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是三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苏教版)——选择题(内蒙古)
1.(23-24·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期末)把纸塞入杯底并倒过来竖直放入水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形状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能流动
2.(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黏质土渗水性( )。
A.快 B.慢 C.中间
3.(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4.(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能够改良土壤,并在腐殖质的形成中发挥作用的是( )。
A.蜗牛 B.蚯蚓 C.蚂蚁
5.(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期末)海水发苦发咸的原因是( )。
A.海水中有大量的鱼 B.海水中有很多的植物
C.海水中有大量的盐类物质 D.海水中有很多的矿物质
6.(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期末)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最后变成了细小的沙粒,他们还是固体吗? ( )
A.是 B.不是
7.(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期末)荷藕适宜生长在( )中。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D.石头缝
8.(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期末)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 )。
A.热空气向上升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占据空间
9.(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期末)在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 )
A.没有变化 B.石灰水变得更清 C.石灰水变得浑浊
10.(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期末)下列水域中,属于人工水域的是( )。
A.水库 B.黄河 C.小溪 D.长江
11.(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期末)要想把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开来, 比较有效的办法是( )。
A.用水泡一泡
B.用筛子筛要筛
C.用吸铁石吸要吸
D.用手去挑要挑
12.(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 )是液体。
A.牛奶 B.塑料杯 C.玻璃球
13.(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牙膏属于( )。
A.固体 B.液体 C.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14.(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下列物质中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粉笔灰 B.面粉 C.味精
15.(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运动后人体的呼吸频率会( )。
A.变慢 B.不变 C.变快
16.(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 )。
A.能流动 B.有重量 C.能压缩
17.(22-23·内蒙古赤峰市·期末)( )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A.肺 B.肝 C.心脏
18.(22-23·内蒙古赤峰市·期末)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 )的影响。
A.轻重 B.颜色 C.黏度
19.(22-23·内蒙古赤峰市·期末)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 )。
A.挖土烧砖 B.植树造林 C.过量喷洒农药
20.(22-23·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期末)下面饮食习惯中,( )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A.吃过热的食物 B.暴饮暴食 C.细嚼慢咽
21.(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可以制成( )。
A.风筝 B.竹蜻蜓 C.孔明灯
22.(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 )盐能溶于水的量( )。
A.有一定限度 B.没有限度 C.可以人为控制
23.(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 )在人体消化器官中,能分泌胆汁的是( )。
A.胆囊 B.肝脏 C.胃 D.小肠
24.(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 )量筒和量杯上的每1小格一般表示1 ( )。
A.升 B.厘米 C.米
25.(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呼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26.(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 )下面能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 )。
A.量筒 B.天平 C.电子秤
27.(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 )碘酒滴到含( )的食物上会变蓝。
A.脂肪 B.无机盐 C.淀粉
28.(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 )自然界里的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太平坦了
B.地面有高有低
C.地面上各个地方温度不同
29.(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期末 )大米、黄豆、绿豆混合后,体积( )。
A.变大 B.变小 C.没有变化
30.(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 )腐殖质是由( )变成的。
A.泥土 B.动植物遗体 C.塑料袋
31.(20-21·内蒙古通辽市·期末 )为了保证人体不缺营养,应该( )。
A.饮食多样化 B.吃含盐的食物 C.多吃高脂肪食物
32.(20-21·内蒙古通辽市·期末 )把沙子和黄豆分离的较简单的方法是( )。
A.沉淀 B.用筛子筛 C.过滤
33.(20-21·内蒙古通辽市·期末 )通过反复挤压气球里的食物可以模拟( )的功能。
A.胃 B.小肠 C.大肠
34.(20-21·内蒙古通辽市·期末 )下面属于液体的是( )。
A.空气 B.黑板擦 C.墨水
35.(20-21·内蒙古通辽市·期末 )关于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将电子天平放在斜面上
B.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
C.使用前不需要按“归零”按钮
36.(20-21·内蒙古通辽市·期末 )能够产生胆汁的消化器官是( )。
A.胃 B.胆囊 C.肝脏
参考答案
1.B
[详解]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把纸塞入杯底并倒过来竖直放入水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空间。
2.B
[详解]按土壤质地,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沙质土、黏质土、土壤土三类。渗水能力最强的土壤类型是沙质土,黏质土的渗水性弱,壤土的渗水性适中。
3. B
[详解]人体通过呼吸,外界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以及维持体温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呼吸排到体外。人和动物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使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 B
[详解]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是因为①蚯蚓在土中钻洞,有利于土壤通气排水,起到了松土的作用。②蚯蚓吃土及枯草,分解生物残体,排出粪便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5.C
[详解]水体,水的集合体,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海水发苦发咸的原因是海水中有大量的盐类物质。
6. A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最后变成了细小的沙粒,它们还是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
7.B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作壤土。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荷藕适宜生长在黏质土中。
8. A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热空气向上升。
9. C
[详解]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由于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10.A
[详解]水域,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及其管理范围和水工设施,不包括海域和在耕地上开挖的鱼塘。地球上的水分布在自然界中,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11.C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过滤方法也就不同。铁屑可以被吸铁石吸引,而木屑不行,所以要想把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开来,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用吸铁石吸一吸。
12. A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牛奶是液体,塑料杯、玻璃球都是固体。
13. C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牙膏属于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14.C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味精;粉笔灰、面粉都不能溶解在水中。
15. C
[详解]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所以人在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
16.B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17世纪时, 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
17.A
[详解]根据对人体呼吸器官的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18. C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9.B
[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保护土壤,我们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可以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建挡土坝等。挖土烧砖、过量喷洒农药都会破坏土壤。
20.C
[详解]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同时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吃过热的食物、暴饮暴食都不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21.C
[详解]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体积变大,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会上升,孔明灯在热空气的升力作用下升上高空。竹蜻蜓利用了旋转形成的空涡旋上升,风筝是借助风力飞起来的。
22. A
[详解]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再溶解该物质了。
23.B
[详解]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这种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它可以帮助小肠完成消化吸收任务。
24. A
[详解]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量筒和量杯上的每1小格一般表示l毫升。 厘米毫米都是长度单位。
25. B
[详解]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用吸管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会变浑浊,这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6.A
[详解]像水在杯子中会占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符号“mL”表示。
27. C
[详解]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
28. C
[详解]空气的流动形成风,自然界里的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面上各个地方温度不同,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9.B
[详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大米、茧绿豆混合后,三者大小不同,可以互相填充,所以体积变小。
30.B 31.A 32.B 33.A 34.C 35.B 36.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