了枯黄的外衣,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垫,róngróng( )春色之中,便到处有桃红柳绿的倩影。走着看着感概着,任那丝丝暖的风轻吻着脸颊。这里的天空,是那么的蓝,蓝的明亮tī透,深邃悠远; ……给人一种变换莫测的感觉。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褪掉( ) róngróng( ) 脸颊( ) tī透( )
(2)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内容。(2分)
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星期天上午,我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B.千岛湖里,沉没了一座古城,那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C.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辅相成,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D.今天的荧屏,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月迹》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文章所写的“月迹”,既是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
B.《童年的朋友》节选自俄国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本文在写作上显著特点是从“我”——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
C.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了关于美女蛇的故事,使百草园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与百草园作为“乐园”的内涵是和谐的。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深刻地批判了全城最严厉的书塾先生。
D.《一面》的作者抓住特征描写外貌,表现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性格。全文对鲁迅作了三次肖像描写,由近及远,由细到粗,由详到略,由整体到局部,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5.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一提到根的作用首先想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2) ,这种最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3) ,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
6.名著阅读。(10分)
(1)《鱼鳞瓦》采用了 的手法,呼吁人们保护老北京的历史,乃至中国古老的文化。(1分)
(2)《雷雨》的作者是 ,他的女儿万方透露他曾想当 。(2分)
(3)《童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 结束。(1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他开始讲他小时候的事,干瘦的身体轻轻地晃着,说得非常流利。他的绿眼睛放射着兴奋的光芒,红头发抖动着,嗓音粗重起来:
“啊,我说,你可是坐轮船来的,坐蒸汽来的。”
“我年青的时候得用肩膀拉着纤,拽着船往上走。船在水里,我在岸上,脚下是扎人的石块儿!……第四个年头儿上,我终于当上了纤夫头儿!”
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有的时候还跳上床去表演一下怎么拉纤、怎么排掉船里的水。
①听外公讲述自己的童年之后,他对外公的看法有了什么变化?(用文中原话回答)(1分)为什么会发生变化?(1分)
②外公为什么要向阿廖沙讲述自己的过去经历?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7.综合性学习。 (7分)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我调查】射河春韵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阅读内容 认同率
玄幻武侠 35.1%
时尚娱乐 32.5%
文学经典 15.0%
时事先锋 17.4%
(1)根据表格可知,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2分):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请你向学校提一条建议: (1分)
【我倡议】下面是“经典阅读”活动倡议书的一段内容,请你阅读,完成题目。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淀的厚度。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2)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必抄录原句)。(2分)
第 句,修改意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我推荐】为配合“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射河春韵》将开辟专栏介绍名著,请你任选一部名著,写一句推荐词。(不超过20个字)(2分)
备选名著: 《童年》 《繁星 春水》 《格列佛游记》
(3)推荐词: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8-9题。(4分)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李白曾有一段时间在碧山闲居,有人问他为什么住在山里,他就写了这首诗算作回答。“碧山”在今湖北安陆县境内。
8.“笑而不答心自闲”中的“笑而不答”值得玩味,请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妙处。(2分)
9. 诗的三、四两句描绘了“碧山”怎样的景色?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12分)
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普少习吏事 ( ) (2)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
(3)阖户启箧取书( ) (4)与老人期 ( )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为其老,强忍
B. 良大惊,随目之 家人发箧视之
C. 父曰:“履我!” 有郑人欲买履者
D. 虽多忌克 虽乘奔御风
12.翻译句子。(4分)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3.当赵普面对宋太祖和张良遇到“老父”时,他们两人表现出了许多优秀品格,结合文章来谈谈。(4分)
(三)阅读《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4-16题。(7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4.“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一句中的“也”有着怎样的效果?(2分)
15.“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 “不常用”?(3分)
16.同样是读古文,作者写孩子们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没有用标点,而写先生读书的内容不但用了标点,还加上了“呢”、“噫”、“嗬”等语气词,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2分)
(四)阅读包利民《花开的方向》,回答17-16题。(15分)
①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
②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月。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
③母亲爱花,是受姥姥影响。姥姥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很远的乡村,房前屋后,花木葱茏,其中开得最多最旺的就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那花想必是姥姥送的了,当时我记得是五盆。后来我大学毕业,就成了六盘。而搬来这座城市后,又成了七盆。仔细回想一下,几乎是以每十年一盆的速度递增着。直到去年,那花变成了八盆,几乎摆满了母亲卧室的窗台。
