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实验小学教育组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40 分钟)
一、单选题。(2×20=40分)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2.如右图,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来引导挖掘机施工,这是利用了光
( )。
A.可以照明 B.传播速度快
C.沿直线传播 D.具有能量
3.2024年10 月 30日我国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他们乘坐的载人飞船是( )。
A.神舟十六号 B.神舟十七号 C.神舟十八号 D.神舟十九号
4.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强烈光线,容易导致人体视网膜损伤。在雪地上长时间旅行,容易患上雪盲症。为了保护眼睛,最好佩戴遮光镜,`因为遮光镜可以( )。
A.遮住全部雪光 B.遮住部分雪光 C.没有遮住雪光 D.增加透过雪光
5.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多高山,西部多平原
B.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C.地势自西向东,海拔阶梯式上升
D.地形基本一样都是平原
6.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富,人们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发明了能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的仪器是( )。
A.放大镜 B.夜视仪 C.三棱镜 D.望远镜
7.雯雯的家乡四周被高山包围,而中间地势低平,雯雯家乡的地形属于(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8.夜晚,小科正在房间里看书,突然停电了,此时房间里没有光,这时小科( )。
A.能看见书,因为眼睛可以发出光 B.不能看见书,因为书本不能发光
C.眼睛适应了黑暗后,可以看见书 D.能看见书,因为书本可以反光
9.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主要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是( )。
A.香庐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C.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0.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B.制作地球结构模型的顺序为从外到内
C.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D.制作地球结构模型的顺序为从内到外
11.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携带泥沙的能力会(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弱 C.逐渐变强 D.没有规律
12.如下图所示,小科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然后把手放在纸上,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会形成褶皱。这一叠纸代表的是( )。
A.岩浆 B.地幔
C.岩层 D.地核
13.组成地壳的岩石根据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如下图是轩轩收集到的几种岩石。其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14.小科从电视上了解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下列不是地震发生的情景是( )。
15.某科学小组探究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形成原因,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河道两侧主要都是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
B.河道两侧主要都是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
C.凸岸受沉积作用,凹岸受侵蚀作用 D.凸岸受侵蚀作用,凹岸受沉积作用
16.每年夏天,由台风引发的山洪暴发,山体滑坡等现象频发,以下措施中不能减少这些灾害发生的是( )。
A.开山挖矿 B.疏通河道 C.植树造林 D.保护植被
17.唐代诗人储光羲在《钓鱼湾》中写道“潭清疑水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水看起来要比实际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被阻挡
18.关于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B.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火山岛、火山口湖等
C.火山喷发会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D.火山地区多半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常常分布着许多热泉和温泉
19.在研究植被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两组实验可以改变的条件是( )。
A.山坡的高度 B.降雨的高度 C.降雨量的多少 D.植被的有无
20.雯雯做了几个小彩轮(涂色如下图),当彩轮快速转起来后,颜色接近白色的是( )。
二、简答题。(8+8=16分)
1.潜望镜能从海面下伸出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常用于潜水艇,坑道和坦克内用以观察敌情。如右下图是潜望镜的结构简图,请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光学知识,用直线和箭头画出人眼看到A 点时,光的传播路径,并简述潜望镜是怎样工作的。
2.地球内部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地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如右图,请写出地球的内部结构名称。地球内部从外到内温度和压力是怎样变化的
三、探究题。(12+22=34分)
1.小科为了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
(1)如图甲,三张卡纸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
让手电筒的光从①号卡纸小孔射入。在屏上
(填“会”或“不会”) 出现光斑。
如图乙,将③号卡纸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这时,在屏上 (填“会”或“不会”)出现光斑。由此证明光是沿 传播的。
(2)在下列空心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一端时,另一端有光照射出来的是( )。
(3)如右上图,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月球是不透明的,太阳光 (填“全部”、“部分”或“不能”) 穿过月球,此时在地球上会留下月球的影子,处在影子中的人就能看到日食。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光能反射 B.光能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速太慢
2.地球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自然的力量以及生物的活动都会对地球表面造成影响。
(1)如图所示,轩轩用砂纸打磨石块来探究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轩轩先观察了实验中用到的几块岩石,然后用砂纸进行打磨。砂纸打磨岩石模拟的是( )对岩石的作用。
A.阳光 B.风沙 C.雨水 D.人类
(2)为了使模拟效果更好,砂纸打磨石块的方向应该是( )。
A.水平的 B.竖直的 C.任意的 D.转动的
(3)关于风对地形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对地形的作用是迅速的
B.大风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形成细小的沙、土
C.大风可以把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形成沙漠
(4)除了地表的力量,地球内部的力量也会改变地球的地形。为了探究火山的成因,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土豆泥、番茄酱进行实验(如右图)。在这个实验中,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用酒精灯加热模拟( )。
A.地球内部巨大能量 B.岩浆 C.地壳
(5)同学们进行的火山喷发实验属于(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观察实验 D.重复实验
(6)通过实验可知发生火山喷发时的巨大的能量来自( )。
A.地球外部 B.地球内部 C.地球撞击 D.都有可能
(7)下列地形地貌的形成是由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由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由于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是( )。
四、阅读下列短文, 回答问题。(4+6=10分)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此外地层陷落、陨石坠落、工业 破、地下核爆炸、大水库蓄水等也可能诱发地震。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 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尽管有多种方法用于地震预测,但目前的技术水平仍难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地震预测属于世界性难题,影响因素复杂且多变,使得精确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产生地震的原因有很多,以下不属于地震产生的可能原因的是( )。
A.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B.板块错动和破裂
C.地层陷落、陨石坠落 D.滥砍滥伐
2.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极震区 B.地震的过程没有能量的释放
C.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
D.目前我们有多种方法用于地震预测,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3.地震频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我们不能盲目恐慌,要运用科学方法帮助我们逃生。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 (至少写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6分)五年级科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2×20=40分)
1.A 2.C 3.B 4.B 5.B 6.B 7.C 8.D 9.A 10.B 11.B
12.C 13.B 14.D 15.C 16.A 17.C 18.A 19.C 20.C
二、简答题。(8+8=16分)
1.如图所示。
潜望镜是利用光遇到镜面会发生反射形成的。
2.地壳 地核 地幔
地球内部从外到内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三、探究题。(12+22=34分)
1.小科为了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
(1)会 不会 直线
(2)A
(3)不能 C
2.地球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自然的力量以及生物的活动都会对地球表面造成影响。
(1)B (2)A (3)A (4)CBA (5)B (6)B (7)CDB
四、阅读下列短文, 回答问题。(4+6=10分)
1.D 2.C
3.①不惊慌失措,一定要保持镇静;
②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③前排的同学迅速离开教室,其他同学迅速躲在课桌下,用书包护头:④靠墙的迅速靠墙根蹲下,双手护头等。
军舰
水面
之眼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