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化学九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沪教版)
单元教学主题 学习主题“酸、碱、盐及其应用”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五个学习主题之一“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核心知识。 本单元主要涉及的单元大概念: (1)依据元素组成可以将物质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 (2)在一定条件下含有同一元素的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本单元涉及的主要核心概念: (1)溶液酸碱盐的概念; (2)溶液酸碱盐的组成; (3)溶液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单元 第八单元《酸、碱、盐及其应用》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题1“溶液的酸碱性”:此部分教学内容先介绍溶液酸碱性的概念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接着讲解 pH 的概念及范围,重点是 pH 试纸的使用方法测溶液 pH。还会涉及溶液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人体PH、土壤改良、酸雨等。 主题2“常见的酸和碱”:介绍常见的酸(如盐酸、硫酸)和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包括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酸的腐蚀性、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实验探究酸和碱的特性,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主题3.“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主题教学包括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实质,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酸碱混合的现象。介绍常见的中和反应实例,如治疗胃酸过多。探讨中和反应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其对环境和生产的重要意义。 主题4.“几种重要的盐”:介绍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重要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它们与酸的反应、受热分解等。讲解这些盐在生活、工业中的用途,如制玻璃、发酵、建筑材料等。通过实验探究,深化对其性质的理解。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本单元先引入酸碱盐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有初步认识。接着详细阐述酸碱盐的各类性质,为后续学习反应类型做铺垫。然后重点讲解酸碱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明确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在此基础上,介绍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最后通过实验探究和综合分析,加深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教学活动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酸碱盐的实验探究,如自制酸碱指示剂、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开展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酸碱盐的应用案例。教学资源上,利用多媒体展示酸碱盐的微观变化过程,增强理解。提供化学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引入相关科普视频和化学网站,拓展知识。还可准备化学趣味读物,激发学生兴趣。 本单元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盐的鉴别、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本单元教学难点:理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原理,准确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2022新课标要求 1.认识常见的酸、碱、盐,了解它们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质,能应用中和反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判断常见化学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4.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物质的鉴别、分离和提纯,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5.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能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合理选择和使用化肥。 6.感受酸碱盐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形成化学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单元学情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酸碱盐之间复杂的反应规律和综合应用,理解和掌握程度还不够。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对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更多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理解。在学习态度方面,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感兴趣,但在知识的系统性梳理和总结上较为欠缺。总体来说,学生具备一定基础,但在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酸碱盐知识方面还需加强引导和训练。 从知识体系角度看,本章是全书中内容较系统化的一章,它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梳理、归纳,又是化学知识的延续、发展、深化。要求学生对单质、化合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有大致了解,理解掌握典型的酸、碱、盐的性质及运用,使学生在基本实验技能,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和探究能力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
单元目标 1.学生能建立酸碱盐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观念,理解酸碱盐在物质分类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认识到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微观角度解释酸碱盐的反应实质。 2.通过对酸碱盐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经历酸碱盐相关的实验探究过程,掌握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方法。能根据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4.了解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责任感。同时,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达 成 评 价 表 探索溶解现象大单元学习评价总表
知识点 评价要点 教师评价
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常见的酸和碱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中和反应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几种重要的盐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单元课时规划
课题 学习目标 主要知识 课时
课题1 溶液的酸碱性 1.介绍石蕊、酚酞试液,学生通过实验用指示剂鉴别溶液酸碱性,培养操作与观察能力。 2.讲解 pH 概念及与酸碱性强弱关系,指导用 pH 试纸测量溶液pH。 3.溶液酸碱性在生活、工农业中的意义。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溶液的pH值、酸碱度强弱、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1课时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 1.能准确识别常见的酸和碱,说出其名称和化学式。 2.掌握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书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学会运用酸碱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鉴别、除杂等。 酸的性质与应用、碱的性质与应用 1课时
课题3 中和反应 1.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能准确判断常见的中和反应。 2.掌握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理解其反应实质。 3.学会运用中和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处理酸性废水。 酸碱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应用 1课时
课题4几种重要的盐 1.掌握常见盐(如碳酸钠、氯化钠等)的名称、化学式及物理性质。 2.理解盐的化学性质,能熟练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3.运用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鉴别不同的盐。 盐的组成和分类、几种常见的盐、常用的化肥与使用 1课时
课时设计(课题3)
课题 中和反应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沪教版下册第8章第3节的内容,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涵盖了酸碱的性质及相互作用,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理解。通过实验直观呈现反应现象,帮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的本质。此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如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等。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培养其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为后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2.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通常已具备一定的酸碱基础知识。他们对实验操作有一定兴趣和动手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微观粒子变化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较强,能较快掌握反应原理,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实例和直观展示辅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出现错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学习中和反应知识。
3.核心素养 【化学观念】:学生形成对中和反应的本质认识,理解酸和碱的中和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构建起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 【科学思维】:通过对中和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从宏观现象推断微观粒子的变化。 【科学探究与实践】:经历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掌握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经历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掌握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实质,掌握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熟悉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从微观粒子角度解释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方法及实验设计。