④母亲卧室的窗户恰好是向西开的,每年夏季开花的时候,那些花儿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外,很像隔窗远眺的样子。在它们的花期里,母亲留在卧室里的时间就多了,常常是坐在床上,向着那些花儿,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
⑤去年年末的时候,母亲回了一趟老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陪姥姥过八十大寿。临行前显得很是兴奋,嘴里一个劲儿地叮嘱父亲,卧室里的那些花几天浇一次水,每次水量多少,直到父亲能背出来,才放心而去。而阳台上的那些花,母亲则只字未提。
⑥从老家回来后,母亲很高兴,不停地说姥 ( http: / / www.21cnjy.com )姥的身体很棒,依然伺候着一大院子的花。望着母亲满足的神情,我忽然心里一动:姥姥八十大寿,母亲的花儿也正好是八盆,是不是姥姥每增加十岁,母亲的花就增多一盆?于是问母亲,母亲深情地看着那些花,笑而不答……
⑦有一天在网上,无意间进入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花卉论坛,各种花草的图片琳琅满目。忽然,一个熟悉的画面闯入我的眼帘,正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奉梦绕的名字——望乡。
⑧那些花又到了花期,母亲依然在守望着,日光轻柔地抚摸过那些小小的花朵背影,然后投向西方。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选自《美丽中文》,有删改)
17.说一说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8.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5分)
(1)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3分)
(2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奉梦绕的名字——望乡。(2分)
19.赏析第⑧段划线句。(3分)
20. 说一说题目“花开的方向”的含义和作用。(4分)
三、作文。(40分)
带上欣赏的眼镜,你会由衷地赞叹“生活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打开心灵的窗户,你会由衷地赞叹“拥有亲情真好”;怀着博大的胸怀,你会由衷地赞叹“遇上挫折真好”;举起自信的火炬,你会由衷地赞叹“前途真好”……亲爱的同学,风华正茂的你,又想对什么说声“真好”呢
21.请以“_______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班级、姓名。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七年级语文答案纸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 (8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1)(4分)褪掉( ) róngróng( ) 脸颊( ) tī透( )
(2)(2分)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3)(2分)
3. ( ) (2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 4.( )(2分)
5.(3分)(1) (2) (3)
6.(1)(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分) ,
(3)(1分)
(4)(2分)
②(4分)
7. (1)现状(2分):
建议(1分):
(2)(2分)第 句,修改意见:
(3)(2分)推荐词:
二、阅读理解。(40分)
8.(2分)
9.(2分)
10.(4分)(1)( ) (2)( ) (3)( ) (4)( )
11.(2分)( )
12.(4分)(1)
(2)
13.(4分)
14.(2分)
15.(3分)
16. 2分)
17.(3分)
18.(5分)(1)(3分)
(2)(2分)
19.(3分)
20.(4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
500
600
700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略
2.(1)tùn 融融 jiá 剔(4分)
(2)错别字: 概 改正: 慨 ; 错别字: 换 改正: 幻 (2分)
(3)(2分)示例一:这里的空气,是那么的净,净得一尘不染,沁人心脾。示例二:这里的小草,是那么的绿,绿的赏心悦目,令人迷醉。
3. C (2分)
4. A (2分)
5.(1)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 (2)固定植株(的位置)(3)(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3分)
6.(1)以小见大(1分)
(2)曹禺 托尔斯泰 (2分)
(3)外祖父让“我”人间混饭吃(1分)
(4)①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1分)
外公的发家史非常艰辛,天真幼稚的“我”被外公的艰辛历程所感染。(1分)
②结合前文来看,因为外祖父是在毒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廖沙后来安慰阿廖沙的时候给他讲述自己的发家史的,含有对自己毒打外孙寻找开脱的理由,这一点可以体现出外祖父的虚伪(2分);结合后文来看,讲述自己的发家经历是为后面把阿廖沙送到人间自己找饭吃作下铺垫,这一点体现的是外祖父自私的性格(2分)。
7. (1)中学生热衷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玄幻武侠和时尚娱乐等类怍品的阅读(1分),而对经典作品阅读的认同率较低(1分),这说明快餐式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意近即可,2分)围绕“提高经典作品阅阅读的兴趣”来提建议,建议要切实可行。(1分)
(2)第③句 将“我校的”改为“我校在”。 (2分)
(3)(2分)示例:冷酷中透出人性光芒,悲剧中蕴含巨大力量。——《童年》(点明作品主题,注意用语精炼。)
8.既写出了诗人心情的喜悦神态,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1分),又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诱发读者思考的兴致(1分)。
9. 本诗句描写了花随流水杳然远逝的景色,充满自然、宁静之美(1分);流露出诗人热爱自然和超脱俗世的思想感情(1分)。
10.(1)熟练;(2)曾经;(3)关上;(4)约定(4分)
11. B(2分)
12.(1)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赵普处理决断很快。(2分)
(2)张良就对《太公兵法》感到很惊异,常常反复地诵读它。(2分)
13.从勤奋读书、善于忍耐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分)
14.从结构上看,与“百草园”充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趣的生活相照应(1分);从内容上看,表明这里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富有情趣,但孩子们同样能找到乐趣(1分)。
15.用了反复的手法,连用两个“不常用”,起强调的作用(1分);突出了先生是个开朗的人(1分);也表明了作者对先生赞赏与尊敬。(1分)
16.学生读书时,因为不理解,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句读的停顿,只会照本宣科,因而不加标点(1分);先生则不仅理解句意,而且对所读内容有自己的体会,是充满感情、陶醉其中的品读,因而不只有表示停顿的标点,还有带着个人感彩的语气词(1分)。(意对即可)
17.运用了烘托的手法,突出母亲对“朝向西方的花”的珍爱,强烈的表达了母亲对家乡和自己母亲的思念之情。
18. (1)“近”是因为深情凝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前的花朵(1分), “远”是因为眼前花朵勾起了母亲的思念之情(1分)。这两个字生动地写出母亲眼神的飘忽,表达了母亲对亲人的思念(1分),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写出了我困惑已久后了解到花儿名字的欣喜之情(1分);明白母亲通过养“望乡花”寄托思乡和思母情感的感动之情(1分);
19. 该句运用排比修辞,三个“隔着”的运用,把阻隔亲情的障碍展示出来,语气强烈,逐步升华,有极强的感染力。
20.含义:表面上指母亲养的花儿朝着西方开放(1分),暗指母亲的心朝着故乡,一直思念她的母亲呵家乡(1分);
作用:“花”作为线索,贯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全文;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母亲的心比作“花”,富有诗意。(2分)(答到任2点即可)
21.略。(建议切入分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