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4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
下
8.2 常见的酸和碱
酸、碱、盐及其应用
第8章
“—”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1. 熟悉常见酸(盐酸、硫酸等)和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特性,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理解其反应原理。
2.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观察酸和碱的化学反应现象,准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酸和碱的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处理废水、改良土壤酸碱度等,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新知导入
妈妈用酵母蒸了一锅馒头,奶奶说还是纯碱的馒头好吃,更蓬松更香。小丽问妈妈:“什么是纯碱馒头呀?”妈妈告诉小丽,老一辈的蒸馒头都是用老面发酵,然后加碱中和发酵的酸味。
新知导入
化学研究表明,溶液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acid),溶液就呈酸性;而溶液中含有另一类特殊的物质—碱(alkali),溶液就呈碱性。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化学物质。
探究新知
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
新知导入
任务一
小苏打(碳酸氢钠) 饮料(碳酸) 清洁剂(氢氧化钠)
新知导入
任务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前面的学习中,你已经知道哪些酸和碱 它们各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模块一 酸的性质与应用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胃液中有盐酸
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
酸雨中有少量硫酸和硝酸
食醋中含有醋酸
柠檬中的柠檬酸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盐酸、硫酸、硝酸和醋酸都是重要的酸。那么常见酸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呢?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实验】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状态、颜色比较它们与同体积水的质量大小。打开瓶塞,观察发生的现象;闻一闻是否有气味。
盐酸 化学纯(CP)
(500mL)
品 名:盐酸
化学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 度:1.18g/cm3
质量分数:36.5%
硫酸 化学纯(CP)
(500mL)
品 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 度:1.84g/cm3
质量分数:98%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浓盐酸 浓硫酸
溶质的化学式 HCl S
颜色 无色 无色
状态 液态 油状
气味 刺激性气味 无味
密度 1.18g/ml 1.84g/ml
打开试剂瓶塞后瓶口的现象 瓶口出现白雾 无明显现象
溶质质量分数 37% 98.3%
其他
有吸水性
有挥发性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嗅闻物质气味的方法
闻物体气味的方法:
用手轻轻的在瓶口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因为一些化学药品有毒一些化学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能对嗅觉器官造成伤害。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盐酸是氯化氢与水的混合物,为无色液体。浓盐酸在空气中极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逸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白色酸雾。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盐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收起急性中毒。 2.浓盐酸对皮肤和衣物有较强的腐蚀性,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应急处置 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就医。 2.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湾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盐酸的用途
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等
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脱水性)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纸上的字变黑,穿孔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木棍变黑
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 布变黑,穿孔
使用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
探究新知
浓硫酸的吸水性
拓展延伸
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可以将其作为干燥剂。
那么做干燥剂的时候,装置图是怎么样的 需要注意的点在哪?
干燥装置图
浓硫酸
干燥装置图如右所示。浓硫酸做干燥剂时,需要干燥的气体一定从长导管通入,从短导管出,可归纳为:长进短出。
稀硫酸无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
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NH3),可以用来干燥O2、H2、CO2。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注意:浓硫酸的稀释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杯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视频: 稀释浓硫酸
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硫酸慢入水,及时来搅拌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硫酸的用途
重要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
冶炼金属、冶炼石油和金属除锈
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探究新知
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二
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浓盐酸有较强的挥发性和腐蚀性。实验中要小心操作防止浓硫酸、浓盐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
若实验中皮肤不慎沾上少量浓硫酸或浓盐酸,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情况严重者应及时就诊。
不能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避免局部过热导致酸液飞溅造成事故。
安全警示
例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浓硫酸的腐蚀性
C.浓硫酸的吸水性
D.碳酸的不稳定性
课堂典例
【答案】A
【解析】A.浓盐酸的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正确;
B.浓硫酸的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C.浓硫酸的吸水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D.碳酸的不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故答案为A.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实验】用稀硫酸和稀盐酸做如下实验,把实验现象填入表中,并讨论以下问题:
1.镁、铝、铜三种金属中,哪些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哪些不能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描述、比较酸溶液与上述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讨论可能的原因。
铜片
铜片
稀硫酸
稀硫酸
稀硫酸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与稀盐酸 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镁条逐渐溶解。 Mg+2HCl=Mg+↑
铝与稀盐酸 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铝片逐渐溶解 2Al+6HCl=2Al+3↑
铜与稀盐酸 不发生反应 无
盐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与稀硫酸 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镁条逐渐溶解。 Mg+S=MgS+↑
铝与稀硫酸 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铝片逐渐溶解 2Al+3S=Al+3↑
铜与稀硫酸 不发生反应 无
盐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上述各反应的生成物有何特点?
酸+较活泼金属=盐+氢气
Mg +2 HCl = MgCl2 + H2↑
Zn +2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 SO4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2Al +3H2SO4= Al2(SO4)3+ 3H2↑
2Al +6HCl = 2AlCl3 + 3H2↑
盐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实验结论:
镁、铝、锌、铁等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类称为盐的化合物。
铜不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金属单质与酸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难易程度如何,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金属单质与酸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难易程度如何,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
进一步研究表明,镁、铜、铁、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
Mg Zn Fe Cu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Ag 银 Pt Au
通过更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可以总结出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和解释化学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预测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
观念构建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探究新知
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实验】向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硫酸
氧化铜
稀盐酸
氧化铁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 黑色的氧化铜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S=CuS+O
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盐酸 红棕色的氧化铁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6HCl=2Fe+3O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盐酸用于溶解矿石原料
硫酸和硝酸可用于制
造肥料、药物和炸药
醋酸在食品行业中常用作调味剂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交流讨论
1.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都是酸它们在组成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的化学式分别为HCl、S、HN、C,从化学式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在溶液中,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探究新知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交流讨论
2.盐酸、硫酸在化学性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请归纳它们的共同点并结合第7章有关溶液导电性的实验,对“酸的水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作出解释。
共同之处:①它们都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② 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③ 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对酸的水溶液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解释:在溶液导电性实验中可以发现,盐酸、硫酸的水溶液都能导电。这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例如与活泼金属反应时,是金属原子与氢离子反应,将氢离子还原为氢气;所以酸的水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例2、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课堂典例
【答案】C
【解析】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是无色酚酞变色;都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都能和碱反应生成水等,都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选C.
