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5 22:1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整本书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因为人口在增加,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村和村之间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他只要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孔子在解释“孝”的意义时,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现代社会,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
B.乡土社会的信用不仅是对契约的重视,也是出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C.只要直接有赖于泥土并植物般生下根,就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
D.村落内部形成的“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对事物的认识靠的是个别的而非抽象的普遍原则。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土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有了聚村而居的传统生活,有了中国乡土文化。
B.聚村而居的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不同村落间的人存在孤立、隔膜的情形,但村落里的人彼此熟悉。
C.出于安全等目的形成的村落,很少需要和外界进行沟通,所以中国传统社会流动性非常小。
D.乡土社会的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是从内部约定而成的,而法律是从外部给出的一种规范。
3.下列选项全部反映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特色的一组是(???)
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②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③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④礼尚往来????⑤日新月异??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⑦安土重迁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③⑦ D.③④⑤
4.依照材料六、七段论证思路,填写下面图表中序号所指内容,每处不超过5字。
①??②??④??③
5.《乡土中国》作为一部深刻严谨、可读性强的学术论著,论证特点鲜明,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岭记(其二)
贾平凹
①中国多山,昆仑为山祖,寄居着天上之神。玉皇、王母、太上、祝融、风姨、雷伯以及百兽精怪,万花仙子,诸神充满了,每到春夏秋冬的初日,都要到海里去沐浴。时海动七天。经过的路为大地之脊,那就是秦岭。
②山外的城市日益扩张,便催生了许多从秦岭里购移奇花异木的产业。有个蓝老板先是在红崖峪发现了野生兰,着人挖了上万株,再往六十里外的喂子坪去探寻。喂子坪是峪垴的一个村子,几十户人家,时近傍晚,四山围合,暮雾阴暗,并没有家家烟囱冒烟,也听不到鸡鸣狗吠。进了巷道,见不到牛粪,乱砖踢脚,两边的院门多挂了锁。随便趴在一家门缝往里看,院子里满是荒草,上房和厢房有倒了墙的,坍了檐的。但村子里竟还有数棵古银杏。出了巷子,是一块打麦场,几座麦草垛已经发黑,碌碡上却生了苔藓。再往北去,眼前陡然一亮,一户人家院外的古银杏合抱粗,三丈高,一树的叶子全都黄了,密密匝匝,鼓鼓涌涌,在微风里翻动闪烁,而树下的落叶也一尺多厚,如是一堆金子耀眼。蓝老板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银杏,看那人家,院门开着,正有三只四只什么小兽跑了进去,而落叶边一头猪在那里拱地。鸡往后刨,猪往前拱,它在土里并没有拱出能吃的草根,嘴却吧唧吧唧响。蓝老板说:若能买得这银杏,你叫一声。猪果然哼了一声。蓝老板欢喜了,又说:再能叫一声,我就买定了。猪又哼了一声。连续问了三下,猪哼了三下,蓝老板搓了个指响,也就进了院子。
