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无言之美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譬(p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
B.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chēng),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C.美人卷珠帘,深坐颦(pín)峨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D.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廖。悲笳(jiā)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见山峦起伏,珍木秀逸,好一派诗情画意的景色,这景色使人顿感心旷神怡。
B.经过挑选绒毛、染色、粘贴等工序,一团团五彩绒毛在他手中变为栩栩如生的小雀。
C.纸张薄如蝉翼,她只能轻描淡写地作画,生怕一不小心刺穿了这来之不易的“宝贝”。
D.这兄弟俩的性格,简直是大相径庭,一个温顺腼腆,另一个耿直刚烈。
3.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的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③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④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⑤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
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④②⑥①⑤
C.⑤⑥②①④③ D.⑤①②⑥④③
4.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二、填空题
5.读课文,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
6.“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细读课文第3段,写出“言”和“意”两者之间的区别。
表4-4“言”与“意”
言 意
固定,有迹象 ①
② 混整
有限 无限
③ ④
三、语言表达
7.请你参考示例赏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最后四句的“无言之美”。
示例:
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诗人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诗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无言之美》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②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③尽美尽善的条件很多。但是第一要不违背美术的基本原理,要“和自然逼真”。这句话讲得通俗一点儿,就是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不说谎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我们所说的话,就恰是我们所想说的话;二、我们所想说的话,我们都吐肚子说出来了,毫无余蕴。
④意既不可以完全达之以言,“和自然逼真”一个条件在文学上不是做不到吗?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截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⑤这个问题是了解文学及其他美术所必须回答的。现在我们姑且答道: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
⑥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不消说得,在同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
⑦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8.解释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中的“不爽”。
9.选文第⑥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0.请结合第⑦段的内容,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中文学所应希求的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求。
11.右面是著名漫画家丁聪的照片和自画像。请根据选文的相关内容,对照片和自画像加以赏析。
【学科素养·审美创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谈美感教育
①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相应。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人好比一棵花草,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和谐发展,才繁茂有生气。
②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使人在这三方面得到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德育叫人培养良善品格,学做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只顾求知而不顾其他的人是书虫,只讲道德而不顾其他的人是迂腐的清教徒,只顾爱美而不顾其他的人是颓废的享受主义者。这三种人都非全人而是精神方面的跛子。
③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重要我们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儒家教育重诗重礼乐。诗、礼、乐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这就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他们误认为美育妨碍德育,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到最高境界其实是一回事。
④我们通常把自己囿在习惯所画成的狭小圈套里,让它把眼界“蔽”着,使我们对它以外的世界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诗人和艺术家所以超过我们一般人者就在情感比较真挚,感觉比较锐敏,观察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我们“见”不着的他们“见”得着,并且他们“见”得到就说得出。像一位英国诗人所说的,他们“借他们的眼睛给我们看”。
⑤这种眼界的解放给我们不少的生命力量,让我们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活下去。许多人嫌生活烦闷无聊,原因就在缺乏美感修养,见不着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美感教育可以使人吸收生命的活力。朱子有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诗所写的是一种修养的胜境。美感教育给我们的就是“源头活水”。
