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送东阳马生序
一、单选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学(shì) 砚冰(yàn) 逾约(yú) 耄老(mào)
B.既加冠(guān) 硕师(shuò) 叱咄(chì duō) 被绮绣(pī)
C.俟其欣悦(sì) 负箧(qiè)曳屣(xǐ) 皲裂(jūn) 烨然(yè)
D.媵人(yǐng) 以衾拥覆(qīn) 容臭(chòu) 缊袍(yùn)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腰白玉之环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先达德隆望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中有足乐者 以其境过清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烨然若神人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礼愈至至若春和景明
4.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作者求学艰难的一项是( )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无硕师名人与游 ③益慕圣贤之道 ④门人弟子填其室
⑤无鲜肥滋味之享 ⑥缊袍敝衣处其间 ⑦同舍生皆被绮绣 ⑧余因得遍观群书
A.①④⑤⑧ B.③⑤⑥⑦ C.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戴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二、填空题
6.导学一[析现身说法]请根据课文内容和示例,将表格填写完整,体会作者现身说法的良苦用心。
表3-4 分析宋濂现身说法的良苦用心
原句摘录 分析良苦用心
求学之勤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体现求学的不易和勤奋
① ②
③ ④
求学之 ⑤_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 巨谷中。 体现求学之路的艰苦
⑥ ⑦
⑧ ⑨
7.预学四宋濂给同乡后学写这篇临别赠序的目的是什么? 从文中摘录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述。
原句摘录:① ②
概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媵人持汤沃灌
(3)同舍生皆被绮绣
(4)录毕,走送之
(5)左佩刀,右备容臭
(6)缀公卿之后
(7)无冻馁之患矣
(8)诋我夸际遇之盛
9.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
(1)走送之
古义: 今义: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 今义: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古义: 今义:
(4)主人日再食
古义: 今义:
三、文言文阅读
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④略无慕艳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4)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5)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A)。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①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②削荆③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燃麻蒿④以照。观书有合意处,书其衣,以记其事。同学者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B)!”
(节选自《拾遗记》)
【注释】①笈:书箱。②庵:茅草小屋。③荆:一种有刺的灌木。④蒿:野草。
11.请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表格中加点字。
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色愈恭,礼愈至 语境推测法 ①
负笈不远险阻 成语推断法:负笈从师 ②
观书有合意处,书其衣 结构推断法 ③
常以净衣易之 迁移课内字词: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④
12.请将“耳”“焉”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13.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编 茅 为 庵 削 荆 为 笔 刻 树 汁 为 墨
14.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5.甲文段中作者宋濂写同舍生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谈谈?
16.甲乙文段中的宋濂和任末有什么相同的品质?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
《孟子》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弈:下棋。 数:技艺。 弈秋:人名。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
缴 (zhuó):系在箭上的绳子。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非然也。
18.翻译句子。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9.解释成语:“专心致志”。
20.文中弈秋教的两个徒弟表现各异,一人“ ”,一人“ ”(用原文填空)。
21.读了本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D项注音有误,“媵”应读作“yìng”;“臭”这里应读作“xi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形声字等。
2.【答案】A
【解析】【分析】 A项“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被”是通假字,通“披”,意为“穿着”
BCD.均无通假字。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3.【答案】A
【解析】【分析】A项:“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是“因为”,它引导原因状语从句,表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以其境过清”中的“以”也是“因为”的意思,同样引导原因状语从句,表示“因为环境过于清冷”。
B项:“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于”是介词,表示“从”或“向”,这里指的是从藏书的人家那里借书。“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中的“于”也是介词,这里表示“在……上面”,指的是在石碑上刻写。两个“于”的介词用法不同,所以意思不相同。
C项:“烨然若神人”中的“若”是“像”的意思,表示某物或某人看起来像是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中的“若”也是“像”的意思,这里表示不如别人。两个“若”都表示“像”,但在具体语境中用法和意思略有差异。第一个表示相似性,第二个用于比较。
D项:“礼愈至”中的“至”是“周到”的意思,表示礼节非常周到。“至若春和景明”中的“至”是“至于”的意思,用于引出另一种情况或场景,这里指的是到了春天阳光明媚的时候。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4.【答案】D
【解析】【分析】①写的是致书之难,②写的是求师之难,⑤⑥两句写的是生活之难。其他几句则不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5.【答案】D
【解析】【分析】 ABC .正确;
D .有误,"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表述不恰当,作者是凸显生活的艰辛和学习的勤奋。
故答案为:D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文章主旨,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
6.【答案】[示例]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②体现自己求学的努力刻苦③余因得遍观群书。④表现自己学习的勤勉用功⑤艰(难、苦)⑥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⑦从师路上天气、环境恶劣,体现求学之艰难⑧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⑨体现求学生活之艰苦
【解析】【分析】作者叙述早年的求学经历,围绕“勤”、“艰”两字落笔,突出当年之艰。作者选择三个事例。其一,求书之不易:“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走送之”。其二,问学之难:“尝趋百里”,“执经叩问”,“色愈恭,礼愈至”。其三,外出求学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体现求学生活之艰苦由于事例真实感人,故而说服力极强。
故答案为: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②体现自己求学的努力刻苦③余因得遍观群书。④表现自己学习的勤勉用功⑤艰(难、苦)⑥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⑦从师路上天气、环境恶劣,体现求学之艰难⑧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⑨体现求学生活之艰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7.【答案】原句摘录:①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②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概述:[示例]马生回乡省亲,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求学的艰难,同时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以此勉励同乡后学勤奋苦学。
【解析】【分析】通过阅读课文得知:宋濂给同乡后生写这篇临别赠序的目的: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
