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 提起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第一才女”,当推李清照无疑。而她最受人推崇的作品,当数晚年创作的《声声慢》。梁衡说,“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声 声 慢李清照检查预习解释下列词语
戚戚: 乍暖还(huán)寒:
将息: 敌:
黄花: 憔悴损:
怎生得黑: 次第:
了得:
愁用一个字概括本词的情感 课堂探究词人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愁”?一、直接抒情 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梁衡就曾经这样评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 直接入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鉴赏提示:这句话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百花。
——朱自清《荷塘月色》直接入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鉴赏提示:这句话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叠词的作用:
(1)音乐性。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2)情感性。使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
(3)形象性。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特征鲜明。 黄山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的石路, 的古松,
的鸟鸣, 的山风,还有 的流水, 的云雾,一路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当堂达标】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叠词。 鉴赏探讨淡酒秋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愁课堂探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李白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三杯两盏淡酒酒酒,一种浓郁的忧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雁是怀乡、思念的象征却是旧时相识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梧桐、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细雨是悲凉、孤寂、凄苦、牵愁惹恨的象征。拓展延伸词人缘何而愁? 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她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晚年的李清照生活如此困顿,处境如此艰难,让我们忍不住想要送给她点什么来改善一下她的处境;同时,她的身上有那么多的闪光点,让我们不禁想从她身上汲取到点什么。
请以“李清照,我想送给你……”或者“李清照,我钦佩你的……”为开头,写一段文字,抒发你对李清照深沉的情感。当堂达标课后作业
1、背诵并全词。
2、深入体会意象:从词作中选取一句包含意象的句子,发挥联想和想象,改写为一段散文。愁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愁”之内涵:愁之一:山河沦陷愁愁之二:夫妻永别 愁之三:形影相吊 悲 故园荒废难回 美满姻缘难全 漫漫余生难度 姓名
贾雪香
电话
?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
单位
博兴二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声声慢
一、教材分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最受推崇的作品,其中,开头一句的七组叠词和后文中借意象抒情都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另外,作为一首诗词,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鉴赏艺术技巧这个技术层面上,还应该对作者的人格、思想有深刻的认识。
二、学生分析
进入高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且前面已经进行了三个单元的诗词鉴赏,学生对鉴赏诗词的方法,对词中的艺术手法、重要意象都有了一定的把握。因而,学生有能力对本词的重点——叠词和意象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三、教学目标
一、鉴赏叠词的表达效果
二、赏析词中的意象
三、感受李清照的情感和人格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一、在检查预习阶段,用PPT检测学生对词作字音和词义的掌握情况,既有直观性,又有时效性,可以起到很好的检测效果。
二、在课堂探究阶段,用PPT展示对叠词作用的总结和对意象的鉴赏。用课件展示叠词的作用,既直观,又清晰明了,很便于学生整理总结。至于对意象的鉴赏,可在一页PPT上设计多个“小门”,依据学生的分析情况,有选择性的进入。
三、在当堂检测阶段,用PPT展示当堂检测的语段,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即时检测,对于学生掌握的效果能快速的把握。
四、在拓展提升阶段,播放微视频,用微视频来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认识。微视频很直观,无论是画面还是声音都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可以深化学生对作者的认识。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导入
用优美的语言深情导入
阅读PPT,朗诵课文
展示PPT
二、明确学习目标
展示PPT
齐读课件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展示PPT
三、检查预习
展示PPT
回答课件上展示的字音和词义
展示PPT
四、整体感知
提出问题:1、本次的词眼是哪一个字?
2、作者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愁”?
思考、作答
?
五、品味鉴赏
(一)提出问题: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2、作者又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呢?她借了什么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各小组同学选取你感受最深的意象进行赏析。赏析时,我们可以思考下面的问题。a、意象有什么特点?b、意象包含了什么内涵?c、你还能联想到与这个意象有关的哪些诗句?
(二)对叠词的作用和意象的鉴赏进行总结。
1、自主思考
2、小组合作探究
3、展示交流
展示PPT
六、当堂达标
展示PPT上当堂达标的题目
自主完成PPT上当堂达标的题目
展示PPT
七、拓展思考
播放微视频
观看微视频,并进行总结分析
播放微视频
八、布置作业
展示PPT上的作业
记录作业
展示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一、为了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和感受能力,对词中重点意象的赏析我决定采取学生自主分析和各学习小组合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然后全班分享各自的成果。同时,在课件设计的时候设计多个“小门”,若学生的展示的分析详尽完美,则不再展示课件上的总结,只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若学生展示的分析不够合理,则展示课件上的总结。
二、在拓展作者信息的时候,我决定采用微视频。微视频中介绍的内容,是对作者的补充介绍,可以加深学生对作者人格和情感的了解。微视频的形式,直观生动,易于学生接受,易于引发学生对作者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