⑥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时,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诗经》《礼记》《左传》诸书所记载歌乐舞的盛况,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歌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为证。现在我们要想复兴民族,必须提倡和普及美感教育。
(作者:朱光潜。有改动)
12.请简述本文的写作思路。
13.阅读第③段,说说“善”与“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14.第④段引用英国诗人的话有何作用
15.请结合生活现象简述本文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谈 美
①艺术作品是通过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的。那这种楼阁是如何建筑起来的呢 我们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从文字上分析,他必定使用了想象。
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比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一个寒鸦的影子,知道它像什么样,这种心镜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意象在脑中留有痕迹,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寒鸦像什么样。
③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它们对艺术创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再现的想象是:原来从知觉得来的意象如此,回想起来的意象仍然如此。比如我昨天看见一只鸦,今天回想它的形状,丝毫不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变它,就是只用再现的想象。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徘徊”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
④但是,____。创造的想象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长信怨》的精彩全在后两句,这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每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从来却没有人想到诗的主人公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鸦。但这话一经王昌龄说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
⑤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
⑥“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画家在一片荒林中描出一幅风景画来,都是在混乱的情境中把用得着的成分单提出来,把用不着的成分丢开,来造成一个完美的形象。诗有时也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例如“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吹草低见牛羊”……诸多名句都是从混乱的自然中划出美的意象来,全无机杼的痕迹。
⑦不过,创造的想象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因而大半要借“联想作用”。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联想又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班婕妤在《怨歌行》中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作品,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怀古”“忆旧”的作品大半起于接近联想,例如看到赤壁就想起曹操和苏东坡。
⑧《长信怨》里的“玉颜”一词中,“玉”和“颜”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只因为在色泽肤理上相类似,就嵌合在一起了。语言文字的引申义大半都是这样起来的。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中三个动词都是起于类似联想的引申义。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作“拟人”。一切移情作用都起自类似联想,都是“拟人”的实例,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鸟”、《长信怨》中的“寒鸦”等。人变成物通常叫作“托物”,班婕妤自比“团扇”就是实例。最普通的托物是“寓言”,寓言大多拿动植物的故事来隐射人类的是非善恶。
⑨总之,艺术创造想要意造出更为缥缈的空中楼阁,是需要借助想象的,如此才能更好地慰情遣兴。
(作者:朱光潜。有删改)
16.下列各项中,能够表明文章核心观点的两个关键词语是 和 。
A.意造空中楼阁 B.艺术创造
C.借助再现想象 D.借助创造想象
E.借助想象
17.根据作者论述的思路,在第④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18.想象在艺术欣赏中同样重要。请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分析下文中钟子期主要是运用哪种想象来欣赏伯牙琴音之趣的。
伯牙善鼓①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改)
【注】①鼓:弹奏。②卒:同“猝”,突然。③操:乐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
A、无误;
B、铢两悉称chèn,有误;
C、 峨眉应该是蛾眉,有误 ;
D、 寂廖应写成“寂寥”。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的识记,平时应注意反复记忆,针对习惯性读错的字词,比如:是锲而不舍(qiè),不是qì锲而不舍,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多音字,如:殷红(yān),这些易错字词应及时总结到错题集上,平时反复复习,从而准确掌握。
2.【答案】C
【解析】【分析】“轻描淡写”指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也指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句中属于望文生义,使用不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阅读语句可知,文段在论述“宁静”。句③为首句,总领全段;接着句②和句⑥则举例论述;句④“类似的例子”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句⑤的“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句①紧承句⑤,表达对“宁静”的感受。所以排序为:③②⑥④⑤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4.【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名句的能力。ACD.正确。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是好像一夜之间忽然刮起了温暖的春风,吹得千万棵树上竞相开满了雪白的梨花。此句指雪景,并不是指火树银花的夜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5.【答案】①以言达意,而意不完全达之以言②相片和图画的区别③文学:言不必尽意④雕刻:含蓄不露⑤从情感或情绪中表现⑥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解析】【分析】《无言之美》是朱光潜的一篇美学论文。文章主要论述了“无言”的美感。作者首先从孔子的“无言”之美谈起,引出“无言之美”的话题。接着,以大量的实例,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无言之美在各种艺术领域和生活场景中的具体表现。例如,作者通过美术作品的选择,说明留白产生的美感;借助文学作品的描述,展现无言产生的意蕴。随后,探讨了无言之美不仅与艺术相关,还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最后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整篇文章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无言之美,启发读者对艺术和审美的思考。
