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武传》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苏武传》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6 09:5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身正气惊天地,满腔爱国震古今《苏武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继续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分析词类活用现象。
2.解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鉴赏《汉书》的叙事艺术。
3.领略《苏武传》所展现的苏武的人物风采,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难点
1.继续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分析词类活用现象。
2.解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鉴赏《汉书》的叙事艺术。
3.领略《苏武传》所展现的苏武的人物风采,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导入: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能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让我们来了解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苏武牧羊。
任务一: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班固:东汉辞赋家、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后汉书·班固传》),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
和帝永元元年(89),随大将军窦宪征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因平匈奴有功,骄傲日盛,窦氏家族在京城肆意强夺民财,甚至谋划杀死皇帝,后被和帝一举铲除。窦宪案发后,当时的洛阳令种兢对班固一家怀有私仇,种兢借机报复,将班固关进监狱拷打折磨,冤死狱中,卒年61岁。
史学界: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
文学界:与扬雄并被称为“班扬”
地理界:与张衡并被称为“班张”
妹妹:班昭(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2.了解《汉书》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有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与《史记》齐名,合称为“史汉”《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3.后人评《汉书》
范晔: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
傅玄:观孟坚《汉书》,实命世之奇作。
刘知几: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黄庭坚:每相聚辄读前汉书数页,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人浇灌之,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罗璧:班固西汉书,典雅详整,无愧马迁,后世有作,莫能及矣,固其良史之才乎。
章学诚:史之良,首推迁、固;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
4.《苏武传》背景--汉匈之战
匈奴:我国历史上北方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秦汉之际不断扩大控制地区。
文帝、景帝时期:攻打无果,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作战取得几次胜利,而且鞮侯单于也曾多次挫败汉朝进攻。匈奴单于有意示好(表面和好,内地窥探虚实,互扣使者为人质)。
汉昭帝时期: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任务二:梳理文本
1.根据预习,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两派别的人物。
大汉:汉武帝 、汉昭帝 、苏武、张胜、常惠
匈奴:单于、缑王 、虞常 、卫律、李陵
2.逐段梳理分析。
(第1段字词解释此处略)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样的背景暗示了什么?
背景:“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时的任务:“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厚赂单于,答其善意”、“窥观”匈奴
暗示: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而“厚赂单于”“单于益骄”,这并非汉之“所望”,这也是后来单于敢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2、3段字词解释此处略)
1.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主要讲述的是缑王、虞常谋反的经过。
2.苏武想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原因:“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3.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苏武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①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②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正使,副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③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第4段字词解释此处略)苏武的形象在3、4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在文中是哪几句话?分析其自杀的原因和产生的反响?(用原文的话)
(说明:苏武“欲自杀”被劝止后未实施行,也有自己的考量,因为未被询问先行自杀,不加辩驳,无异于自陈其罪;此次当着卫律的面自杀,反而显得坦荡刚烈。)
(第5段字词解释此处略)
1.卫律是怎样一步步招降的?从中可以看出卫律是一个怎样的人?
2.面对卫律一步步招降,苏武是怎样应对的?从中体现出苏武怎样的精神?
“武不动”:视死如归(恐吓威逼只对张胜有用,对苏武却无效果)
“武不应”:忠贞不二(与前面的“不动”相照应,苏武既不怕死,又不爱利。)
“骂律”:一身正气(苏武被彻底激怒,正义凛然,铿锵有力,有三层意思:其一,你本是汉臣却当叛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其二,单于让你审理此案,你却居心叵测。其三,你以我为借口向汉开战,最终受害的将是匈奴。)
(第6段字词解释此处略)
1.苏武不投降,匈奴怎样折磨他?苏武怎样应对 体现了苏武怎样的形象?
肉体折磨: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啮雪、咽毡毛;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精神折磨: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
形象:贫贱不移的民族气节!爱国忠诚的民族英雄!
