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人教版笫三单元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李福南 江西省南昌市笫十七中学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本课内容:第三单元是以英、法、美、德四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本节是本单元第一课, 知识体系包括三方面:第一,“光荣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革命的完成。第二,议会权力的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逐步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第三,责任制内阁。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本课实际也就是讲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到发展的过程。要求让学生从中体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和作用,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教材地位: 在第二单元,学习了欧洲古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实践,从本课开始,将了解这些重要原则在近代社会中的发展和普及,而这些政治原则的确立和普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开端始于英国。反思英国政体,美国选择了共和制。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高一学生初接触高中教材,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对世界历史不很熟悉,特别是不大了解世界近代以前的历史,建立学生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先花一点时间了解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深入地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另外,还建立同学们带着问题,在比较中进行学习,以便在接下来的单元里更好地掌握各国政治制度的共性和各自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诸如光荣革命、《权利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案》、责任内阁等基础知识,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议会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
⑵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使学生能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发展、完善,能够汲取人类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同时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英国,首相是议会权力的最高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女王只是名义上代表英国出席一些礼仪性的活动,并无实权。英国的这种特殊政体叫君主立宪制。那么这种政体是如何在英国确立的,它的确立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听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生:卡梅伦,英国首相;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 师:展示二张人物图片(卡梅伦、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丽莎白二世),指着两张人物图片,问:这两张图片上人物分别是谁?他们身份又是什么?通过现实人物切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光荣革命(板书)(讲述法、阐释法、讨论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
1、背景:⑴【思考】结合课本P36历史纵横思考英国此时在政治和经济上有没有矛盾?如果有,是什么矛盾?如何解决呢?根本原因是什么?2、过程:
⑵【合作探究】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你能得出什么认识?3、成果:⑶【七嘴八舌】关于英国“光荣革命”的评价,有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传统观点认为, “光荣革命”并不“光荣”。观点二:评价“光荣革命”看其形式,还要看其客观效果和历史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光荣革命”是“光荣”的。请回答:你同意上述哪种观点 请扼要说明理由。 生:有,政治阻碍经济,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生: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发展。生:同意观点一,主要从“宫廷政变”的形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角度组织材料。同意观点二,可从下列角度回答:“光荣革命”以相对和平的方式结束封建专制统治,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光荣革命后英国进行了社会变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1、《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讲述法、练习法等)⑴时间机构 ⑵内容 ⑶作用⑴【学思之窗】结合课本上的学思之窗总结《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作用。2、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谈话法等)⑴形成:①含义 ②特点 ③作用⑵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一原因二内容三个了,数字概括法)⑵【合作探究】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请问这句话说明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生:革命前议会为国王服务,因为国王的权力大于议会。革命后国王为议会服务,因为议会的权力大于国王。 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责任制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阁的形成(课堂剧)⑴含义 ⑵出现 ⑶构成 ⑷运行机制(特点) (5)主要影响(结果)【课堂剧】师:作为君主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宪制下的英国有三个重要机构:议会、内阁和国王,他们的首领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请同学们推荐三位同学分别担当此任,给2分钟的准备时间,等会上讲台上阐述。别的学生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的后援团。担当议长、首相、英王的同学必须每人回答一个问题。议长——介绍议会的人员构成,议会的权限是什么?首相——介绍你是如何当选的?你有那些权利?国王——你是怎样当上国王的?你有那些权利?(2分钟之后请三位同学上台阐述)师:通过三位同学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但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内阁和首相。到此为止,你们说英国的统治者是谁?生:英王是名义上的统治者,真正掌握实权的是首相。师:说到英国,我不禁想到中国: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生:(翻书)师:英国内阁: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 ( http: / / www.21cnjy.com )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政治民主化的产物;中国内阁: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皇权专制的产物。2、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合作探究法等)⑴含义 ⑵过程 ⑶特点 ⑷作用【百家争鸣】关于“君主立宪制”的争论马克思评论说:“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目前有三种观点:⑴立宪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让步、与大土地所有者(新贵族)妥协的因而具有保守性。⑵君主立宪制更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由它建立统治权是历史的必然。