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必修二素养提升学案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强化三 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
【知识归纳】
1. 常见的功能关系
合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 W合=ΔEk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WG=-ΔEp
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 W弹=-ΔEp
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之外其他力做功与机械能的关系 W其他=ΔE机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内能的关系 Ffx相对=ΔE内
2. 功能关系的体现
【规律方法】
1. 功能关系的选取方法
(1)若只涉及动能的变化用动能定理。
(2)只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3)只涉及机械能变化,用除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之外的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2.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两条基本思路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即ΔE减=ΔE增。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即ΔEA减=ΔEB增。
【典例分析】
【典例1】. (2022新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在一起,处于压缩状态,A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时,立即将物块B轻放在A右侧,A、B由静止开始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下滑过程中A、B始终不分离,当A回到初始位置时速度为零,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
A. 当上滑到最大位移的一半时,A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B. A上滑时、弹簧的弹力方向不发生变化
C. 下滑时,B对A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 整个过程中A、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大于B的重力势能减小量
【参考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
由于A、B在下滑过程中不分离,设在最高点的弹力为F,方向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斜面倾角为θ,AB之间的弹力为FAB,摩擦因素为μ,刚下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B整体有
隔离B分析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可得 。
由于A对B的弹力FAB方向沿斜面向上,故可知在最高点F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由于在开始时弹簧弹力也是沿斜面向上的,所以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所以A上滑时、弹簧的弹力方向一直沿斜面向上,弹力方向不发生变化,选项B正确;设弹簧原长在O点,A刚开始运动时距离O点为x1,A运动到最高点时距离O点为x2;下滑过程A、B不分离,则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上滑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化简得。
当上滑到最大位移的一半时,A所受合外力
代入k值可知F合=0,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时加速度为0,选项A错误;
根据B的分析可知
再结合B选项的结论可知下滑过程中F向上且逐渐变大,则下滑过程FAB逐渐变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压力逐渐变大,选项C错误;由于A回到初始位置,整个过程中弹力做的功为0,A重力做的功为0,当A回到初始位置时速度为零,根据功能关系可知整个过程中A、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B的重力势能减小量,选项D错误。
【针对性训练】
1.(13分)(2024湖北重点高中开学考试)如图所示,质量的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足够长,质量为的物块(可看成质点)以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最终二者达到共同速度,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g取,求:
(1)物块刚冲上木板时,物块的加速度和木板的加速度;
(2)从开始到二者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
(3)由于物块与木板的摩擦产生的热量Q.
【答案】(1);;(2);(3)
【解析】
(1)对物块: 2分
对木板: 2分
(2)物块冲上木板后经t二者共速
对物块: 1分
对木板: 1分
2分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 2分
(3)对木板和物块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
3分
2 . (2025安徽重点高中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圆弧形凹槽ABC,AC连线与地面相平,凹槽AC是位于竖直平面内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一段粗糙程度相同的圆弧,B为圆弧最低点。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水平地面上P处以初速度斜向右上方抛出,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该小球恰好能从A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沿圆弧ABC继续运动后从C点以速率飞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由P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
B. 小球由P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水平位移为
C. 小球经过圆弧形轨道的C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
D. 小球经过圆弧形轨道AB段和BC段过程中,小球与圆弧轨道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答案】BC
【解析】
小球由Р点飞出后做斜抛运动,竖直方向根据对称性可知,小球由P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
水平方向根据
可得水平位移为
故A错误,B正确;
C.小球经过圆弧形轨道的C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支持力大小为
故C正确;
D.由于存在摩擦力做负功,所以小球经过圆弧形轨道AB段和BC段任意同一水平面的两个位置时,小球在AB段的速度总是大于在BC段的速度,根据
可知小球经过圆弧形轨道AB段和BC段任意同一水平面的两个位置时,在AB段的弹力总是大于在BC段的弹力,在AB段的摩擦力总是大于在BC段的摩擦力,则小球经过圆弧形轨道AB段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大于经过圆弧形轨道BC段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故D错误。
3.(2024年4月黑龙江牡丹江模拟)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右端与物块接触但不栓接,墙壁与物块间系不可伸长的轻绳使水平方向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压缩量为0.2m(弹性限度内)。已知物块质量为0.5kg。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 = 10m/s2。若传送带不动,剪断轻绳,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物块的速度为零;若传送带以v = 3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剪断轻绳后( )
A.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物块向右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速度大小为2m/s
C.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2.5J
D.弹簧恢复原长后,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2.75J
【答案】B
【解析】若传送带不动,弹簧压缩量为0.2m到恢复原长时物块的速度为零,由动能定理
弹簧弹力做功为若传送带以3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剪断轻绳后。弹簧恢复原长时,弹簧弹力做功不变,摩擦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速度大小为,B正确;由B选项分析可知,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物块的速度一直小于传送带速度,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一直水平向右,弹力水平向右,则物块向右做加速运动,A错误;物块与弹簧分离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共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由动能定理得,则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匀加速至共速的时间为
这段时间内,物块运动距离为传送带运动距离为
则弹簧恢复原长后,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D错误。
4. (2024河北昌黎一中第六次调研)如图所示,质量为m1、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视为质点)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滑块速度为v1,木板速度为v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L+s)
B. 木板满足关系:f(L+s)=m1v22
C. F(L+s)=mv12+m1v22
D.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
【答案】A
【解析】
当滑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木板右端时,发生的位移为L+s(相对于地),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L+s).故A正确.B、对木板,由动能定理有:fs=m1v22.故B错误.C、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Q=fL,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F(L+s)=Q+mv12+m1v22,可得,F(L+s)-fL=mv12+m1v22.故C错误.D、由Q =fL,知F增大时,Q不变,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是滑块在木板上滑动的问题,要注意运动的相对性,知道求功时,位移应相对于地面.要准确判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运用功能关系分析这种类型的问题.
5.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名校联盟期末联考)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足够长的质量为的长木板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B以沿斜面向下的速度从长木板上端滑上长木板A,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B相对长木板滑行的时间;
(2)滑块B与长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答案】(1);(2)
【解析】
(1)对滑块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足够长的质量为的长木板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有
对长木板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设滑块B相对长木板滑行的时间为,此时的速度为,则有
解得
(2)滑块B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为
滑块B与长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6.(18分)(2024湖北七校期中联考)如图所示,半径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4个相同的木板紧挨着圆弧轨道末端静置,圆弧轨道末端与木板等高,每块木板的质量为,长。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让一质量物块A从圆弧顶端由静止滑下,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则
(1)求物块A滑至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求物块A刚滑离木板1时的速度大小;
(3)试判断物块A滑行过程中能否使木板滑动?若木板会滑动,计算木板滑动前系统的摩擦生热。若不会滑动,计算全过程系统的摩擦生热。
【解析】.(1)物块A滑到曲面轨道下端,根据动能定理有
物块A滑到曲面轨道下端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轨道对物块A的支持力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2)物块A刚滑上木板1时,
对物块A,其所受到摩擦力
将4块木板看成整体,其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由于,故物块A滑离木板1时,4块木板整体静止
对物块A,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
(3)设物块A刚滑至第n块木板时,该木板开始滑动,
该木板及后面木板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要使木板滑动,则有,解得
即物块A滑上第3块木板时,木板开始滑动,
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物块A刚滑至木板3时的速度为
故物块A能滑上第三块木板,并使34两块木板滑动
在此过程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