故答案为:①以言达意,而意不完全达之以言②相片和图画的区别③文学:言不必尽意④雕刻:含蓄不露⑤从情感或情绪中表现⑥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6.【答案】①瞬息万变,缥缈无踪②散碎③清晰④模糊
【解析】【分析】言:固定: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则,是相对稳定的。有限:数量和表达方式有限。混整:表达较为整体、明确。清晰:能够较为明确地传达信息。意:瞬息万变,缥缈无踪:变化迅速且难以捉摸。散碎:可能是分散、不连贯的。无限:范围广泛,没有明确的边界。模糊:不容易用明确的语言完全表达清楚。
故答案为:①瞬息万变,缥缈无踪②散碎③清晰④模糊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7.【答案】最后四句是极其动人的,大雪封山,路转峰回,武判官一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结尾处留下了很大的思索空间: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 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的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 这里有悠悠不尽之情思,形成了一个艺术空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描绘了一幅悲壮且深情的送别图。东门之外,雪满天山,友人即将离去,而诗人伫立送行。尽管没有直接描绘出诗人的表情和言语,但从“雪满天山路”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和不舍。这种寓情于景、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正是无言之美的体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更是将“无言之美”推向了高潮。诗人目送友人远去,山路曲折,友人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此时,雪地上只留下马蹄的印记,仿佛在诉说着刚刚的离别。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地上的马蹄印,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惆怅和失落。这种以景结情、含蓄隽永的结尾方式,不仅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让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最后四句是极其动人的,大雪封山,路转峰回,武判官一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结尾处留下了很大的思索空间: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 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的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 这里有悠悠不尽之情思,形成了一个艺术空白。
【点评】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
【答案】8.语言表达的和心里想的没有差别。
9.对比论证,把图画和相片做对比,突出论证了美术作品不能而且不必“和自然逼真”的观点。
10.文学所希求的是含蓄的表达(无言),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欣赏者想象的空间就越大,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11.图画比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更浓厚,所产生的印象更深刻(或:不逼真的图画比逼真的相片美得多)。照片只是真实地再现了丁聪的模样;而自画像则是用简单的线条,粗略地、理想化地勾画出丁聪的形象,其中蕴含着他的个性特点,有夸张的意味,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或更有美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清思路,揣摩概括义。(2)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指代义。(3)瞻前顾后,揣摩特殊意义。(4)把握词语的感彩。除此以外,还要联系文章的主题、作着的思想感情,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2)本题考查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辨识论证方法,首先要看是不是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再看是不是举例论证,最后考虑道理论证。
(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不爽”的意思是“不差;没有差错”。“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一句中“笔之于书”意思是语言表达出来的,“存之于心”指的是心里想的,所以结合释义该句的意思是:语言表达的和心里想的没有差错。
故答案为: 语言表达的和心里想的没有差别。
9.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第⑥段中除了运用举例论证之外,还用到了对比论证,在同一视域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等句子将图画和相片进行比较,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图画不能而且不必“和自然逼真”的观点。
故答案为:对比论证,把图画和相片做对比,突出论证了美术作品不能而且不必“和自然逼真”的观点。
1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结合第⑦段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文学所应希求的”是“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也就是说,文学语言所希求的是含蓄的表达,这样才能使美感更深刻更真切。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文学所希求的是含蓄的表达(无言),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欣赏者想象的空间就越大,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文中第⑥段对相片,和图画的分析来阐明见解即可。通过观察,我们不难确定前者是相片它忠于原物“不会有丝毫错误”,真实地表现出了丁聪的外貌。而后者则是图画,只用简单的白描手法,夸张地将丁聪的神态特点描绘出来,突出其个性特点,显得诙谐幽默,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让人感觉更美得多。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图画比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更浓厚,所产生的印象更深刻(或:不逼真的图画比逼真的相片美得多)。照片只是真实地再现了丁聪的模样;而自画像则是用简单的线条,粗略地、理想化地勾画出丁聪的形象,其中蕴含着他的个性特点,有夸张的意味,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或更有美感)。
