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6 14: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善后条约》中规定( )
A. 增开天津为商埠
B. 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D. 赔款 2100 万银元
2.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3.南京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瑷珲条约》
4.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黄埔条约》
5.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A. 《虎门条约》
B.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6.在“强国追梦”演讲活动中,有同学说“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中国国门洞开,风雨交加”。其中,“西方列强一巴掌”指的是(  )
A.俄国入侵东北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下面是鸦片战争期间中英武器(步枪)对比数据表。据此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
国家 射速 射程 刺刀
中国 1—2发/分钟 100米 无
英国 3—4发/分钟 200—300米 有
A.清朝的腐败无能 B.英军战争准备充分
C.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D.清军将领指挥不当
8.鸦片战争后,中国士大夫的学风发生了巨大改变,学术界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进步思想家和知识精英分子,使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国,世界也是包括中国的世界。材料旨在说明鸦片战争(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使中国的国门完全被打开
C.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9.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两国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10.中英《北京条约》第一款:“前于戊午年(1858年)五月在天津所定原约,本为两国敦睦之设,后于己未年(1859年)五月大英钦差大臣进京换约,行抵大沽炮台,该处守弁阻塞前路,以致有隙,大清大皇帝视此失好甚为惋惜。”对这一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政府是诚信友善的
B.掩盖了英国再次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C.国际舆论支持清政府
D.《北京条约》的签订是为了维护中英友好关系
11.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 得到巨额赔款
B.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 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 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12.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
A. 《林则徐》 B. 《鸦片战争》
C. 《火烧圆明园》 D. 《 甲午风云》
13.“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下图就是他们罪行的铁证。这伙殖民强盗是( )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4.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爱浑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黄埔条约》
15.“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爱珲条约》 D. 《黄埔条约》
16.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鸦片战争是中国与法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D.洪秀全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17.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D.获得大量赔款
18.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9.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望厦条约》
B.《虎门条约》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
20.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 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 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 10 万人,水师约 1 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 2 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 0.6~0.7 万人,出动战舰 20 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1)根据材料一,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
3)材料三中“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与哪一文献有关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施行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3.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简介人物]
( 1 )简介介绍的人物是谁?此人初步建立政权是在何时?
[漫画历史]
( 2 )漫画反映的史实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哪一文献相关?该文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3 )结合漫画及所学知识评价一下这部文献。
[示意原因]
( 4 )导致示意图中石达开出库的事件是什么?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衰败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史料影响]
( 5 )根据史料,概括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答案
1-5CCCCB 6-10BCCDB 11-15BCCCB 16-20CCBAB
21.(1)英国
(2)《南京条约》,它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是近代史开端。
(3)封建统治的腐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自已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不被欺负。
22、(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始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变化: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变为逆差。
重要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棉纺织品增加,出口的丝、茶减少。
(3)文献:《天朝田亩制度》。
原因: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
(4)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言之有理即可)
23、( 1 )洪秀全。1852年,太平军攻占永安。
( 2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 3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 4 )天京事变。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日益激化。
( 5 )太平天国运动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严重挫伤大清的实力,特别是八旗军的实力。为汉新兵的“抢班夺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