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7 11:2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山水画的意境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挚(zhì) 柏树(bó) 朝霞暮霭(ǎi)
B.惨淡(cǎn) 意匠(jiànɡ) 富丽堂皇(táng)
C.惆怅(chánɡ) 差异(chā) 浮光掠影(lüè)
D.熟悉(shú) 渲染(xuān) 情寓于景(y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自然随波逐流,无所
适从。
C.小明看了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做对。”
D.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束缚。
3.【语法综合】品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____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A.画横线的“这一点”所指代的内容是“写景是为了要写情”。
B.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条件复句。
C.加点的“优秀诗人”“认识现实”“崇高境界”短语类型相同。
D.语段最后一句的宾语是“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
做大胆的概括、剪裁。    。    。    ,    。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
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
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①③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③①②⑤④⑥
5.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运用的论证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B.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C.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D.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
6.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C.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只有对所描绘的景物充满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才能创造别具一格的意境。
二、填空题
7.填空。
(1)《山水画的意境》的作者李可染,江苏徐州人,画家,以   成就最高。
(2)画家中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郑板桥分别擅长画   、   、   、   。画风各有千秋,画作意蕴独特。
(3)“胸有成竹”语出   (作者)《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 为人性僻耽佳句,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三、语段阅读
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8.作者认为,“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需要做好哪几点?
9.选文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0.读选文第二段,有的同学认为删掉“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会更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阐明理由。
11.选文第三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
【学科素养·审美创造】阅读下列实用类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经有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外国学生读完《静夜思》后,一脸茫然地问他的朋友:月亮跟故乡有什么关系呢?
这位外国学生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他不懂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
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意”加“象”的组合。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等,都可以称之为“象”,即物象。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样的物象就成了意象。如“梅”是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有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诗歌为什么要用意象呢?
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如诗人鲁藜的《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诗歌用“珍珠”和“泥土”两个极平常的意象进行对比,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直接讲述道理,诗歌的艺术境界就荡然无存。
“立象”可以“尽意”。诗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是诗人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但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把“乡愁”物化,继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令人动容。
诗歌离不开意象。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
(摘编自王宜振《诗是意象的艺术》,有改动)
[材料二] 如果说意象是一些砖石,那么意境就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与意象构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这种意境不仅能包括诗里所有意象的审美指向,更能集中突出全诗的主旨。只有物象,或意象散乱,都不能构成一首有意境的诗。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就像一幅画,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如《江雪》图。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改动)
[材料三] 从诗歌写作的本质来讲,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但是它也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如果诗人写月亮代表思念,那么当读者读这首诗时看到月亮,必然觉得月亮就只是思念的象征物。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月亮除了代表思念,还能寓意团圆、爱情、凄冷等,寄托思念的也不只月亮,还有杨柳、酒杯、歌曲等物象,但读者读这首诗时却认为思念只能用月亮来寄托,想象力就被限制了。另外,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而无意象的诗歌直抒胸臆,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所以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只要诗人能写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样的诗歌也具有艺术性。
(创编自冯天、袁毅《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12.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一切看得见的客观物体,如山、水、草、木等只要进入作品,就成了意象。
B.诗和画的意境都是用物象组合而成。如《江雪》图,把“山”“雪”等物象组合,就构成了孤独寂寞的意境。
C.由于每首诗都由众多的物象构成,所以每首诗都有多种意境,这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
D.由于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一种物象可以寄托多种寓意,一种寓意也可以寄托于多种物象。
13.请根据材料一,解释什么叫“立象以尽意”。
14.材料一中说“诗歌离不开意象”,材料三却说“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学过的诗歌中举例阐明理由。(不能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诗歌以及《天净沙·秋思》为例)
15.【新考法·关联教材】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意象和意境的阐述,为小文解决疑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困惑,提出“古诗鉴赏有没有答案”的疑问。
②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彰显了汉语表达的独特魅力。相较于其他文体,古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讲求用雅致凝练的语言实现抒情表义,含义深长的同时又追求音韵协调,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看到大雪纷飞,写下“燕山雪花大如席”;目睹银装素裹,感慨“千树万树梨花开”;赞誉瀑布奇观,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会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这些千古流传的诗歌以其意象、哲理和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韵味悠长,成为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
③“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也是人的情感意志表达载体。古人将人生体验、生命思考、事物观察凝聚到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世界。相似的生命经验,促使今人与古人在情感与思想上同频共振;阅读时的片刻感悟存留心间,迸发出激励人心的力量。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卓绝,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超然……每读及这些诗句,就更能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一时的挫折便显得不再难以逾越。
