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杨爱丽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中
邮件
单位
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乱世美神李清照
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是南宋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书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更细腻。李清照的专题学习是这一单元学习当中的重中之重。纵览李清照的作品,描写愁情的诗词占据很大的比例。早年她生活富足美满,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因此早期作品虽也写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随着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流寓南方,丈夫途中病死,她陷入孤苦的境遇。因此南渡后的作品多描写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家国兴亡交织在一处之愁。个人际遇的改变导致作品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
?
二、学生分析
在高二上学期的诗歌专项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物象与意象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简单分析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掌握诗歌的情感。但因为缺少对词人人生际遇的了解,所以对《醉花阴》《声声慢》两首词中深层的情感意蕴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观看微课和视频,借助网络研讨等自主学习平台的形式,让学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练背诵这两首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两首词“愁”的区别,熟悉诗词比较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①通过设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合李清照的生平、词风以及两首词的写作背景等信息;
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网络探究活动,制作微课解决字词疑难;
③通过贴吧、微博等网络平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研讨两首词“愁”的区别,探究诗词比较鉴赏的基本方法。?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设置“头脑风暴”的小游戏让大家初步感知比较阅读的方法。
?
在“求同辨异”的基础上发现规律。
?
幻灯片出示游戏题目
整体感知,比较诗歌,发现两首诗词的异同
制作微课解决字词理解方面的疑难
齐读,学生单独读,感受诗词
微课视频
品读诗歌,解决诗歌情感的疑难
两首词的“愁”是否相同?
品读、讨论
观看《品读》视频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两首词的创作背景
品读诗歌,解决诗歌意象的疑难之“酒”“黄花”“黄昏”
两首词中这些意象重复出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小组合作、讨论
幻灯片出示图片、小组PPT展示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合李清照的生平、词风,两首词的写作背景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2、学生通过贴吧、微博等网络学习平台,发现问题,研讨两首词“愁”的区别,探究诗词比较鉴赏的基本方法;
3、通过欣赏《品读》栏目视频,聆听名家解读,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个性品读,深入体会诗词的真情之美;
4、通过“头脑风暴”电脑游戏环节,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比较阅读的方法;
5、借助微课,帮助学生解决字词理解方面的困惑,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大意,理解文本内容;
6、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将学习成果做交流展示;
7、鼓励学生将“品读李清照”系列习作上传至QQ研讨群,相互点评,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和评价。这样,学生不仅提升了习作水平,还学会了赏析文章,提高了阅读能力。
?
?
?
?
课件11张PPT。《声声慢》与《醉花阴》乱世美神李清照之 《声声慢》与《醉花阴》比较阅读头脑风暴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①时光 阳光 月光 星光 灯光
②扫帚 扫地 拖把 抹布 洒水壶
③雪白 桃红 乌黑 美丽 油绿发现规律第一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第二组: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堂检测1、李清照,宋代著名_______派女词人,号__________。山东____人。留有作品集_______。
2、元代伊世珍在《琅环记》中谈到李清照《醉花阴》,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易安作也。”3、清代沈谦赞叹婉约派词家二李“极是当行本色”词家二李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_;清代王士嫘提出“济南二安”,是指____和______。 课堂检测下列句中红色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 永昼:漫长的白天?
B.玉枕纱厨????? 纱厨:纱帐?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将要休息?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光景、状况?课堂检测下列句中红色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暗香盈袖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B、凄凄惨惨戚戚: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C、瑞脑消金兽: 消:消失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损:极、甚《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的疑难①两首词的愁有什么不同? (田昱、季小和、毛泰戈)
②“三杯两盏淡酒”的“淡”有何好处呢?(金梓博、成方正)
③“人比黄花瘦”为什么用“瘦”来形容“黄花”呢?(徐亚蒙、徐兆齐)
④两首词都写到黄花,表达的心理有什么区别?(周雅梅、王静姝)
⑤李清照两首词都写到黄昏时分,有什么用意么?(杨丽颖)
⑥两首词中的酒、黄花等意象重复出现,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么?(田昱、岳涵琳、陈鸣、杨昊怡、徐屹青、张明玉)
我的收获我的收获作业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