③院子不大,堆放了一摞豆禾秆、一笸篮新拔来的萝卜,一个捶布石和三只小板凳。上房挂着蓑衣、筛子、锄头、梿枷。猫在窗台上洗脸。一只旱蜗牛从墙上爬过时叭地掉下来,没有碎,翻过身又往墙上爬。而捶布石后的一张草帘子上躺着一个人,并没有见到跑进来的小兽。蓝老板觉得奇怪,便叫那草帘上的人问话。喂,喂,你醒着吗?他感觉那人是没有睡着,却不吭声。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蓝老板就坐在小板凳上吃烟,等着那人自己醒来。小板凳咯吱吱响,以为卯松,低头看着,板凳腿湿漉漉的,还带着泥。蓝老板突然间脑子嗡嗡的,一片云雾飘落下来,发觉到这个板凳便是进来的一只小兽。再看那人,那人枯瘦干瘪,就是一块树根呀。还有,捶布石成了山龟,门边挂着的筛子成了猫头鹰,蓑衣成了刺猬。顿时惊骇不已,夺门要出时,门里进来一个老头,身上腰带松着,一头落在脚后。老头说:你来啦!说话的口气和蔼,蓝老板定住了神,呼吸慢慢平稳,回头看睡着的那人就是那人,板凳是板凳,捶布石是捶布石,挂着的依然是筛子和蓑衣,自言自语,是自己眼睛花了。
④还都站在院门口,相互问候了,蓝老板说明来意,老头说:这银杏树不卖的。来过几拨人要买的,不卖。蓝老板说:我给你出高价。老头说:多高的价,一百万?蓝老板说:你老说笑话吧。老头说:这是古树,八百年啦!蓝老板说:再古的树也是树么。草帘子上的人翻了个身,还在睡着。
⑤价钱谈不拢,蓝老板并没有离开喂子坪,住到了村东口另一户人家里。那房东长了个噘嘴,在火塘里生火给蓝老板烤土豆,不停地吹火外,就是话多,说村里的陈年往事,唾沫星子乱溅。蓝老板也就知道了以前的村人多以打猎为生,而这几十年,山林里的野猪、岩羊、獾和果子狸越来越少,好多年轻人又去山外的城市里打工,村子就败落了,日子很穷,留下的人只种些庄稼,再以挖药维持生活。到了半夜,喂子坪刮大风,雨如瓢泼,屋外不断传来怪声。房东说:你把窗子关了。蓝老板起身关窗,窗子是两扇木板,一扇上贴着钟馗像,一扇上也贴着钟馗像,他瞧见对面人家后檐下影影绰绰地有人,招呼能过来烤火。房东说:甭叫,它们也不能到火边来的。说完微笑,又低头吹火,火苗上来燎了头发。
⑥连着去和老头谈了三天,银杏树价钱终于谈妥。蓝老板出钱请村人来挖树,人也只是五个人,两个还是妇女。再要出钱让他们把树抬出峪,已经不可能,房东说我再给你寻吧,不知从什么地方就找来了十人。这十人倒壮实,但全说土话,蓝老板听不清楚。银杏树抬出十里,他们说这树是死人呀:死人越抬越重的。要求加钱。蓝老板应允了,各给了十元。抬到二十里地的溪口,他们歇下来要洗一洗,却嚷嚷脚手脏了用水洗,水脏了用什么洗?不愿意抬了。蓝老板咬咬牙:给就给多些,十五元!但他身上只有二十元的票子,给每个人的时候,让他们退回五元。银杏树继续往峪外抬,还不到五里,路往坡上去,是抬着费劲,他们还要加钱。蓝老板就躁了,说:我这是把萝卜价弄成肉价啊!双方争吵,他们凶起来,把银杏树从坡上掀去了沟底,一声呐喊,逃之夭夭。
⑦蓝老板独自返回城市,又气又饥,去饭馆吃饭,掏出钱了,才发现那些人退回的钱全是冥票,一下子瘫坐在饭店门口,而街道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他痴眼看着,看出那么高的楼都是秦岭里的山,只是空的,空空山。那些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车辆,都是秦岭里的野兽跑出来变的。而茫茫人群里哪些是城市居民,哪些是从秦岭来打工的,但三分之一是人,三分之一是非人,三分之一是人还是非人,全穿得严实看不明白。
⑧蓝老板一阵恶心,呕吐了几口,被饭店的服务员赶了出去。
(选自《秦岭记》)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讲述了诸神沐浴之事,交代了秦岭的来历,也为全文蒙上了神话色彩。
B.蓝老板发现了野生兰,着人挖了上万株,主要是为了说明野生兰价格昂贵。
C.蓝老板说“再古的树也是树么”,意为树是可以用价钱来衡量的,但价格不能无限高。
D.蓝老板看城市的楼都是空山,暗示看似繁华充实的城市,是以“挖空”乡村为代价的。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对喂子坪的环境描写,寥寥几句,清楚地展现了村子的特点,是一种颇为雅洁、节制的笔法。
B.躺在草帘上睡觉的人,是装睡还是真睡?是人还是鬼?小说使用了留白的写法,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C.水脏了用什么洗?这句话表面是说生活道理,实则一语双关,蕴含了作者的批判意识,引人深思。
D.本文作为志怪小说,与《聊斋志异》有一定相似处,多有荒诞离奇的想象。文章虚构性强,没有纪实性。
8.小说中多处情节呈现出怪异、荒诞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几处典型情节并概括。
9.有评论家认为“贾平凹的《秦岭记》,通过简约的故事,展现人与自然的交流、个人生命感悟,有载道散文的以民为本与讽喻时事之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叔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吕布之乱,太祖遣乾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兰、封破,典从太祖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徙颍阴令,为中郎将。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幹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请愿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①邪?”典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②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
