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姓名
刘艳青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平原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荷花淀
一、教材分析
《荷花淀》传统名篇,被赞誉为“诗体小说”。相对于主题美、情节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学生分析
这是鲁人版高一课本中的一节小说课。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前播放视频节选,PPT展示影视剧中抗日战争的画面。用幻灯片播放荷花淀地区的风景图片,营造学习这篇小说的氛围,让学生在感受景物美的同时,能够调动情感融入到小说的意境中,为后面赏析做好必要的铺垫。在教授讨论中充分利用ppt的省时、清晰、画面感强等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高一的学生,才开始学习小说,从学生实际出发,但求学有所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2.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探讨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课前PPT展示如何做好读书笔记,用Free Mind思维导图展示圈点评注法,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圈点字词、围绕小说三要素方面及语言进行批注,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景物描写奠定基础。
二、课堂上,播放视频节选,PPT展示影视剧中抗日战争的画面。用幻灯片播放荷花淀地区的风景图片,营造学习这篇小说的氛围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三、课后 以“放学路上”为题要求学生加一段环境描写和一段语言描写的段落。用投影仪展示部分优秀习作,组织学生分享“如何生动地描写环境及人物”。
补充“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相关的资料,保存至班级云盘,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http://yunpan.360.cn/.net/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自主学习
准备课件和思维导图制作技巧,布置预习任务
自主阅读,按要求观看课件,学习批注读书法。
互联网(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思维导图
导入
PPT展示影视剧中抗日战争的画面。
用幻灯片播放荷花淀地区的风景图片。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展示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相关批注,适时点拨补充。
小组交流,选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自主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
作业
以“放学路上”为题要求学生加一段环境描写和一段语言描写的段落。
用投影仪展示部分优秀习作,组织学生分享“如何生动地描写环境及人物”。
用投影仪。利用班级博客汇集积累资料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特色1: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
特色2:教学过程中的批注式读书法,并进行展示和评价,再到写作片段练习,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特色3: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教学进行中利用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班级博客汇集积累资料。
特色4:技术支持特色明显。用影视资源片段,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热爱。借班级博客平台展示丰富的资源,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