2.苏武在匈奴突遭变故曾两度自杀,后来被困地窖、牧羊北海时却又千方百计要活下去。这前后不一的做法是否矛盾
不矛盾。引佩刀自刺是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维护尊严;坚强地活下去是为了打消匈奴摧毁其肉体、征服其意志的念头,同样是在维护尊严。他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第7段字词解释此处略)
(第8段字词解释此处略)补充课文第8段省略内容如下: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向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译文:李陵不好意思亲自送礼物给苏武,让他的妻子赐给苏武几十头牛羊。后来李陵又到北海,对苏武说:“边界上抓住了云中郡的一个俘虏,说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丧服,说是皇上死了。”苏武听到这个消息,面向南放声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达几月之久。
1.在第7、8两段中,李陵是怎样劝说苏武的?苏武是怎样反驳李陵的?
2.面对“法令亡常”的君主,苏武仍对其肝脑涂地,你如何看待苏武的忠心?
从家国角度看待此事,李陵忠国是有条件的,而苏武信奉的是儒家“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的思想,愿意“杀身自效”,以报答皇帝对他们一家的知遇之恩,“虽蒙斧钺汤钱,诚甘乐之”。不仅不记仇很,还能保持感恩,听闻汉武帝驾崩,大哭吐血数月,这诚然有愚忠的一面,但其恪守伦理,坚守道义,不惜杀身成仁,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值得赞扬的高尚行为,而且他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愿引起汉匈两国不必要的纷争,甚至愿意牺牲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从历史角度来看,苏武故事为后人传颂,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人家国观念的形成。
3.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的场面有何不同?联系卫律与李陵投降匈奴的原因,推断作者对其二人有什么态度?
(说明:“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出自课文第9段后省略的文字。)
作者在叙写卫律招降与李陵劝降这两个事件时,并未对卫律、李陵、苏武的语言行为作出议论,(而《史记》中有对人物的评价议论),但在叙事中自有是非褒贬寓焉,即以事代论,这就是“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顾炎武《日知录》),也就是“于序事中寓论断”。
(第9、10段字词解释此处略)苏武“留匈凡十九岁”,靠的是什么?“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靠的是信念与意志:
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对国家、民族的忠诚。
包含的感情:
感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坚守信念,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
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荣归故里。
任务三:全文探究
1.归纳整理:请从课文中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例子。
2.理清文章脉络
奉命出使——因变被扣——自杀殉汉——卫律招降——幽置大窖、北海牧羊——李陵劝降——获释归汉
3.作者如何刻画苏武这个形象的?
(1)详略得当
①人物上的详略得当:主人公(苏武)、主要人物(
张胜、卫律、李陵)、次要人物(单于、汉使者……)
②情节上的详略得当:精于剪裁
详:苏武宁死不降(卫李劝降)、卧雪牧羊……
略:苏武为於革干王赏识及牛羊被盗……
(说明: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也更能凸显主题,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2)语言、细节描写
①语言描写如:将要受审讯时:“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匈奴之祸从我始矣。”(突出人物形象的典型语言)
②细节描写: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
(3)对比反衬
①在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照。
张胜的贪生怕死: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的大义凛然: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②在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照。
卫律的卖国求荣VS苏武的高风亮节
③在以情相劝之时,与降将李陵的对照。
李陵的计较个人: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的忠君报国: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总结:
作者在写传时详略得当,重点场面浓墨重彩,精于剪裁,夺人眼球,用典型的语言描写赋予人物个性,加入细节描写,真切感人,将人物进行对比反衬,于序事中寓论断,我们看到了一个形象鲜明的苏武,他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是儒家正统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矢志不渝的爱国志士形象。
有关苏武的评价:
唐代温庭筠在《苏武庙》中塑造了一位“白发丹心”“空向秋波哭逝川”的汉臣形象;
李白在《苏武》中歌其“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的拳拳的爱国情怀。
南宋陆游在《书愤》中歌颂他“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人格操守;
南宋文天祥用《题苏武忠节图》夸赞苏武“铁石心存无镜变,君臣义重与天期”。
明朝刘基在《感兴(五首)》中称赞“苏武节来无忌死”的勇敢无畏。
名曲《苏武牧羊》唱尽了悲壮爱国和高风亮节。“真是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作业:
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与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人物短评。
示例:
班固曰:“余尝梦回北海,见苏武杖节牧羊,莫不感一片丹心。思其怒斥卫律,诚感李陵,尤自苦于亡人处,偶惑人生如朝露,自苦谁为 及思十九载,须发尽白归,又自惭与武有差,自憾未曾相识。守节事君,无所恨,壮哉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