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朐中学高中部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5课《最后的常春藤叶》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临朐中学高中部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5课《最后的常春藤叶》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30 10:31:36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山东临朐中学 于海生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我所了解的
欧亨利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 展示故事情节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 女画家琼珊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常春藤叶上。好朋友苏艾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老贝尔曼为了帮助琼珊,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予了琼珊生命的希望。概括情节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小说有三个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记一记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
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人物:贝尔曼琼珊苏医生——社会底层小人物 环境:苔藓遍地、阴暗潮湿、
街道错综复杂、居住空间狭窄风格古香古色 、艺术气氛浓厚——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 谁是主人公?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 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外貌事业性格智力冲浪外表丑陋、模样怪异郁郁不得志。喝酒无节制、爱说大话、脾气暴躁、但他是善良的。人格富有同情心、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欲扬先抑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一片绿叶,
几多意蕴?
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 常春藤,又名洋常春藤、长春藤,属五加科常春藤属。常绿藤本,茎借气根攀缘;嫩枝上柔毛鳞片状。常春藤的叶是标准的掌状叶,和枫树很像,初生叶的形状可以明显地看到五掌叶! 叶柄细长。伞形花序单生或2--7顶生;花淡绿白色,芳香。果球形,径约1厘米,成熟时红色或黄色。花期8--9月。
园林用途:在庭院中可用以攀缘假山、岩石,或在建筑阴面作垂直绿化材料。在华北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植。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贝尔曼苏艾琼珊自然界绿叶希望与信心画的叶子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贝尔曼苏艾琼珊自然界绿叶希望与信心关爱与担忧画的叶子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贝尔曼苏艾琼珊自然界绿叶希望与信心画的叶子无私关爱凝聚爱与生命的杰作关爱与担忧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多重意蕴 表面——深层
不同角度:主角——配角
作者——读者

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 以“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或者“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为专题,标题自拟,写作小论文,上传至语文教师360云平台。作者
展示课堂
辩论意蕴
探讨研究
学习再见《最后的常春藤叶》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于海生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山东省临朐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一片绿叶,多重意蕴——《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著名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生命的赞歌”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在教学中宜以“常春藤叶”切入,通过探讨绿叶的多重意蕴,理解作者对底层小人物的怜悯与尊重。
二、学生分析
本文较长,高一的学生,面对文章,难以沉下心来阅读,很难理解文本的细微奥妙之处。处理这篇课文,应注意长文短教,深文浅教,选择“绿叶”这一小的切入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文本,但求学有所获,可借助图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诵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树立情节概念。
2、寻找有关绿叶的文句,咀嚼、赏析文本,探讨绿叶的多重意蕴。
3、通过“谁是主人公”辩论,深入理解作者对底层小人物的悲悯与尊重。
4.以“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或者“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为专题,分小组研究选择内容研究,并写一篇论文,培养研读文本能力。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PPT、视频、博客、网盘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依据预习学案、子午书简视频,查找作家作品介绍,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技术手段:子午书简视频、互联网、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绘制故事情节流程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技术手段:Free Mind思维导图软件、word文本框制图、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3、寻找意见相同的同学,组织“主人公是谁”五分钟辩论,选择好主辩,反驳问题。
技术手段:互联网,ppt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①我了解的欧亨利,②思维导图:故事情节)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课堂辩论,寻找主角
将对主人公的不同理解将学生分为两组,五分钟辩论。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眼中绿叶的多重意蕴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或word展示个人见解。
技术手段:思维导图、PPT 或word
阶段三:课后
.以“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或者“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为专题,标题自拟写作小论文,上传至语文教师360云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问卷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自主学习