【答案】12.本文先论述人只有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接着阐释全面教育对造就全人的功用;进而论述了美育的价值和作用;目的是最终发出民族复兴必须提倡和普及美育的呼吁。
13.内具和谐、外具秩序的统一。
14.一方面表明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界更开阔,可以发现更多的美;一方面是说欣赏他们的作品可以解放我们的眼界;从而论证了美育可以给我们生命的力量。
15.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被人们喜爱,说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诗词等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浸润心灵,让精神得到熏陶。这就是本文所说的美育的价值之一。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在议论文中,属于高难度题型,应对此类题型,要注意,先划分文章的段落,内容一样的放一起,接着概括出每一段的观点。答题模版是: 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有几个部分用几个连词连接。本题是考查文中起联结作用的句子,属于论证思路题的延伸。
(2)本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应首先找到关键词,其次,定位文章的段落,第三,提取相关联的信息加以概括。此类题目切记立足文本,不能主观臆断。
(3)本题考查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字词句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应对这样的题型,学生只需找出本义和深层含义即可,难点在于深层含义中的主旨部分。
(4)本题考查学生如何运用文章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议论文阅读常见的题型,本题属于体验类型,它通过有这样的问法: 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在生活中做到坚持。应对此类题目,有以下建议:1,立足文本,找出作者观点。2. 结合生活中具体现象、事例、个人经历,表明自己的看法或者认识,这一般是作者观点的延伸,不要漫无边际、随心所欲地发挥。
12.第①段,阐述了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的观点。
第②段 介绍了教育的作用。
第③ 段 介绍了美感教育的重要性 。
故答案为:本文先论述人只有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接着阐释全面教育对造就全人的功用;进而论述了美育的价值和作用;目的是最终发出民族复兴必须提倡和普及美育的呼吁。
13. 第 ③ 段 “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
故答案为:内具和谐、外具秩序的统一。
14. 这句话的含义是借助别人的作品,可以使自己的眼界更开阔。
故答案为:一方面表明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界更开阔,可以发现更多的美;一方面是说欣赏他们的作品可以解放我们的眼界;从而论证了美育可以给我们生命的力量。
15. 可结合第 ③ 段 原文“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目的在使行为仪表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来分析现实意义。注意要结合生活现象。
故答案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被人们喜爱,说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诗词等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浸润心灵,让精神得到熏陶。这就是本文所说的美育的价值之一。
【答案】16.B;E
17.只有再现的想象是不能创造艺术的。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
18.钟子期主要运用了创造的想象(或“联想”“相似联想”)。钟子期和伯牙心意相通:伯牙弹琴时,用不同的琴音表达内心的不同情志;钟子期听到后,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体验和经历,通过这种类似联想(或“联想”),将音乐所演绎出的旧意象进行了新综合,创造性地想象出高山、流水、暴雨、山崩等活灵活现的画面,从而欣赏到伯牙琴音中的意趣。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处。有的议论文的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这就要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进而概括出来。
⑵本题考查补写。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内容上的前后联系,其次要注意语句在结构上的一致性,最后还要注意是否有字数上的限制。
⑶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16.本题考查文章观点分析。文章结尾“总之,艺术创造想要意造出更为缥缈的空中楼阁,是需要借助想象的”总结了全文,突出了论点:艺术创造是需要借助想象的。
故答案为:B;E
17.本题考查句子补写。补写的句子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引出下文。“创造的想象并非从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据此可补写句子:只有再现的想象决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
故答案为:只有再现的想象是不能创造艺术的。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
18.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不过,创造的想象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因而大半要借‘联想作用’ 。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联想又分为‘接近’ 和‘类似’ 两类”分析”,锺子期主要运用了创造的想象,联想。锺子期和伯牙心意相通:伯牙弹琴时,用不同的琴音表达了内心的不同情志;锺子期听到后,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体验和经历,通过这种类似联想将音乐所演绎出的旧意象进行了新的综合,创造性地想象出了高山、流水、暴雨和山崩等活灵活现的画面,从而欣赏到了伯牙琴音中的意趣。
故答案为:钟子期主要运用了创造的想象(或“联想”“相似联想”)。钟子期和伯牙心意相通:伯牙弹琴时,用不同的琴音表达内心的不同情志;钟子期听到后,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体验和经历,通过这种类似联想(或“联想”),将音乐所演绎出的旧意象进行了新综合,创造性地想象出高山、流水、暴雨、山崩等活灵活现的画面,从而欣赏到伯牙琴音中的意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