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词四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词四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7 09: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词四首
一、单选题
1.下列对《 满江红(小住京华) 》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词人中秋节的述怀之作,题目中的“京华”指现在的北京。
B.“为篱下黄花开遍”中的“为篱下”化用陶潜“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C.“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对比手法,反映词人对冲破家庭牢笼的渴望。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展现了词人巾帼英雄的形象。
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是苏东坡被贬密州写哪一次场景的词。(  )
A.打仗 B.出游 C.出猎
3.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典故的一项(  )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二、填空题
4.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   朝文学家   (姓名)。
(2)《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   朝   (姓名),字   ,号   ,与   和   并称“三苏”。“江城子”是   ,   是词的题目。
(3)《满江红》是   先驱   (姓名)所写的一首词。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   朝爱国词人   (姓名),字   ,号   ,与   并称“苏辛”。
三、默写
5.默写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   ,   ”生动地再现了激烈战斗的场面,表现了词人杀敌立功的抱负。
(2)诸葛亮忠心辅佐刘备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   ,   ”来概括。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   ,   ”。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视觉听觉描写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气氛的句子是“   ,   ”。
6.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   。
7.默写
(1)为报倾城随太守,    ,    。
(2)持节云中,    ?
(3)   ,西北望,射天狼。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   。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   ,    ,     。
(7)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    ,    。
(8)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    。
8.【理解型默写】
(1)秋瑾的《满江红》中,“   ,   ,   ,   ”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2)秋瑾的《满江红》中“   ”一句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边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请你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
10.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阅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古代诗歌阅读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淅。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13.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自然景物反衬青春蹉跎而无奈的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B.词人用“强派”“殊不屑”等词,强烈地表达了自己不懈作为女儿身,不甘心受到各种束缚,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C.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词人平日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D.这首词以怀旧、写景为主,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14. 秋瑾在词的结尾发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的心声,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叙事,写词人密州出猎的盛大场面;下阕抒怀,写词人请战,壮怀激烈。
B.“卷平冈”三个字,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亲射虎,看孙郎”写词人在猎场驰骋,像孙权那样英勇无比,亲自射杀了老虎。
D.本词结尾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1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与本词“酒酣胸胆尚开张”都提到了“酒”这一意象。请简要说明两位作者分别借“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古代诗歌阅读
【甲】金错刀行
(南宋·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7.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诗题“金错刀行”中的“行”表明本文是歌行体诗,乙文则是一首“壮词”。两诗文都能读到诗人充沛的感情,都能感受到鞺鞳之声,气势夺人。
B.甲文托“金错刀”起兴,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赞美宝刀,述怀抱,言志向。乙文则借向知己赋词,言情怀,诉心声。
C.甲文中金错宝刀光闪闪,奇士意气情切切,烘托了一位从军汉滨、顾盼自雄、壮怀激烈的提刀人形象。乙文读到一位战场上纵马杀敌、勇往直前、意气昂扬的英雄形象。
D.甲文末句变化了句式,先用“呜呼”提唱,引用楚地民谣,在反诘中加强了诗歌感情。乙文笔力矫健,如鹰隼直上,到末句陡然下跌,一转折即结束,字如其情,掷地萦怀,久久不散,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8.两文都能读到慷慨之音,激越之气,但又有所不同。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说一说,两位诗人通过诗歌诉说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分别作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典故,喻指国破,表现词人为国家命运而担忧。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此词题目《江城子·密州出猎》可知这场景写的是出猎。
【点评】考查诗词写作背景。对于词,往往可以通过题目或序了解其写作背景。
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诗词修辞手法的运用。B:运用了孙权射虎的典故;C:运用晋人王济与王顗打赌,胜,得王顗名为“八百里驳”牛一头,且杀之探牛心作炙。D:的卢马,刘备所骑名马。
故答案为:A
【点评】考生对诗词所用修辞要准确掌握。平时要准确理解诗词,掌握诗词中不同修辞的运用。
4.【答案】(1)宋;范仲淹
(2)宋;苏轼;子瞻;东坡居士;苏洵;苏辙;词牌名;密州出猎
(3)妇女解放运动;秋瑾
(4)宋;辛弃疾;幼安;稼轩;苏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故答案为:⑴宋;范仲淹;⑵宋;苏轼;子瞻;东坡居士;苏洵;苏辙;词牌名;密州出猎;⑶妇女解放运动;秋瑾;⑷宋;辛弃疾;幼安;稼轩;苏轼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答案】(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雳、炙、赢
故答案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6.【答案】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析】【分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翻译为: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互文的手法,共同描绘了将军和征夫因为“燕然未勒归无计”而难以入睡,白了头发,流下眼泪的情景。
故答案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7.【答案】(1)亲射虎;看孙郎
(2)何日遣冯唐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解析】【分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酣、鬓”等字。
故答案为:(1)亲射虎、看孙郎
(2) 何日遣冯唐
(3) 会挽雕弓如满月
(4)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8)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点评】(1)(2)(3)(4)(5)(6)(7)(8)这八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前三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后五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8.【答案】(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2)为篱下黄花开遍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重点词语: 列、烈 、 篱