例3、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课堂典例
【答案】C
【解析】金属表面清洁实际上是除锈实际上是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的过程,因此酸与碱金属以及指示剂均无关系,只有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与该过程有关。故选C。
模块二 常见的碱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氢氧化钠
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
俗 名:苛性钠、火碱、烧碱
溶 解 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吸 水 性:易吸水潮解
用 途: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等工业;
生活中用来去除油污;实验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与油脂反应
汽油→溶解,洗涤剂→乳化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状固体
俗 名:熟石灰、消石灰
溶 解 性: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吸 水 性:不易吸水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实验探索常见碱的物理性质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实验1】观察烧碱和熟石灰的颜色、状态。在表面皿中放一些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固体的变化。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一些烧碱和熟石灰,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溶解过程。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 白色 白色
状态 固体 固体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易吸收水蒸气潮解,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吸收空气的水和二氧化碳,变成白色的坚硬的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溶解性 易溶于水 微溶于水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实验结论:
【实验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白色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称为潮解。
【实验2】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有滑腻感。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在使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时,要避免溶液对仪器和物品的腐蚀,防止溶液溅入眼睛或沾在皮肤上。
若实验中手不慎碰到氢氧化钠,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低浓度的硼酸溶液,情况严重者应及时就诊。
安全警示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生石灰 水 熟石灰
放热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煮熟鸡蛋
生石灰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量。利用上述性质,常用
生石灰作干燥剂或发热剂。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四
C+2NaOH=C+O
C+Ca(OH=C↓+O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需密封保存。
例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色固体,易潮解
B.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
C.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D.它能与CO发生化学反应
课堂典例
【答案】D
【解析】A、纯净的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潮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不能与CO发生化学反应,说法错误,此项符合题意。
故选D。
例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干燥、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课堂典例
【答案】C
【解析】A、石灰浆抹墙后,其中的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酚酞试液与显碱性的物质反应时能够变色,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用苛性钠干燥02、N2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生石灰和水反应能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探究新知
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任务五
【实验】分别向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稀氢氧化钠
澄清石灰水
硫酸铜
硫酸铜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五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CuS+2NaOH=Cu(OH↓+SO
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CuS+Ca(OH=Cu(OH↓+CaSO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五
像这样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AB + CD = AD + CB
复分解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判断:1) 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不是两种化合物;
2)两种反应物是不是交换了成分。
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五
交流讨论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它们在组成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氢氧根;氢氧化钙电离产生钙离子和氢氧根;二者在电离时都产生了氢氧根离子(O) ,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五
交流讨论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化学性质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请你归纳它们的共同点,并结合第7章有关溶液导电性的实验,对“碱的水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作出解释。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共同点包括:①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②都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③都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碱的水溶液具有这些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在于,在溶液中它们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 ),正是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导致了碱溶液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溶液导电性实验也证明了碱在溶液中能解离出带电粒子,从而导电。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五
交流讨论
3.请你总结目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思考复分解反应与其他类型的反应有何异同.
目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主要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与其他反应类型的异同:①相同点:都是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②不同点:复分解反应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不同;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且元素化合价一定有变化。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五
烧碱能与蛋白质和油脂作用,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腐蚀性
烧碱常用于制造碱性清洁剂、肥皂、人造丝,广泛用于造纸、炼油、纺织、印染与橡胶工业
碱性清洁剂 烧碱炼油设备
广泛用于造纸、炼油、纺织、印染与橡胶工业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五
熟石灰有较强的腐蚀性
熟石灰常用于建筑业、改良酸性土壤和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建筑专用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波尔多液
探究新知
常见的碱及其物理性质
任务五
科学家认识酸和碱的过程
最初,人们认为有酸味的物质是酸。1663 年,波义耳提出识别酸的方法。18 世纪,发现酸能跟碱作用生成中性物质。1787 年,拉瓦锡提出酸是“含氧的化合物”。1811 年,戴维提出“氢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1887 年,阿伦尼乌斯认为水溶液中电离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是酸,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是碱,酸碱反应实质是与结合生成水和盐,近代酸碱理论诞生并发展。
拓展视野
例6、当碱液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
A.醋酸
B.稀盐酸
C.硼酸
D.3%~5%的NaHC溶液
课堂典例
【答案】C
【解析】当碱液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 ,酸碱中和。故选C。
课堂总结
模块三 练习与实践
1、下列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浓硝酸
D.石灰水
课堂典例
【答案】A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溶液质量增加而变稀,故A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B错误
C、浓硝酸具有挥发性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C错误
D、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有关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灯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帮助消化
D、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故A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能形成白雾,故B错误;C、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具有帮助消化的功能,故C正确:D、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故D正确。故选B。
分层作业
3、下列物质中,溶于水不能放出大量热的是( )
A、生石灰
B、NaOH 固体
C、浓硫酸
D、氢氧化钙
课堂典例
【答案】D
【解析】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氢氧化钙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基本相同。故选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