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中的人性,盛世中的警醒——《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实词原、盛、系、函等实词,虚词“其”的用法。掌握名词活用的文言现象。
2.理解“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体悟历史的真理。
教学重难点:1.名词活用的文言现象。2.体悟历史真理。
教学方法:文字训诂、提要钩玄、因声求气、合作探究,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电视剧《西施》中的片段,夫差的父亲阖庐在与勾践的战争中被勾践所伤,临时嘱咐太子不要忘杀父之仇,之后夫差“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终于困越王于会稽山,使勾践卑躬屈膝臣服脚下,吴国也因此而强大,伐齐鲁号诸侯,声震天下,其势可谓壮哉!等到吴王夫差宠幸佞臣伯喜,诛杀诤臣伍子胥,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中,吴国也走上了灭亡之路,最终被勾践围困于姑苏山,落得伏剑而死的可悲下场,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又何其衰也!
后唐庄宗与吴王夫差的命运是多么相像啊。
一、初读——整体感知
【齐读第一段】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水泉本也。 追求本源,推究。
开头这一段既交待了中心论点,又概括地交待了论据,谁能说一说论点、论据各是什么
我想改一下,改为“盛衰之理,并非天命实乃人事也。”行不行。
明确:作者并没有否认天命。
那老师再改一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然亦乃人事也。”我纠正了刚才的缺点,两方面都照顾到了,可不可以呢?
明确:不可以。语言的力度变了,语气变了。作者用一个反问句更加强调人事的作用。
明确:论据是庄宗得天下,失天下。
大家再看,开头有个“呜呼”,我认为给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这个感情基调是什么?请大家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
明确:悲凉、叹惜、惋惜、慨叹、叹惋。
二、细读——提要钩弦,沉思力索
得天下——部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文言梳理任务:分四个小组完成。
第一组:重点实词:恨、牢、组、太庙;重点虚词:其、乃
第二组:文言现象之词类活用、古今异议
第三组:文言现象之特殊句式
第四组:翻译划线语句
明确:恨字训诂:遗憾不满意。“憾”和“恨”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憾”,汉以后多用“恨”。“怨”表示仇视,怀恨。“恨”不能表示仇视,只有“怨恨”连用才有仇恨的意思。牢: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太牢牛猪羊三样齐全,少牢,只有猪羊。)组:丝带、绳索。绣有花纹的宽丝带,泛指带子或绳索。(图片展示)函: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木匣子里。太庙: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文化常识)
其(课文中其的用法):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反诘语气,同“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商量语气。
乃:你。
请大家找出庄宗与矢相关动词?分析一下庄宗的形象特点?
明确:受、藏、请、盛、负、驱、纳
系、函、入、还、告
表现了庄宗不忘父亲的遗愿,子承父业,雄姿英发,励精图治,冲锋陷阵,打下后唐江山的过程。
那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标志性的事件,并联系注释找到事间的时间。
908年受失;912年灭燕国;923年灭仇;天下既定,建立后唐王朝。
历时15年才成就帝业,看得出来安邦定国的艰难。我们再来看看文中所写的庄宗失天下部分。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勾画出这段表现庄宗的动词来,说说此时庄宗的形象?
明确:出、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写出了庄宗在败国与兵变中的狼狈。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文章中的“衰”。
三、诵读——因声求气,续写改编
请一同学朗读此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之)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另一同学评价为什么要那样读?可否做一下示范。
上半段要读得激昂豪迈,下半段要读得凄婉、叹息。把叹惋的感情基调读出来。
我们课前布置了改写任务。不知道大家完成了没有。
示例:庄宗得天下
后用兵,请其矢,锦囊盛,负前驱,得胜归。
系燕寇,函梁首,入太庙,告成功,意气盛,何其壮;仇雠灭,天下定,一夫乱,四面应,仓皇出,士卒散,君臣顾,不知归,誓断发,泣沾襟,何其衰。
展示学生改写
对比一下原文和三字经的优劣?
明确:三字经更简洁,也押韵读起来郎朗上口。原文叙述得更细致,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抑扬顿挫。自由,形散而神不散。文章如果过去整齐集中,就会显得呆板,失去自然之趣,影响阅读时的从容自在。
从内容上看,得天下与失天下,盛与衰,一一对举,形成一种情感充沛,气势如虹的文势,有力论证了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观点。
清·沈德潜《唐宋八大家读本》卷十四评:“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第一篇文字。
庄宗建国用了15年的时间,败国却只有的短短的3年时间。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明确:其皆出于人事。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这些句子早已被古人誉之为“千古名句”,这些句子语意深刻、警策动人,即使在今天,仍为人们传诵不已,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希望大家不仅背住这些句子,还要用之于自己人生。再次齐读。
【写作缘由】
我们说以史为鉴,这是史论的目的所在。庄宗因溺爱伶官误国,最后身死国灭,无不让人惋惜。那么欧阳修写此篇的当世意义就在于对当世君主的警醒。
宋徽宗爱好广泛:书法金石、写诗填词、丝竹管弦、学道品茶、笃信谶纬,雅好蹴鞠。
宋徽宗酷爱石艺园艺,兴建了座堪比颐和园还要宏壮精巧的皇家园林,亘岳。方圆十多里,最高峰达450多尺,山上石头千奇百怪,草木丰茂葱茏,珍禽异兽随时出没,亭台楼阁掩映其间。
为满足他这一喜好,不管谁家,只要有奇石异木,统统搬走。不知多少人为此倾家荡产,甚至丢了性命。
宋微宗在宋代是典型的溺于所爱的典型代表。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正是要以“以人为镜”的力量正视自己的行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伶人”呢?
找一两个学生回答。
结语:可见,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将这些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用来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如火炬在前,一直照亮我们的漫漫人生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