故答案为:(1)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2) 为篱下黄花开遍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三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注意平时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答案】9.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0.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9.这句词首先通过“千嶂里”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广袤与险峻,崇山峻岭层层叠叠,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壮阔的自然环境。接着,“长烟落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远处山峦间长烟袅袅升起的景象,与落日的余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孤城闭”三字,则直接点出了边塞军事要塞的孤独与戒备状态。城门紧闭,不仅是为了防御外敌,也暗含了将士们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句词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深刻揭示了边塞环境的艰苦与将士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这句词还隐含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边塞的孤城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更加孤独而坚韧,暗示了将士们虽身处险境,却依然坚守岗位、保家卫国的决心。
故答案为: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0.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直接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在边塞艰苦的环境中,一杯浊酒成了他们寄托思乡之情的媒介,家虽远隔万里,但思念之情却如潮水般涌来。然而,词中并未仅仅停留在思乡之情上,而是进一步展现了将士们的忠贞爱国精神。“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他们因未能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而不敢轻易言归的壮志豪情。这里的“燕然未勒”借用典故,暗指未能在边疆建立功勋,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决心。最后,“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则通过悠扬的羌管声、满地的寒霜以及将士们难以入眠、将军白发、征夫落泪的描写,将思乡之情与忠贞爱国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全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基调。这种情感既是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是对国家忠诚的坚定表达。
故答案为: 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
【答案】11.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12.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11.本题考查情感主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意思是“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从醉中起笔,“醉里”,写得是情态。“挑灯”,是把油灯拨亮。“看剑”,即《水龙吟》中的看吴钩,表明词人渴望杀敌的心情。“梦回吹角连营”是说梦里“我”又回到了军队,军营中到处吹起嘹亮的号角。从“梦回”开始,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施展雄才武略,完成“了却君王天下事”的梦境。
故答案为: 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1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在辛弃疾所处的南宋时期,金兵入侵,国家面临着山河破碎、领土沦陷的局面。辛弃疾一生渴望能够驰骋疆场,抗击金兵,恢复中原,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军事才能,帮助君王完成统一大业,赶走侵略者,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反映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同时也体现了当时许多仁人志士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尊严的捍卫。“天下事”在这里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包含了政治、军事、领土等多方面的内容,代表着辛弃疾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故答案为: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答案】13.D
14.秋瑾心中的知音是侠肝义胆,能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同道中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解答时从分析诗句中描写的意象入手,把握诗句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13.ACB.正确。
D.有误,这首词不是以怀旧、写景为主,是首言志诗。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意思“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可知,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可见,秋瑾心中的知音是侠肝义胆,能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志同道合的人。
故答案为:秋瑾心中的知音是侠肝义胆,能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同道中人。
【答案】15.C
16.《渔家傲·秋思》通过写“酒”,表达了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本词写酒酣之后心胸开阔、胆气豪壮,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15.ABD.正确;
C.有误,“亲射虎,看孙郎”,是说词人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而不是说他已经亲自射杀了老虎。
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浊酒一杯家万里”出自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渔家傲·秋思》。这句诗的意思是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由此可看出诗人借“酒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的意思是: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结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看出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故答案为:《渔家傲·秋思》通过写“酒”,表达了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本词写酒酣之后心胸开阔、胆气豪壮,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答案】17.B
18.甲诗中的作者提刀四顾,从军汉滨,渴望建功立业,“一片丹心报天子”直抒效忠天子报效国家的壮怀。最后一句在反诘中表达坚定的信念:浩浩中华定有英雄人物能赶走敌人收复中原,统一国家!拳拳爱国心,日月可昭,感人至深!乙词描绘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的场面,酣恣淋漓,意气昂扬,通过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慷慨激越,如弓弦雷鸣,但末句急转直下,“可怜”又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方法:①揭示手法;②结合诗歌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此手法的;③表达效果:结合语句意思、主旨、情感分析这种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17.B.“是一首咏物诗”表述有误,“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从诗歌意脉上说,是托物起兴,通过对宝刀的描绘和赞美,自然引出下面的提刀人形象,所以是托物起兴,并不是咏物。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18.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理解。甲诗:第一层从开头到“提刀独立顾八荒”,从赋咏金错刀入手,引出提刀人渴望杀敌立功的形象。第二层从“京华结交尽奇士”到“一片丹心报天子”,从提刀人推扩到“奇士”群体形象,抒发其共同的报国丹心。第三层从“尔来从军天汉滨”到结束,联系眼前从军经历,揭明全诗题旨,表达了“中国”必胜的豪情壮志。陆游生活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南宋国势衰微,恢复大业屡屡受挫,抗金志士切齿扼腕。陆游年轻时就立下了报国志向,但无由请缨。他在年将五十时获得供职抗金前线的机会,亲自投身到火热的军旅生活中去,大大激发了心中蓄积已久的报国热忱。于是他借金错刀来述怀言志,抒发了誓死抗金、“中国”必胜的壮烈情怀。这种光鉴日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体现。乙词:上片写军容的威武雄壮。开头两句写他喝酒之后,兴致勃勃,拨亮灯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宝剑,仔细地抚视着。当他睡觉一梦醒来的时候,还听到四面八方的军营里,接连响起号角声。作者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的阵容气概以及自己浴血奋战的沙场岁月,表达了对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下片前两句写义军在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弓弦发出霹雳般的响声。“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说: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也就是说,他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这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故答案为: 甲诗中的作者提刀四顾,从军汉滨,渴望建功立业,“一片丹心报天子”直抒效忠天子报效国家的壮怀。最后一句在反诘中表达坚定的信念:浩浩中华定有英雄人物能赶走敌人收复中原,统一国家!拳拳爱国心,日月可昭,感人至深!乙词描绘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的场面,酣恣淋漓,意气昂扬,通过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慷慨激越,如弓弦雷鸣,但末句急转直下,“可怜”又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