故答案为:①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②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
概述:[示例]马生回乡省亲,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求学的艰难,同时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以此勉励同乡后学勤奋苦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8.【答案】(1)担忧
(2)热水
(3)同“披”,穿
(4)跑
(5)香气
(6)跟随
(7)饥饿
(8)诋毁,毁谤
【解析】【分析】(1)句意: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 患 : 担忧
故答案为: 担忧
(2)句意: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 汤 : 热水
故答案为: 热水
(3)句意: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 被 : 同“披”,穿
故答案为:同“披”,穿
(4)句意: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 走 : 跑
故答案为: 跑
(5)句意: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 臭 : 香气
故答案为: 香气
(6)句意:追随在公卿之后。 缀 : 跟随
故答案为: 跟随
(7)句意:没有冻饿的忧虑了。 馁 : 饥饿
故答案为: 饥饿
(8)句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际遇之好。 诋 : 诋毁,毁谤
故答案为: 诋毁,毁谤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大致了解文意,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词义,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9.【答案】(1)跑走路;步行
(2)此;这样表示判断
(3)疾走;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进行
(4)两次;第二次
【解析】【分析】(1) "走送之"古义:跑着送(书)。在这里,“走”是跑的意思。翻译:我跑着把书送还。今义:步行送(书)。在现代汉语中,“走”通常指步行。
(2)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这里的“以是”相当于“因此”,连接前后两个因果关系。翻译: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今义:这样表示判断。在现代汉语中,“以是”更多地用于表示判断或确认。
(3)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这里的“趋”是快速走的意思,翻译: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跟随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今义:跑或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进行。现代汉语中,“趋”可以表示跑的动作,也可以形容某种趋势或发展的方向。
(4) "主人日再食"古义: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这里的“再”是两次的意思,翻译: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今义:第二次。在现代汉语中,“再”通常用来表示第二次或重复的动作。
故答案为:(1) 跑走路 ; 步行 (2) 此 ; 这样表示判断 (3) 疾走 ; 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进行 (4) 两次 ; 第二次 。
【点评】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与现在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它常常体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几个方面。平时我们应注意积累。
10.【答案】(1)浇;同“披”,穿;破;毫无,一点也不
(2)①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用同舍生的豪华的生活与自己的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4)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5)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有恒心,有毅力。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汤”“略无”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披”属于通假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俟:等待。故此句可以翻译为: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②以:因为。中: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结合文章的写作目的分析,这篇文章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作者为了表现自己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的求学态度,就在选文第二段中把自己的求学时艰苦的生活和同舍生豪华的生活进行对比。
(4)要抓住第①段的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宋濂家贫,没办法买书读,就借书、抄书,即使冬天非常寒冷,手都冻僵了,他也不松懈,由此可以看出他刻苦好学;正是因为宋濂刻苦读书,而且守信用,所以别人原意把书借给他读,因此他博览群书;当他向老师请教的时候,态度非常恭敬,老师斥责后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由此可以看出他虚心请教。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宋濂才学业有成。据此答题即可。
(5)结合宋濂“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这几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示,文从字顺,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浇;同“披”,穿;破;毫无,一点也不
⑵ ①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⑶ 用同舍生的豪华的生活与自己的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⑷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⑸ 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有恒心,有毅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分析,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时,平时要做好词语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此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
⑶本题考查理解对比手法作用的能力。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⑷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最后再归纳概括。
⑸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答案】11.周到;背负、背;写;交换
12.焉;耳
13.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14.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15.写同舍生豪华的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作者认真求学、以学为乐的精神以及内心的充实与强大。
16.勤奋好学,不怕困难。宋濂“余幼时即嗜学”,不畏天寒,勤奋抄书、不畏艰辛涉远求师;任末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勤奋苦读,克服困难,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以星月、燃野草来照明读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通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大意。在文言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宋濂写同舍生的用意即可。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附参考译文】
【甲】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因为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看,经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中的墨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不把言辞和脸色略微变得温和一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我的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乙】
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去学习,凭什么成功?”任末有时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如果视线昏暗就捆麻蒿点燃它用来照明自己。看书有领会的时候,便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重视。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要勤奋好学,虽然去世了可是精神仍在;而不好学的人,虽然还活着,只是生命活着罢了!”