5.评价量表知识点“实验操作”的评价量表任务列表评价标准(总分35分)学生 自评生生 互评教师 评价任务一:引入新课①举一例生活中常见的酸碱中和。(2分)。②你能说明蒸馒头的原理吗(3分)。任务二:酸碱中和反应①为什么在实验操作中必须逐滴滴入稀盐酸? (5分)②简述中和反应的定义。(5分)任务三:拓展:复分解反应的发生①什么是复分解反应?(5分)②你能举一个复分解反应的例子吗?并写出化学式。(5分)任务四:中和反应的应用①能否举例说明一例中和反应的应用(5分)②简述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5分)
6.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问题导入】 在蛋糕制作过程中,苏打粉常常被用作发酵剂。苏打粉中的小苏打经过加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个二氧化碳则与食材中的酸性物质反应,促使面糊膨胀,从而使蛋糕变得松软。 【播放图片】 生活中常见的酸碱中和 【提出问题】 工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处理含酸废水,其中蕴含什么化学原理?本节我们将通过实验探究,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 【观看图片】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问题导入新课,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设计意图: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他们主动思考。通过巧妙设置问题,能够创造认知冲突,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任务二:酸碱中和反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问题导入】 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果把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实验】 实验1: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插入一支温度计(也可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稀盐酸,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中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稀盐酸。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实验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实验2: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所得的溶液,加热至蒸干,观察现象。 【播放视频】 【实验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当滴入的盐酸量较少时,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碱性;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盐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 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所得的溶液,加热至蒸干,玻璃棒出现白色氯化钠固体。 【实验结论】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生成氯化钠和水。 【教师提问】 1.酚酞在实验里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在操作中必须逐滴滴入稀盐酸? 【教师讲解】 这种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注意:①酸和碱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硝酸和氢氧化亚铁 会发生更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 反应前后溶液中电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教师提问】 1.我们化学上所说的“盐”是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 2.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对吗? 【播放视频】 【板书】 酸碱中和反应 【观看图片】 【设计方案】 1.在烧杯中加入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稀盐酸,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中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稀盐酸。 2.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所得的溶液,加热至蒸干,观察现象。 【实验数据】 【实验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当滴入的盐酸量较少时,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碱性;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盐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 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所得的溶液,加热至蒸干,玻璃棒出现白色氯化钠固体。 【实验结论】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生成氯化钠和水。 【小组讨论】 1.酚酞在实验里起什么作用? 答:显色作用。 2.为什么在操作中必须逐滴滴入稀盐酸? 答:防止稀盐酸滴加过量。 注意:滴加盐酸至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即止。否则盐酸过量。 【小组讨论】 1.化学上所说的“盐”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不同。 在化学中,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比如硫酸铜(CuSO4)、碳酸钙(CaCO3)等都是盐。而日常生活中说的“盐”通常是指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是众多盐类中的一种。 2.答:不正确。因为能生成和水的反应有3种。 小组实验时积极思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 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 对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交流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酸和碱相互作用的本质。使学生掌握反应的规律与特点,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从现象到本质探究反应过程。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如解决生活中的酸碱问题,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任务三: 拓展: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教师讲解】 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常伴随着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1.有沉淀生成 (1)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生成Cu(OH)2沉淀,同时得到Na2SO3 溶液。 (2)硝酸银溶液与氯化物溶液混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 (3)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或硫酸盐溶液混合,得到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 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混合后,没有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因此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NaOH和KCl ②HCl和K2SO4 ③NaCl 和 KNO3 【板书】 拓展: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硫酸铜沉淀 氯化银沉淀 硫酸钡沉淀 碳酸盐和盐酸反应生成大量气体 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有水生成 【观看视频】 在复分解反应的学习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基本到位,能判断常见反应类型。但在方程式书写和应用方面还需加强,部分同学对反应条件把握不够准确。实验探究时,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总体来说,仍需更多练习巩固。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使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规律,能准确判断反应是否发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为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提升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任务四: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师讲解】 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调控溶液的pH,如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碱中和溶液的酸性;使用稀盐酸、稀硫酸或醋酸中和溶液的碱性等。工业生产中的酸性和碱性废水不能随意排放,需根据其成分、特点进行相应处理例如,在硫酸厂的酸性废水中加入熟石灰以中和酸性;造纸厂、炼油厂的废水碱性较强可加入酸溶液进行中和。此外,利用酸与碱的反应并通过化学沉淀、分离提纯等方法回收废水并循环利用,可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生活中,人们可用含碱的药物(如氢氧化铝)来中和胃酸,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使用食醋或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可清理下水道的水垢,水垢中含有氢氧化镁等难溶物,酸能与这些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去除水垢。 土壤酸化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吸收养分不充分影响生长;也会改变土壤的微生物环境,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如加入熟石灰等)治理土壤酸化,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 蚊虫叮咬时,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在家庭中可用浓肥皂(显碱性)涂抹可迅速止痒。 土壤酸化与改良 土壤酸化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但近几十年来,某些地区由于耕地的不合理利用、污水的不当排放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的酸性不断增强,解决土壤酸化的问题迫在眉睫。 传统方法可使用熟石灰改善土壤的酸度,但其碱性较强,一般用草木灰(含K2CO3)等肥料代替;一些地区也使用磷石膏、农家肥等来改善土壤酸度。 【课后作业】思考:化学实验室的废水可以直接倾倒吗? 【板书】中和反应的应用 【观看图片】 1.处理工业废水 2.用于医药卫生 3.用于日常生活 4.治理土壤酸化 5.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在中和反应应用的学习中,学生能了解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常见用途,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了解中和反应在农业、工业、医疗等领域的具体用途,如改良土壤酸性、处理工业废水、治疗胃酸过多等。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知。
7.板书设计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中和反应”这一教学内容的讲授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酸碱中和的现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生活实例,如胃酸过多的治疗,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中和反应的应用价值。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微观粒子的变化没有完全掌握。在课堂练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存在错误,说明他们对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讲解实质时,多运用多媒体动画等更加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在练习环节,增加多样化的题型,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中和反应,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跨学科领域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