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 课件(共43张PPT)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弹力 课件(共43张PPT)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06 16: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7.2 弹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学习目标
4.知道在其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并能正确使用。(重点)
3. 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难点)
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呢?
这些现象与弯曲的撑杆、弯曲的跳板产生的弹力有关。
观察以上形变有什么特点
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又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例如:弹簧、橡皮筋、餐桌、玻璃杯等
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例如:面团、橡皮泥、沙子等
当发生弹性形变时是否产生了力?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思考
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所施加外力的方向相反
压力、支持力、拉力和推力都属于弹力(接触力)
弹力的方向
弹力产生的条件
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思考:拉弹簧时,弹簧伸长越长,手受到的力有什么变化呢?说明了什么?
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_____。
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作了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思考
弹簧测力计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1.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弹簧
刻度盘
指针
挂钩
拉环
实验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的力。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①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
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F2= 。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
1.课堂上同学们根据一些具体事例,讨论了“哪些物体有弹性,哪此物体有塑性”的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泥人张”可以将黏土捏成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黏土不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黏土具有塑性
B.拉长橡皮筋,松手后橡皮筋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橡皮筋具有弹性
C.双手抓住单杠,可以看到单杠略有弯曲,撤去力后单杠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表明单杠具有弹性
D.缝衣服的棉线一拉就断 ,无法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棉线没有弹性
D
2.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人对跳板的压力
C.手对弓的拉力
D.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D
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人提醒注意: (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2)量程和分度值,(3)指针是否指零,(4)指针与外壳间有没有摩擦。这几条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是( )
A.(1)(2)(3)
B.(2)(3)(4)
C.(1)(3)(4)
D.(1)(2)(4)
B
4.如图,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B
探究小实验
1、活动要求:用手对弹簧、超轻粘土等施加力的作用,观察物体在受力和撤掉力之后有什么变化?
2、仔细体会手作用在这些物体时的受力情况?
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自身的感受。
实验现象
受力和撤掉力之
后的变化
过程中手受到的力
受力后发生形变但
撤掉力之后不能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
挤压或拉伸结束后
手不受力
受力后发生形变但
撤掉力之后能够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
整个过程中手始终受力
两种形变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如图,用手捏橡皮泥与拉弹簧,橡皮泥与弹簧均发生了形变,这两种形变一样吗?
这两种形变分别对应了下图的哪些情况呢?
弹性与塑性
正如前面两种物体的形变,有些物体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有些则不能,这属于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很多,今天我们先来认识材料的弹性和塑性。
弹性:
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弹性与塑性
正如前面两种物体的形变,有些物体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有些则不能,这属于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很多,今天我们先来认识材料的弹性和塑性。
塑性:
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塑性也叫范性)
这种形变叫塑性形变
什么是弹力
如图,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玻璃钢要有很好的________。
弹性
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
回忆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
手受到了弹簧或橡皮筋施加给手的力。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定义
一、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二、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辨析
不接触的物体能产生弹力吗?
产生弹力的条件:(1)相互接触 (2)相互挤压
不接触的物体无法产生弹力。
微小形变研究
我们坐在凳子上,受到的凳子给我们的力是弹力吗?
凳子发生弹性形变了吗?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产生条件
那些看似非常坚硬的物体是否发生了不易察觉的形变呢?
用力挤压、放松厚壁玻璃瓶,观察瓶子上方玻璃管内液柱高度随手部用力的变化。
实验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微小形变研究
几种弹力及其方向
下列图中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吗?
压力、推力、拉力都属于弹力,弹力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
支撑面的弹力
1、支撑面的弹力:
压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N
绳的弹力
2、绳的弹力:
由于绳被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常称为拉力。
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T
几种弹力及其方向
(1)常见弹力: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2)弹力的作用点:在直接接触,使它发生了弹性形变物体的接触点或接触面上。
(3)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与接触面垂直)。
课堂小活动
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____。

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____。

实验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实验原理】
弹簧悬挂重物静止时,弹簧的弹力跟重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测出每次悬挂重物的重力大小 F 和弹簧伸长量 x ,建立 F -x 坐标系,描点作图,即可得出 F 和 x 的关系。
实验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1、将弹簧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由下垂,用_________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
2、将弹簧自由端挂上钩码,待弹簧______后,记录弹簧的______和钩码的重力(或所挂砝码的______),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最好以力F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描点作图画出F-x图象。
刻度尺
平衡
长度
质量
实验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4、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
5、得出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____________。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____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精确。
弹性限度

实验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注意事项】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
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簣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实验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
弹簧的弹性________________。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_____。
有一定限度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就
是利用这个原理
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是什么呢?
1.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构造:
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指针
挂钩
弹簧
刻度盘
弹簧测力计
使用时注意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____________;
分度值:____________;
测量值:____________;
0~5 N
0.2 N
1.4 N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
(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若不在,
应调零。来回拉动几下弹簧,避免卡壳。
2、测量时:
力的方向要和弹簧螺线方向一致。
3、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不估读。
使用时注意:看、调、
用、读四个环节。
各种各样的弹簧测力计
胡克及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极简史:
起初,胡克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弹簧上所加重量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他又通过多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678年,胡克写了一篇《弹簧》论文,向人们介绍了对弹性物体实验的结果,为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胡克及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极简史:
19世纪初,在前者做了不少实验工作的前提下,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总结了胡克等人的研究成果,指出:
如果弹性体的伸长量超过一定限度,材料就会断裂,弹性力定律就不再适用了,明确地指出弹性力定律的适用范围。(超出该适用范围的形变就叫做范性形变)
至此,经过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劳动,终于准确地确立了物体的弹性力定律。后人为纪念胡克的开创性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便把这个定律叫做胡克定律。
一条定律的得来可
能是几代科学家共
同努力的结果!
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Δx成正比。
2、公式: F = kΔ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牛每米,符号N/m;Δ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弹簧弹力的方向:沿弹簧,指向恢复原长的方向。
7.2 弹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