上传子午书简《最后一片叶子》,传授思维导图制作技巧,布置预习任务
1.学生依据预习学案、子午书简视频,查找作家作品介绍,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2.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绘制故事情节流程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3、寻找意见相同的同学,组织“主人公是谁”五分钟辩论,选择好主辩,反驳问题。
互联网(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思维导图、360云盘、自主学习量规。
导入
用常春藤图片、常春藤名校导入。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常春藤
PPT
展示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思维导图,适时点拨补充。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预习成果(①我了解的欧亨利,②思维导图:故事情节)
多媒体一体机、彩色投影仪、ppt、思维导图、自主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
辩论
将对主人公的不同理解将学生分为两组,五分钟辩论。
选择主辩陈述;对方质疑;双方总结
可用ppt
评价量规
研读
细读文本,画出与绿叶有关的文句,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眼中绿叶的多重意蕴;教师讲解多重意蕴的考虑角度。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word展示讨论,明确绿叶的多重意蕴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作业及评价
.以“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或者“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为专题,标题自拟写作小论文,上传至语文教师360云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完成作业,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自由交流,相互评价。
阅读云盘中的补充材料。
http://yunpan.360.cn/
博客,QQ,云平台
自主学习
上传子午书简《最后一片叶子》,传授思维导图制作技巧,布置预习任务
1.学生依据预习学案、子午书简视频,查找作家作品介绍,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2.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绘制故事情节流程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3、寻找意见相同的同学,组织“主人公是谁”五分钟辩论,选择好主辩,反驳问题。
互联网(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思维导图、360云盘、自主学习量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特色1:关注学生,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从教学过程开始前的查阅资料到教学过程中的展示、辩论,再到撰写论文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堂设计、量规评价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
特色2:不离语文教学本质。预习中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要让学生比传统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研读文本;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疏通文意;用勾画文句让学生在具体词语中体会作者对底层小人物的怜悯与尊重。借QQ群及云平台展示丰富的资源及优秀的阅读感受,体现语文学习博大精深的特点。
特色3:注重信息技术支持。课前预习利用互联网和视频,教学进行中利用多种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云盘汇集积累资料,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http://yunpan.cn/cLwaJPxESqAqL 访问密码 5176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项目
3
2
1
个人
自评
组内
互评
教师
评价
组员参与
协作表现
课前调查分工明确,组员全部参与
能完整的制作简单的路线图,协作能力强。
课前调查有分工,组员全部参与,能制作简单的路线图,基本能保持协作关系
组员参与意识淡薄
不能很好的协作配合。
讨论结果
价值
讨论有实质性的进展
或有生成问题出现
讨论有一些进展
或有生成问题出现
讨论几乎没有进展
也生成问题
倾听
小组讨论时
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
会听
但不认真
只关心自己发言
不在乎别的同学的发言
表达
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清楚地展示给大家
基本上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告诉给大家
表达含糊
评价他人
能客观正确评价别人
并能总结得失
基本作出评价
但主观意愿较多
出现不礼貌的举止
歧视后进生
总评等第
总分:
13-18分:优秀;9-12分:良好;5-8分:合格;4分以下:不合格
课堂小辩论评分标准及评价表
一:课堂辩论评分标准
1、团体部分(100分)
(1)??? 审题: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是否明晰,对本方的难点是否有有效的处理方法。(25分)
(2)??? 论证: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论据是否充分,推理过程是否合乎逻辑,事实引用是否得当。(25分)
(3)??? 辩驳:提问能否抓住对方要害,问题简单明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出问题或提问不清,应适当扣分。是否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能否给人以有理有据的感觉。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应相应扣分。(25分)
(4)??? 配合:是否有团队精神,是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问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对方一个有力打击。(25分)
(5)??? 语言:是否流畅、用词得当、语调抑扬顿错、语速适中,是否尊重对方辩友、尊重评委、尊重观众;表演是否得当,落落大方,有幽默感。(25分)
2、个人部分(100分) 由评委根据每位辩手在整场比赛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可参考:
(1)论:陈词是否流畅,说理是否透彻,逻辑性是否强,事例是否得当。(50分)
(2)辩:提问是否合适,回答是否中肯,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50分)
?
课堂辩论评价表
正方代表队:?????????? ???
反方代表队:?????????????
正方辩题:
反方辩题:
?
团体分
个人分(不参与团体评判)
评分
依据
各项
分值
正方
得分
反方
得分
评分
依据
各项
分值
正方
一辩
正方
提问
正方
总结
反方
一辩
反方
提问
反方
总结
立论
陈词
?
25
?
?
?
逻辑
思维
?
25
?
?
?
?
?
?
自由
辩论
?
25
?
?
辩驳
能力
?
25
?
?
?
?
?
?
总结
陈词
?
25
?
?
语言
表达
?
25
?
?
?
?
?
?
语言
表达
?
25
?
?
临场
反映
?
25
?
?
?
?
?
?
团队
配合
?
25
?
?
整体
意识
?
25
?
?
?
?
?
?
总分
100
?
?
总分
10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