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典、进、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文帝践阼,谥典曰?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注:①耿纯:东汉开国名将。曾烧光家宅,以断绝后路,向刘秀表示忠心。②郊遂:郊野。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停顿,请将停顿处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典好学A问B贵儒雅C不与诸将D争功E敬贤F士大夫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徙:文中意思是“调任”,与《琵琶行》中“转徙于江湖间”的“徙”意思相同。
B.然:文中意思是“对、正确”,与《岳阳楼记》中“满目萧然”的“然”意思不同。
C.顾:文中意思是“只是、只不过”,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赢得仓皇北顾”的“顾”意思不同。
D.走:文中是使动用法,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栗、惊”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布叛乱时,太祖派遣李乾到各县安抚民众。吕布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降李乾,一起反叛,李乾不听从,于是他们就杀掉了他。
B.太祖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安排李典和程昱运送军粮,并且嘱咐如果水路不通可以走陆路,李典等分析敌情,制定决策,打败高蕃。
C.李典叔父李乾在世时,与宾客数千家定居在乘氏,后来太祖为充实郊野地区,派李典带领部下宗族一万三千多人移居邺。
D.李典在军中被奉为长者,与他的道德修养、处事作风有很大关系,如合肥一战,他不计私怨,与张辽并肩作战,使孙权撤军。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兰、封破,典从太祖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
(2)典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
14.文本表现了一代名将李典卓越的谋略之才,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没蕃①故人
唐 张籍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①没蕃:陷入蕃人之手。蕃,吐蕃,我国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在今青海、西藏一带。当时唐、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简洁,交代故人陷没土蕃的时间、地点,“前年”战事,今又重提,流露出悲伤的情感。
B.颈联选取“无人收帐”和“归马识旗”两个战后细节,真实描写了眼前的凄惨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C.尾联中流露出想祭奠故人但又希望故人还在的复杂心情,直抒胸臆,使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D.此诗通过怀友来写战争,不着议论,但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充溢着沉痛悲愤的情感。
16.同样写到战争,本诗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写出了他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困苦不堪的根源是时世艰难。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两句诗用农村极为平常的声音,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词人旷达之情,以酒祭月的句子是:,。
六、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条名为十二肩岭的古驿道,据说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是打通江西与粤东北梅州的交通命脉。这段驿道被来往行人视之为畏途,挑夫肩担重负翻越此山梁,要换肩十二次,故名。
