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观点及论述题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观点及论述题总结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6 11:1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书大归纳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大概念)
1.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1)古人类: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原始农业居民或文化代表;河姆渡人、仰韶文化(半坡人)、大汶文明的口文化
(3)中华文明起源: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1)早期王朝:禹建立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制度建设:夏朝开创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分封制
(3)文明成就:甲骨文;青铜器;夏朝历法
3.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1)政治局势:诸侯势力崛起,展开争霸和兼并战争;秦国进行商鞍变法
(2)民族交融:中原的“诸夏”与周边民族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
(3)社会进步: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都江堰的修建
(4)思想文化:老子、孔子、百家争鸣
4.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统一与疆域:秦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2)制度建设与巩固统一: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3)民族交融:秦朝修筑长城,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汉武帝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东汉光武帝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1)局部统一: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全国;北魏统一北方
(2)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经济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海外贸易的发展
(3)科技与文化: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祖冲之与圆周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二、相关大概念的唯物史观和论述题
1.观点:自然环境影响原始农业的发展。
论述:半坡人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因为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这种房屋冬暖夏凉。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因为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房屋有利于通风、防潮。决定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因为长江流域水源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适合种植水稻;而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这里的降雨较少,受当时人类生产力水平所限,人们对自然条件依赖性较强,故而种植抗旱性比较强的粟。
结论:自然环境对原始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2.观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论述:良渚古城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届一指,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这些发现表明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贵族墓地和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在数量上和精美度上相差巨大,说明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陶寺都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官城,官城内在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城内大型墓地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陶盘等器物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品,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大型墓葬的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城内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很有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陶寺都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由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结论: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早在5000多年前就进人文明社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3.观点: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社会发展。
论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使用骨耜进行农业生产,栽培水稻,原始农业逐步发展。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开始广泛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推动奴隶制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出现并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分封制不断瓦解,称霸兼并战争不断,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社会形态由奴隶制社会逐步迈入封建社会。
结论:生产工具的改进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能带来社会的变革。所以我们要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观点:制度创新促进发展。
论述:西周建立之初,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室实行分封制,将宗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分封,分封制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全面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使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且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结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来自创新,我们应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5.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形成诸侯纷争的局面。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治方面,秦国实行商变法,实现了国富兵强,为后期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学派,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出现了一系列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6.观点:改革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改革是强国之路)。
论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北魏统一北方后,因为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仍然保持旧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494年,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迁都洛阳,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结论: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7.观点:统一是我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论述: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公元前 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多个政权并立,但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
结论:政权并立是暂时的,统一是我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8.观点:王朝的强盛离不开统治者以民为本的措施。
论述:秦始皇靠严刑峻法以高压统治民众,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连年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既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使社会矛盾和危机加剧,最终导致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推动了反秦的浪潮,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西汉王朝从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并减轻赋税和徭役。最终,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史称“光武中兴。
结论:一个王朝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减轻人民负担,注重发展民生。
9.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既带来灾难,客观上也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论述: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是统治者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破坏了生产力。另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使得诸侯国不断减少,也加快了统一的趋势。此外,各诸侯国为取得战争的优势,各国积极改革,削弱旧贵族势力,壮大地主阶级力量,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结论: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既有利也有弊,既给社会带来了破坏,但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10.观点:影响战争胜负不仅是双方实力的大小,也取决于战略战术和指挥者的心态。
论述: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但曹操骄傲自满,被周瑜采用黄盖的诈降计策和火攻战术击败。383年,前秦君主苻坚征集约90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统一全国。但由于苻坚骄傲轻敌,军心不齐,指挥不当,再加上前秦军队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
结论:骄兵必败,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战略战术。
11.观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论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建造了都江堰,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等多方面综合效益,实现了人水和谐。秦朝时,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秦始皇派人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对维护国家边境的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结论:综上所述,都江堰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12.观点: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论述:炎黄部落联盟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大战,并最终打败蚩尤。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合多功效子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并在后世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结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潮流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13.观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述: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穷奢极欲,残暴无道,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导致夏的灭亡。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王是个有名的暴君,他对外连年征战、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纱实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周幽王时期,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
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4.观点:秦始皇是干古一帝/秦始皇是个暴君/秦始皇是一个功大于过的皇帝。
论述一:秦始皇历史功绩巨大,他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创者。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有利于政局稳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在全国各地顺利通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他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他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加强了各地交通往来。他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安定了北部边疆。他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结论:总之,秦始皇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皇帝。
论述二:秦始皇在位期间实施了暴政,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征调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实行严刑酷法,激化社会矛盾,还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正是由于他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秦朝二世而亡。
结论:秦始皇的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论述三:结合历史功绩和暴政作答。
结论:结合历史功绩和暴政的结论作答。
15.观点: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的大略的皇帝。
论述:政治上,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平抑物价,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思想上,““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军事上,北击匈奴,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结论: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16.观点: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巩固了统一。
论述:秦始皇创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衡、文字;大举反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统一铸币,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北击匈奴。
结论: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巩固了统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