④今天,身处现代文明的快节奏中,那些亲近自然、缘事而发的诗句,能让人逸兴遣怀,为人生掬一捧清泉。留心夏季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流连秋日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充满趣味的“闲看儿童捉柳花”,体现境界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借助诗歌,人们得以跳出日常的琐碎,凝视自然的神奇,发掘自我的诗心,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⑤古诗是今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其中的胸襟抱负、温厚美德、日常哲思、闲情逸致,给予我们情感思想的共鸣、人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理解诗歌,不在于答案是否标准,而是从正确的语词训诂和创作背景出发,尽可能地抵达诗心,给出合情合理的解读,这才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旨归。在汉字的搭配组合中探寻多样性和可能性,也是诗歌言约旨丰的独特意蕴之所在。
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正如此诗所言,古诗就像明月一般,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16.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
B.诗歌能让人们跳出日常的琐碎,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C.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和创作背景出发,尽可能抵达诗心。
D.诗歌能照亮人的生命,滋养人的心灵。
17.文章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18.文章第④段加点的诗句能用下列哪一句替换 请说明理由。
A.簌簌衣巾落枣花 B.月落乌啼霜满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 A.“柏树”应读为“柏树(bǎi)”。
B.正确。
C.“惆怅”应读为“惆怅(chàng)”。
D.“朝暮”应读为“朝暮(zhāo)”。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答案】A
【解析】【分析】A.使用有误,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该成语不合语境,应该使用“设身处地”;
B.浮光掠影:原意是指水面上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用来形容印象不深刻,也用来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或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
C.胸有成竹:原指在画竹子之前,心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现在用来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已有完整的谋划和打算。
D.朝朝暮暮:原意是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后用来指从早到晚,日复一日,也用来形容时间极其短促。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3.【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
C.“认识现实”是动宾短语,其他两个是偏正短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词性及短语类型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词性分类以及常见短语类型并能准确辨析。短语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
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由横线前介绍马远画山水时善于概括、剪裁可知,紧承其后的应是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所以第一空应填③句。接着由其画面简妙的特点引出其山水画善留白,可知第二空应填①句。其他四空以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由此可确定后四空应填②⑤④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与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确保一致。可按照以下三步进行:看选项,定首句;找规律,巧排除;通读题,细查验,最终确定答案。
5.【答案】D
【解析】【分析】A项,举例论证,“ 如《十六字令三首》 ”;B项,举例论证,“ 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 ”;C项,举例论证,“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 ”;D项,引用论证,引用四川人语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辨析能力。中考中常见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在平时学习中,要掌握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和一般作用。 解答此类题,可采用排除法逐项分析,解析答案。
6.【答案】C
【解析】【分析】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中“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一句说法过于绝对,理解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核心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
7.【答案】(1)山水画
(2)虾;牛;马;竹
(3)苏轼
(4)语不惊人死不休
【解析】【分析】(1) 李可染 ,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齐白石弟子。他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李可染是当代著名的中国山水画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
(2)齐白石以画虾而闻名,“墨虾”成为了他独特的艺术符号; 李可染,尤其擅长画牛;徐悲鸿,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郑板桥画的最多的最擅长的就是竹子,他画的《墨竹图》,表达了他想为老百姓做点好事的良好愿望,更是为自己的画竹总结出眼中有竹、胸中有竹、胸中无竹的三个阶段,很有深意。
(3)【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注意“僻”“耽”二字正确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的能力。识记类知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成语题要注意出处、典故及意义;名句题要注意易错字的准确记忆。
【答案】8.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观察、认识现实要站得高于现实。
9.承上启下,引出并总领下文。承接上文对意境含义及意境的意义的论述;引出下文对获得意境的方式方法的阐述;采用设问句形式,自问自答,总领下文内容。
10.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这段内容引用近义成语、短语,一方面增添了文采,丰富了文章语言,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使前句“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中的“认识全面”的程度具体、形象化,突出了“认识全面”的重要性。故不能删去。
11.举例论证,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为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的观点。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细读选文,根据对文意的理解,选取关键信息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语段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全文,从该段文字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以及该段所用句式的特点等角度分析作答。
(3)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解答此类题时,要深刻领悟原句的含义,并结合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判断以及对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回顾常用论证方法及其特点、作用;然后根据确定为论证方法;接着,明确本段中作者要阐明的观点;最后,可采用“XX论证,通过列举(引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的基本模式作答。
8.结合选文第二、三段中的关键语句“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进行归纳即可。
故答案为: 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观察、认识现实要站得高于现实。
9.结合选文,可知本段采用设问的方式,提出了获得意境的主要方式,即为: 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总领全文的作用。
故答案为: 承上启下,引出并总领下文。承接上文对意境含义及意境的意义的论述;引出下文对获得意境的方式方法的阐述;采用设问句形式,自问自答,总领下文内容。
10.细读这句话可知,引号内的四个短语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四个连用,丰富了文章的语言,使“认识全面”的程度更加具体、形象,同时强调了“认识全面”对获得意境的重要性。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据即可。
故答案为: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这段内容引用近义成语、短语,一方面增添了文采,丰富了文章语言,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使前句“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中的“认识全面”的程度具体、形象化,突出了“认识全面”的重要性。故不能删去。