这条连接江西和广西的十二肩岭古驿道,成了粤赣两省商贸交易和政令传递的要冲。从明嘉靖年至近代的三百多年间,多少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政客商贾从十二肩岭古驿道走过,穷人以脚丈量,①富商车马代步,无数的脚印和车痕,将一颗颗鹅卵石打磨成了珍珠,其蜿蜒状恰似一条盘桓山间的珍珠项链。这是历史馈赠给这方山水最贵重的礼物,货真价值的手工打造版,也是唯一的珍藏限量版。后人从这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里,读出的是前人关于行走的血泪史,他们或为稻粱谋,或为走亲访友,或为膏腴世爵,或为顶戴花翎,三教九流,各怀心事,都从这数不尽的鹅卵石上踏足而过。多少年以后,这些鹅卵石并没有删除历史记录,清晰地照见了行走的脚步和身影。
18.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加点的“据说”,写出古驿道的历史悠久,体现文字的准确性。
B.加点的“之”字不能删去,删去后不符合语法规则。
C.第二段加点的“要冲”应该读作“yào chòng”。
D.①处的“,”使用不当,应改为“;”更为贴切。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分析。
20.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形形色色的人,出于不同目的,都从这数不尽的鹅卵石上踏足而过”。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红楼梦》之所以被当作文学作品,是因为作者处心积虑地描写当时吃什么菜,衣服多么美丽,王熙凤出场时多么的风华绝代的原因……______①______,他写出来的东西会很少、很简单,他只要点醒你:繁华就是空幻。可是他不是哲学家,他是一个文学家,所以他用了这么多的方法去经营他的记忆,而且我相信事实经过记忆以后变得更美了。贾宝玉因为曾经过着繁华的日子,以致抄家衰落之后,逝去的繁华变成了我母亲幻想中的石榴,特别甜,特别美。????这么说吧,如果你关心的是结局,是目的,你就读哲学;______②______,你就要读文学。其实哲学家尼采说过,人生是一座桥梁,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结局,而是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学。
选自蒋勋《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学》(有删改)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得整段句子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七、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
——曲道奎
以上材料给你什么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知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整本书阅读
  1.D(A 项 “只能靠种地生存” 错误,文中说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B 项 “乡土社会的信用不仅是对契约的重视” 错误,原文是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C 项 “只要…… 就” 表述过于绝对)
  2.C(“村落很少需要和外界进行沟通” 错误,原文只是说村和村之间流动率小,社区间往来疏少,但并非不需要沟通)
  3.C(①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思念;②体现乡村邻里间的和谐亲近;③体现乡村相对孤立、隔膜的状态;④“礼尚往来” 不能体现乡土性特色;⑤“日新月异” 与乡土社会相对固定不变的特点相悖;⑥表达同病相怜之情;⑦体现对乡土的眷恋,安于本土,不愿迁移。②③⑦符合)
  4.①聚村而居 ②小农经营 ③合作方便 ④安全保卫
  5.①论证结构严谨。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中国社会乡土性的观点,然后从 “土” 与乡下人、农业与土地的关系、乡村人口的不流动性、聚村而居的原因、乡土社会的熟悉性等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乡土社会 “土气” 的特色及在现代社会的变化。②论证方法多样。如举例论证,列举美国朋友的疑问、史禄国先生的讲述、喂子坪的事例等,增强说服力;对比论证,将农业与游牧、工业对比,突出农业与土地的紧密联系。③论证语言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专业概念,如用 “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解释乡土社会不流动的特性;引用经典,如引用《论语》中 “习” 字的解释,增强文化底蕴。