11.色愈恭,礼愈至,翻译为: 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 至:周到。
负笈从师,翻译为:背着书箱去拜师学习。负,背
负笈不远险阻,翻译为:(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负,背
观书有合意处,书其衣,翻译为:看书有领会的时候,便写在他的衣服上。书,写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翻译为: 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易,交换
常以净衣易之,翻译为: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
故答案为:① 周到
② 背负、背
③ 写
④ 交换
12.俟其欣悦,则又请(A)。翻译为: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
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B)!翻译为:人要勤奋好学,虽然去世了可是精神仍在;而不好学的人,虽然还活着,只是生命活着罢了!
焉,兼词,解释为于之,向他。所以【甲】括号填焉。耳,解释为罢了。所以【乙】括号填耳。
故答案为: 焉;耳
13.例句翻译为: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是写他的三个并列行为的句子,在“庵、笔”后面断句。
故答案为: 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14.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以是、假、余、得”。以是:因此。假,通假字,通“借”。余:我。得,能够。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1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为: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写同舍生奢侈装备和自己破烂衣服贫困生活作对比,突出自己认真求学,不在乎口腹之乐,一心向学的精神特点及内心充实。
故答案为:写同舍生豪华的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作者认真求学、以学为乐的精神以及内心的充实与强大。
16.【甲】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翻译为: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因为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看,经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写宋濂勤奋好学,勤奋抄书。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翻译为: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写宋濂不畏天寒和路远去求师指导。
【乙】①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翻译为: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写任末不怕困难险阻去求学。
②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燃麻蒿以照。 翻译为: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如果视线昏暗就捆麻蒿点燃它用来照明自己。写任末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认真学习,勤奋刻苦。
故答案为:勤奋好学,不怕困难。宋濂“余幼时即嗜学”,不畏天寒,勤奋抄书、不畏艰辛涉远求师;任末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勤奋苦读,克服困难,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以星月、燃野草来照明读书。
【答案】17.得:得到、获得。;诲:教;其:其中;俱:一起,同时。;弗:不;然:这样
18.①弈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
②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人吗?不是这样的。
19.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0.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1.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做好此题的关键要熟知成语的意义,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常用成语。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参考译文】
现在说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到面前,便想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17.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1)句意为: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来学的话,也是学不好的。得:得到、获得。(2)句意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诲:教(3)句意为: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其:其中(4)句意为: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俱:一起,同时(5)句意为: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弗:不(6)句意为: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故答案为:得:得到、获得。诲:教其:其中;俱:一起,同时。弗:不;然:这样
18.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1)句中重点词语有:者也:…的人;(2)句中重点词语有:弗:不如;
故答案为:①弈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②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人吗?不是这样的。
19.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解释,做该题时,要联系文章明确成语的意思。专心致志在本文中指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学下棋。
故答案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按要求作答即可。文中弈秋教的两个徒弟表现各异,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故答案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1.首先,文章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展示了学习过程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专心致志和三心二意。其中,一人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地听从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人虽然也在听讲,但心中却想着其他的事情,无法专心致志。这样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非常明确:学习或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其次,文章通过指出两个人学习结果的不同,但并非因为智力上的差异,进一步强调了专心致志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无论一个人的智力如何,只要他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中,他就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故答案为: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