11.认真阅读第三段可知,本段列举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的例子,这是举例论证,这种论证方法一般是为了具体有力地证明某种观点。结合本段“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可知其证明的观点是什么。
故答案为: 举例论证,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为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的观点。
【答案】12.D
13.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
14.示例1:我的看法是: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没有什么意象,几乎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来看,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诚博大和坚强乐观。
示例2:我的看法是:诗歌离不开意象。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首句,运用了杨花和子规两种意象。杨花即柳絮,柳絮纷飞,既点出了时节,又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子规即杜鹃,表达了一种悲伤的心境。王昌龄被贬官到偏远的龙标,诗人用“杨花”“子规”两种意象意在表达对好友不幸遭遇的同情,体现了内心的哀伤。
15.此曲前三句以多种意象并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全部是名词的连缀,省却了一切连接、交代和修饰。从“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在“意”的方面却有一种潜在的联系,结合最后两句来看,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透露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抒发了一个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涉及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本题考查诗歌意象。解答此题,要结合意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特点,联系作者诗歌的情感,进行作答。
12.A.有误,根据原文“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样的物象就成了意象”可知,选项“只要进入作品,就成了意象”理解错误;
B.有误,据原文“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可知,此项“诗和画的意境都是用物象组合而成”以偏概全;
C.有误,由“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可知每首诗的意境是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境界,不能是多种。选项“所以每首诗都有多种意境”理解错误,表述过于绝对;
D.正确。
故答案为:D
13.根据材料一“诗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概括出:诗人将难以表达的思想情感寄寓在客观物象中,以此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思,并给读者留下大量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从而理解诗歌丰富的意蕴。
故答案为: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
14.此类题虽具有开放性,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最好是同时兼顾。第一种观点,认为诗歌离不开意象,可根据材料一“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相关内容作答;第二种观点,认为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可根据材料三“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但是它也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而无意象的诗歌直抒胸臆,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相关内容作答;①意象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②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使读者不易把握诗歌主旨和情感(或:不用意象的诗歌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第三种观点,可综合材料一、材料三相关内容作答。同时注意,从学过的诗歌中举例阐明理由,不能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涉及的诗歌以及《天净沙·秋思》为例。
故答案为:示例1:我的看法是: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没有什么意象,几乎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来看,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诚博大和坚强乐观。
示例2:我的看法是:诗歌离不开意象。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首句,运用了杨花和子规两种意象。杨花即柳絮,柳絮纷飞,既点出了时节,又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子规即杜鹃,表达了一种悲伤的心境。王昌龄被贬官到偏远的龙标,诗人用“杨花”“子规”两种意象意在表达对好友不幸遭遇的同情,体现了内心的哀伤。
15.根据题干“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意象和意境的阐述”的提示,从该作品各意象蕴含的情感及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意境,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此曲前三句以多种意象并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全部是名词的连缀,省却了一切连接、交代和修饰。从“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在“意”的方面却有一种潜在的联系,结合最后两句来看,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透露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抒发了一个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
【答案】16.D
17.举例论证。列举陶渊明、苏轼的诗句的例子,有力论证了读诗时的片刻感悟,能产生激励人心的力量,增强了说服力。
18.可用A替换。“簌簌衣巾落枣花”描写的是夏季的景物,与“留心夏季”的语境相符,与“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样体现了夏季自然景物的美好,能给生活添一份诗意。“月落乌啼霜满天”描写的是秋季的景物,不可用此句替换。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处。有的议论文的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这就要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进而概括出来。
(2)本题考查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辨识论证方法,首先要看是不是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再看是不是举例论证,最后考虑道理论证。
(3)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解答时从分析诗句中描写的意象入手,把握诗句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16.A.“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是第②段的分论点,不能概括全文的论证内容,因此不能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B.“诗歌能让人们跳出日常的琐碎,给生活添一份诗意”是第④段的分论点,是诗歌的作用之一,不能概括全文的论证内容,因此不能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C.“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和创作背景出发,尽可能抵达诗心”是第⑤段中的观点,是鉴赏诗歌的方法,不能概括全文的论证内容,因此不能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D.本文最后一段,通过对上文的总结,得出结论“古诗就像明月一般,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这是本文的论证中心,即本文的中心论点,因此本项概括的“诗歌能照亮人的生命,滋养人的心灵”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恰当;
故答案为:D
17.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第③段的画线句子“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卓绝,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超然”,是列举的古诗论据,因此属于举例论证。这两个例子,证明了前一句“阅读时的片刻感悟存留心间进发出激励人心的力量”,增强了说服力。
故答案为: 举例论证。列举陶渊明、苏轼的诗句的例子,有力论证了读诗时的片刻感悟,能产生激励人心的力量,增强了说服力。
18.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第④段中,“留心夏季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引用的是描写夏季景物的诗句。A“簌簌衣巾落枣花”是描写夏季自然景物的诗句,读来能“给生活添一份诗意”,因此可
以替换。B“月落乌啼霜满天”是秋季的景物,不可用此句替换。
故答案为:可用A替换。“簌簌衣巾落枣花”描写的是夏季的景物,与“留心夏季”的语境相符,与“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样体现了夏季自然景物的美好,能给生活添一份诗意。“月落乌啼霜满天”描写的是秋季的景物,不可用此句替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