  二、现代文阅读
  6. B(蓝老板着人挖野生兰主要是因为他从事从秦岭里购移奇花异木的产业,并非主要说明野生兰价格昂贵)
  7. D(“没有纪实性” 错误,《秦岭记》虽有虚构和荒诞情节,但也有对秦岭地区现实生活如乡村衰败等情况的反映,有一定纪实性)
  8. ①蓝老板看到院子里的东西瞬间幻化成动物或怪物;②猪像是能听懂蓝老板的话并回应;③雇来抬树的人说树是死人越抬越重并索要高价,最后将树掀到沟底;④蓝老板返回城市后看城市景象产生怪异幻觉,如楼是空山,车是野兽变的,人群分不清是人还是非人,收到冥票等。
  9. ①人与自然交流:文中描写了秦岭的自然景象如银杏等,蓝老板与喂子坪村民因银杏树产生交集,反映出人与秦岭自然环境及资源的互动。②个人生命感悟:蓝老板在秦岭经历的种种怪异荒诞之事,如看到的幻觉、与村民交易的波折等,可能使他对人生、对人与自然关系有了新的感悟,体现出个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命体验与思考。③以民为本与讽喻时事:通过描写喂子坪村落的衰败,如房屋破败、人口流失、年轻人外出打工、以挖药维持生活等,反映出乡村面临的困境,体现以民为本的关注;同时通过蓝老板在秦岭的遭遇,如与村民交易中村民的行为、城市与乡村的对比等,讽喻现代社会中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不平衡、商业交易中的诚信缺失等时事问题。
  三、文言文阅读
  10. ABE(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
  11. D(“走” 在文中是 “逃跑” 的意思,不是使动用法;“栗、惊” 是使动用法)
  12. C(“太祖为充实郊野地区” 错误,是李典认为征伐未息,应充实郊野,以制四方,主动请求徙宗族部曲)
  13. (1)薛兰、李封被打败后,李典跟随太祖平定兖州各县有功,逐渐升迁为青州刺史。(“破”,被打败;“从”,跟随;“稍”,逐渐)
  (2)李典说:“我才能低下、胆小怯懦,功劳微薄,然而爵位和恩宠过多,实在应该全族效力。”(“驽怯”,才能低下、胆小怯懦;“诚”,实在;“举宗”,全族)
  14. ①官渡之战时,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②曹操与袁绍在黎阳交战,与诸将商议后主动出击高蕃,打通水道;③刘备烧屯撤退,李典劝阻夏侯惇追击,夏侯惇不听,李典留守,后前往救援;④与张辽、乐进屯合肥,虽与张辽素不睦,但以大局为重,与张辽破走孙权。
  四、古代诗歌阅读
  15. B(“眼前的凄惨景象” 错误,颈联是诗人想象中的战后景象)
  16. ①本诗抒发了对陷入吐蕃的故人深切的思念与担忧,对战争导致的生死离别、友人可能战死的悲痛,情感沉痛悲愤。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抒发了对周瑜等英雄人物的敬仰,对历史变迁、英雄人物事迹消逝的感慨,以及自身壮志未酬的惆怅,情感较为复杂多元,既有对英雄的追慕,又有对自身境遇的喟叹。
  五、名篇名句默写
  17.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六、语言文字运用
  18. A(B 项 “之” 字可删去;C 项 “要冲” 应读作 “yào chōng”;D 项逗号使用正确)
  19. ①将被来往行人踩踏打磨光滑的鹅卵石比作珍珠,形状上相似,都圆润有光泽;②将古驿道比作珍珠项链,古驿道的蜿蜒曲折与项链的形状相似,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十二肩岭古驿道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给人以美感。
  20. 原文运用排比手法,“或为稻粱谋,或为走亲访友,或为膏腴世爵,或为顶戴花翎”,句式整齐,增强语势,更能突出从这条古驿道走过的人的身份多样、目的各异,表现力更强;而改写后的句子较为普通平淡,没有原文的表达效果。
  21. ①如果曹雪芹只是哲学家 ②如果你关心的是过程
  22. 《红楼梦》之所以被当作文学作品,是因为作者精心描写当时吃什么菜,衣服多么美丽,王熙凤出场时多么的风华绝代……
  七、作文
  立意参考:
  1.科技与传统相辅相成: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传统为人类提供精神滋养和道德规范,二者共同促进人类发展。
  2.科技发展不忘传统根基:在追求科技进步时,不能忽视传统的价值,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3.用科技传承和创新传统:利用科技手段更好地保护、传承传统,如文化遗产数字化等,使传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4.传统为科技发展导航:传统的伦理道德、人文精神等为科技发展指引方向,确保科技造福人类而不走向危害人类的歧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