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6 11:2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历史五大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时间与历史事件对应,地图读图能力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以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进行考查,培养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联系现实等。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4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9
第3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15
单元概述
距今约
170万年前
元谋人
距今约
110万--30万年前
郧(yun)县人
距今约
100万--50万年前
蓝田人
距今约
70万-20万年前
北京人
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这时期时间的跨度最大,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通常人们把文字出现以后的历史称之为人类文明史,文字出现以前的历史算为史前史。
概念解析
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北京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揭示了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概况,以及他们在演化过程中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距今约1万年,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地的先民已栽培水稻、粟、黍,并饲荞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在农业兴起的基础上,原始社会不断发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距今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举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良渚、陶寺等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知道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点。(时空观念)
2.通过探究化石等史料,知道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特点,以及他们各自在演化中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知道考古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树立证据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中国人说
天地初开,未有人民,女娲[wā]抟[tuán]土造人。
西方人说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
古猿说
虽然我很丑,但我真是你们的祖先。
人类起源
分享你所了解的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说
神话传说 VS 进化论?
哪个可信?有何依据?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创立进化论学说,指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
史料分类
按载体分为:
实物史料(遗留物件)
文献史料(文字材料)
口述史料(口头讲述)
按价值分为:
第一手史料(当时当世)
第二手史料(后人研究)
我国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
(实物史料、第一手史料)
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阅读课本P4的相关史事:
唯物史观
【读地图】找到我国境内发现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化石的遗址。
直立人:元谋人、郧县人、北京人、蓝田人、和县人
早期智人:丁村人、南京人、金牛山人、长阳人、马坝人
晚期智人:左镇人、山顶洞人
活动探究:圈一圈、画一画归纳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
特点一:
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特点二:
数量众多,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元谋人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情境设置:走进元谋人
旁白:这一天,许多考古学者来到了云南省的元谋县,他们在这里挖掘了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他们有什么发现呢?
人物1:“你们看,这里有炭屑和烧骨,应该有人类生存过。”
人物2:“是的,这说明他们已经知道使用火。”
人物3:“我发现了一些石块。”
人物4:“这应该不是普通的石块,我觉得是他们劳动的工具,是经过简单打制过的石器。”
人物5:“这说明他们已经学会制作工具。”
人物6:“快过来,我发现了牙齿化石,让我们把它小心取出来。
旁白:因为是在元谋县发现的,所以称为元谋人,经测定,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
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4,完成表格的内容填写。
古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考古证据
元谋人
郧县人
蓝田人
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
约100万年
湖北郧阳
约160万年
陕西蓝田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亚洲北部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直立人
知道用火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寻找北京人的以下信息:
①哪一年?
②地点?
③谁发现的?
④有何特点?
⑤脑容量?
⑥生活技能?
二、北京人
北京人
距今约70—20万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1.姓名:
2.居住地点:
3.生活年代:
4.发现过程:
1921年 发现北京人遗址
1929年 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头盖骨化石
1927年 命名为“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洞穴遗址
5. 外形特征:
①前额低平
②眉骨粗大
③颧骨突出
①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②下肢较上肢略长
③能直立行走
直立人
头部——像猿
四肢——像人
北京人脑容量 现代人脑容量
平均为1088ml 平均为1400ml
⑥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④鼻骨扁平
⑤吻部前伸
北京人用石块、曾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顶部尖状,打制石器
想一想:人与辕的区别是什么?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在劳动中逐渐直立行走,学会制作工具。会不会制作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区别。
6. 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想象北京人的生活来源是什么呢?
采集和狩猎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问题思考: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着群居生活呢?
原因: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生存环境的险恶。
灰烬堆
火烧过的石头
烧骨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思考:这些说明了什么?
他们可以吃到烤熟的食物吗?说出你的史实依据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学会保存火种
4、煤的自燃
2、雷电生火
3、偶然碰撞生火
火种从哪里来
1、森林自燃生火
不用火时用灰土盖上,使其阴燃; 到下次用火时扒开灰土。
烧烤食物
照明、御寒
火的用途
驱赶野兽
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7. 发掘意义:
材料1:“北京人”的发现,解决了围绕科学界近半个世纪的“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论。目前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态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人为准则,周口店遗址依然是世界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最材料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一个。周口店遗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宝库。
——中国网《“北京人”遗址》
材料2:“北京人” 不但为达尔文从猿到人的理论提供了很重要的直接证据,而且还将人类演化的历史记录向前推进了大约个40万年。
——光明日版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三、山顶洞人
【探究学习】完成下表,并说说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名称 类型 生活年代 脑容量 制作工具 用火状况 生活状况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直立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平均
1088毫升
学会用火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
采集渔猎
群体生活
共同获取食物劳动
山顶洞人复原头像 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时间
距今约3万年
体貌 特征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7,完成下表。
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3个完整的古人类头骨 ,以及至少代表8个个体的遗骨。
情景设置:假设你是山顶洞人,你过着怎样的生活,掌握哪些技能?
1.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缝制衣服
3.有爱美意识
4.懂得人工取火
5.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6.会埋葬逝者
生活特征:
名称 类型 生活年代 脑容量 制作工具 用火状况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直立人
距今约10万-20
万年
平均
1088毫升
学会用火
晚期智人
距今约3万年
1300-1500毫升
人工取火
三、山顶洞人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拓展学习】学完本节课,试概括旧石器时代生活方式有哪些?
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从事渔猎和采集;
③过着群居生活;
④已经学会用火。
人类名称 距今年代 生活地点 体貌特征 生产工具 用火方面 居住方式
元谋人 约170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有较多猿 的特征 能够制作工具 知道使用火 群居
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 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群居
山顶洞人 约3万年 顶北部的洞穴京周口店龙骨山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使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 人工取火 集体生活氏族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 (2023 ·湖北宜昌 · 中考真题)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遗址属于我国( )
A. 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 五干多年文明史范畴 D. 原始农耕时代范畴
2. (2023 ·黑龙江哈尔滨 · 中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 家之一。下列古人类中,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和火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马坝人 D. 山顶洞人
A
B
3. (2023 ·甘肃兰州 · 中考真题)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
A、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B、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已经进入磨制石器时代 D、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4. (2023 ·湖南邵阳 · 中考真题)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 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
A 、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 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A
A
5.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研究原始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情 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史籍记录 D.学者论著
6.“考古学者在元谋人遗址发掘出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等石制 品,炭屑和烧骨。”材料说明元谋人( )
A.已经开始建造房屋 B.会种植粟
C.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D.会使用火
7.下列属于北京人“对付自然”的办法的是( )
A.保存火种 B.人工取火
C.灌溉农作物 D.缝制衣服
B
D
A
8.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50万年左右时间,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
A.外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B.会使用火、会保存火种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磨制工具 D.定居生活
9.如图是2021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页的一幅图。这幅图反映了( )
A.北京人已经懂得了人工取火
B.北京人正在烧烤水牛等家畜
C.北京人学会了用火改善生活
D.北京人烧烤的食物中有甘薯
B
C
9.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陕西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如下图位于M处的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A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
请回答(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名称是什么?
(2)该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人类已在使用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5、材料分析
北京人
70—20万年
火。作用: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取暖。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