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分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话题引入:在学校举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中,王芳同学获得了“编织能手”的称号。她每小时能织1/4米长的围巾,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1)2小时织多少米?
(2)1/2小时织多少米?
(3)2/3小时织多少米?
……
活动二:
教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1.师:要求2小时、1/2小时、2/3小时织多少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可以列成:1/4×2、1/4×1/2、1/2×2/3
2.师:你能通过画图或用纸条分别表示1/4×2、1/4×1/2、1/2×2/3是什么意思吗?
生1:用一段纸条表示1米,先表示其中的1/4米,在1小时的基础上,再分别表示出2小时、1/2小时、2/3小时各织多少米布。
生2:用一条线段表示1米,先表示其中的1/4米,在1小时的基础上,再分别表示出2小时、1/2小时、2/3小时各织多少米布。
……
3.师:结合图示,你能说说三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1)2个1/4是多少?
1/2个1/4是多少?
2/3个1/4是多少?
(2)1/4的2倍是多少?
1/4的1/2倍是多少?
1/4的2/3倍是多少?
4.通过解决刚才的问题,谁能说一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交流概括: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活动三:
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师:结合刚才的操作过程,请大家观察1/4×1/2、1/4×2/3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流:1/4×1/2=1/8、1/4×2/3=2/12=1/6
2.师:想一想,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交流:两个分数相乘,积的分子是两因数分子相乘的积,分母是两个因数的分母相乘的积。
3.师:应用刚才的发现,计算1/4×1/2、1/4×2/3(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提醒学生: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抽生交流。
教师强调:在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活动四:
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1.师:王芳6/15小时织了多少米?怎样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师:想一想,怎样计算分数乘分数?
3.师生共同概括:分数乘分数,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活动五:
巩固应用
1.教科书第46页第1题是借助直观图来理解分数成分数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图,先横着看,再竖着看,分析重叠部分表示的分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2.教科书第46页第2题读懂题意后做在纸上并抽查学生交流。
3.教科书第46页第3题读懂题意后分小组进行比赛。
4.教科书第46页第4题读懂题意后独立解答并说出算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