⑶在英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所必然采取的最适宜的国家形式,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君主立宪政体并不保守,因而,英国革命在政治上的保守性也就无从谈起。 甲生(扮议长):我们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院议员世袭产生,权力有限,主要权力是:提出法案的创制权,对立法的修改权,充分发表意见权等,下院议院由选民普选产生,每位参选的议员必须以某一政党党员的身份参加。若来自同一政党的议员人数超过下院总议员的半数,该政党领袖自动成为新一届政府首脑。但政府必须对我们议会负责,否则,我们会利用我们能掌握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让首相日子难过。乙生(扮首相):我之所以当选成为首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因为我领导的政党在议会下院竞选中成为多数党。我当前的首要工作是提出内阁成员名单,选送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新内阁组成之后,主要对议会负责,但是也要考虑国王。新内阁的权力主要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我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职务,主要权力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各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的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是最高的决策者、领导者,是国家实际的控权者,掌有国家的行政和立法大权。丙生(扮国王):我之所以成为国王,是因为我父亲是国王,他逝世后我继承了王位。我的权力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首相入选,内阁组成要我批准,但这只是走过场,非批准不可,我必须游离于党派之外,无权利废除任何法律。尽管我的权力不大,但地位很高,在对外交往中我代表英国,我是英国国家的象征,是维系英国联邦的纽带。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
巩固新课 ⑴历史渊源:议会起源发展⑵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发展背景(多角度法)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⑷理论依据:启蒙思想产生⑴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过程 ⑵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阶段法)⑶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基本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⑴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一体特点 ⑵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数字归纳法 ⑶国王“统而不治”一不治二核心三结合⑴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⑵民主建设:走上政治民主化作用(浓缩法)⑶政治稳定:保障了政治稳定⑷世界影响:欧美深远影响
课堂实战 【讨论·想一想】前英国首相布莱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追随美国出兵尹拉克,因而在国内饱受争议。请回答:(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而撤兵 为什么 (3)若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⑷卡梅伦取代布朗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⑸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请思考:上述材料说明英王的什么地位? (1)赞同。集体对政务负责,与首相在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上共同进退。(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3)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⑷条件:①工党必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多数党。②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③由国王任命。关键是赢得民众广泛支持,获得选举胜利。⑸“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一、光荣革命
1.背景:⑴经济 ⑵阶级 ⑶政治2、过程:
1640年(爆发)——共和国——查里二世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完成)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1、《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⑴时间机构 ⑵内容 ⑶作用:2、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
⑴形成:①含义 ②特点 ③作用 ⑵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内阁的出现2.内阁的组成3.运行机制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2005年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历史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中国目前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⑴请举具体事例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⑵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2.18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和内阁制度逐步形成和发展,同时期的中国号称“康乾盛世”。请思考后回答:⑴中国古代的内阁制和英国内阁制有何根本区别?⑵17、18世纪英国在推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采取了那些重大举措?而同时期的中国有是如何?这种不同说明什么历史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
在分析了教材之后,我觉得课本在没有介绍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就讲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不符合人的认知心理,于是,我把本课的授课思路确定为:是什么(人物、地点、时间)——为什么(原因,形成过程)——怎么样(意义、作用及做法),首先给学生介绍英国政治制度及机构的运作,如首相是如何选举产生的,一个重大议题需要经过哪些环节的批准,这中间就涉及了代议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名词了。弄清楚“是什么”后,从练习中英国女王没有实权引出新问题:“英王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实权?”,引入课本,讲述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过程。自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⑴重新处理课本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对英国政体有了清晰的认识。⑵与时政相结合,引用了大量的时事材料,如温家宝访英、英议会通过对伊战争、贝利买得爵位等,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教学为现实服务。⑶授课过程中比较恰当地插入了情感教育的成份,在讲到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将近八百年历史,引导学生不要妄自菲薄,新中国才成立五十五周年,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国家与他国的差异,并努力去改善;在分析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进步性时,与君主专制进行比较,指出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不足之处:在于对西方政体中的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内阁制与总统制、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介绍得不够清楚,其实这几种分法是交叉的,按不同标准来划分,课本中第9课与第10课都有及,夹杂不清,在下节课应该开宗明义再明确一下。代议制的具体概念交待不清,这也是个重要失误。本节内容学生活动很多,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但在时间上要注意安排紧凑。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