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30 12: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学年 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
书写(3分)
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基础知识(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老妇人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jū( )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chàn( )巍巍地走了。
②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ù sù( )地流下了眼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转弯沫角 马革裹尸 捕鱼撒网 月明风清
B.纷纷溃退 谈笑风声 惟妙惟肖 猝然昏厥
C.响彻云宵 不合时宜 大庭广众 鸡零狗碎
D.呆滞笨拙 长途跋涉 锐不可当 铸剑为犁
3.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孙犁是“荷花淀派”的重要作家,他要求文学作品给人一种理想的力量,人性和人情的力量,美与善的力量。《芦花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艺术风格。
B.雨果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都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
C.铭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通常都是押韵的,如《陋室铭》。
D.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3分)
龙虾肉中的一种物质与维生素C能起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三价砷,①吃龙虾切忌不能同时服用维生素C。②龙虾还不宜与猪肉、狗肉、鸡肉等兽类肉同食,③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① ② ③
5.名著阅读(5分)
①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散文集是《 》。《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 (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 的想法。
②A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兵正狂怒地从B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B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B摔倒在地。
上面的语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人物A是 ,人物B是 。
6.古诗文默写(7分)
①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②树树皆秋色,______ _______。(王绩《野望》)
③杜甫在《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借花鸟抒写悲痛之情的两句诗是“ , ”。
④ “荷”因其风姿绰约、品格高洁,历来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所喜爱,请写出有关“荷”的两句古诗:“ , 。”
7.古诗词赏析(4分)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古诗中咏雪诗很多,但写夜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不多,因为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却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你认为白居易写夜雪,妙在何处?请具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12分)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①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②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③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 ( http: / / www.21cnjy.com )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④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⑤我们回家,只要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⑥母亲最大的乐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得津津有味。
⑦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⑧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⑨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8.阅读文章,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母亲在窗前看什么 原因
① 排遣寂寞 享受阳光
② ③
看“新闻” ④
9.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第⑧段中的两个“才明白”分别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0. 结合文章内容,请你对文章结尾句“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作简要赏析。(4分)
文言文阅读(20分)
(一)桃花源记(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之远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仿佛若有光 ②阡陌交通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B.嘻,技亦灵怪矣哉!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
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中轩敞者为舱
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
D.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14.翻译句子。(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12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赵普传》)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
①普少习吏事 习: ②每归私第 第:
③家人发箧视之 发: ④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
1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太祖常劝以读书 以:用,拿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而:表假设,如果
C.及小白立为桓公 及:等到 D.鲍叔遂进管仲 遂:于是,就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18.从赵普举荐人才的事件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2分)
19.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宋太祖最初并不接受赵普对人才的举荐,齐桓公也曾囚禁管仲,不想任用他,但两位君王最终都接受建议,重用人才,在这一点上,均称得上明主。
B.甲文中的人才最终被太祖任用,乙文中的管仲得以辅佐桓公一匡天下,说明赵普和鲍叔牙都是善于发现并举荐人才的贤臣。
C.赵普举荐人才,不惧太祖盛怒,反复进谏;鲍叔牙举荐管仲,“以身下之”:均体现了两人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胸怀。
D.甲、乙两文在写举荐人才时,均使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使人物在举手投足间本质尽显
作文(40分)
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的相遇是一段不期而遇的善缘。他们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他们的样子深深地烙在我们的柔软的心里。比如:在鲁迅眼里,繁琐、粗俗、愚昧迷信而又热心帮助孩子是阿长的样子;在杨绛的眼里,孤苦伶仃而又质朴善良是老王的样子;在朱自清眼里,外表不美、语言不漂亮但给予儿子至真至诚的爱是父亲的样子……
细细回想在你生命中深深影响过你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用你真诚的笔来描绘那些烙在你心底的样子。
请以“你的样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作文。
2015学年 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答题卷
第一学期
书写(3分)
基础知识(25分)
1.(2分) ①jū( ) chàn( ) ②狼jí( ) sù sù( )
2.( )(2分)
3.( )(2分)
4.(3分)①


5.(5分)
①《 》
②人物A是 ,人物B是 。
6.古诗文默写(7分)
① ,
②______ _______。
③ ,
④ , 。
7.(4分)
现代文阅读(12分)
8.(4分)
母亲在窗前看什么 原因
① 排遣寂寞 享受阳光
② ③
看“新闻” ④
9.(4分)
10.(4分)
文言文阅读(20分)
(一)(8分)
11.(2分)
①仿佛 ②交通
③黄发垂髫 ④延
12.(   )(2分)
13.( )(2分)
14.(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12分)
15.(2分)
①习: ②第:
③发: ④游:
16.( )(2分)
17.(4分)
①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
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18.(2分)
19.( )(2分)
作文(40分)
请写在作文纸上。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书写(3分)
基础知识(25分)
1.(2分)①鞠 颤 ②藉 簌簌 2.(2分)D 3.(2分)B
4.(3分)①把“切忌”改为“切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掉“切忌”或“不能”也对。(“切忌”的“忌”与“不能”重复。)②把“走兽类肉”去掉(鸡属于禽类)。把“鸡肉”去掉也算对。 ③在“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主语与谓语动词“吃”不搭配。)
5.(5分)①朝花夕拾 仙台 弃医从文 ②朱赫来 保尔
6.(7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②山山唯落晖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其它与“荷”有关的古诗文亦可。)
7.(4分)(能从侧面描写角度作答,并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诗人没有看到夜雪,却句句写夜雪。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雪的特点。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
“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从听觉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现代文阅读(12分)
8.(4分)①看景物 ②看儿孙(看家人) ③盼儿孙归 享受亲情 (盼家人归 享受亲情)
④引发回忆 享受快乐
9.(4分)第一个“才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指五年里,母亲每天站在窗前是对我们的期盼和牵挂,让我感到珍贵和温馨。“第二个“才明白”指母亲站在窗前,能引发母亲对农村生活的回忆;明白了窗前也有我们对母亲在世时那温馨画面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当年对母亲不曾理解的遗憾以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共4分。两个“才明白”各1分,“情感”2分)
10. (4分)答案示例:此句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窗前母亲的身影比喻成“无声动人的一幅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生前站在窗前看景物、等儿归、看“新闻”都已成为留在儿女心中最温馨、难忘的记忆。这样的画面在每个家庭里,天下母爱“无声”但无处不在,母爱最平凡但最“动人”。此句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理解与感动。
文言文阅读(20分)
(一)11.①隐隐约约 ②交错相通 ③老人和小孩 ④邀请(2分)12.B(2分)13.C(2分)
14.(村人)问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2分)
(二)15.(2分)①熟悉 ②府第,住宅 ③打开 ④交游,交往 16.(2分)B
17.①(2分)太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怒,把奏章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改。 ②(2分)管仲已经被任用,在齐国执政。 18.(2分)刚毅果断、镇静从容、坚韧执着(答出两点给2分)
19.(2分)D
作文(40分)请参阅中考评分标准
班级 姓名 学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