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人教新课标笫一单元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1人教新课标笫一单元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30 19: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题 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李福南 江西省南昌市笫十七中学
教材分析
相关学习要点的表述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至元,时间跨度大,内容繁多,平铺直述,线索难以清晰,特点不易突出。基于这种考虑,课文子目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虑,紧密联系上一课学习要点的内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承上启下地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两个子目。讲清楚这两个子目,学生既复习了始皇帝来历的旧知识,又了解了更多的关于皇帝制度在汉元期间的沿革变化以及君主专制一步一步演进的大致脉络;既能重温有关郡县制建立初期的史实,又能熟悉从汉至元郡县制度曲折发展的历程,进而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在汉元间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央集权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利与弊。
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设计主旨是通过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和强化,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为此我将整节课设计成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意识的使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各种提问形式的设计,师生共同探究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在体验中升华情感,在知识迁移中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选官用官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⑵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难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法: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法、图片辅助法、探究讨论法、故事讲解法、角色扮演法等。学法:读图识图法、自主探究法、小组互助学习法、实践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课堂辩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影:举秀才不知书,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廉父别居。寒素淸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请听播音 齐声朗读集体回答 引入型提问,具激发兴趣之功能
讲授新课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多媒体投影:【新情景创设一】史料问题探究1:材料体现了汉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政治制度?造成什么危害?汉朝采用什么措施应对?结果如何? 自主探究法 材料型提问,培养阐释材料能力;记忆型提问,培养识记能力
多媒体投影:【新情景创设二】图文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问题探究2:结合图文材料,唐朝和北宋各实行怎样的地方政策?对中央集权的影响一样吗?史学界评论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两种观点:无弱枝强干之患;宋之弱由此。谈谈你的观点。 合作探究法 比较式提问,培养辨析能力;评论式提问,培养创新能力
多媒体投影:【新情景创设三】图文资料,引导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问题探究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该如何有效的对地方进行统治呢?这样统治有何作用?又有什么影响?尝试查一查,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划? 读图识图法 运用型提问,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转换型提问, 培养思維灵活能力
从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中,你怎样认识其中的特点?(教师总结)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自主探究法 归纳型提问,具使知识系统化之功能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多媒体投影:【新情景创设四】情景剧问题探究4:观看情景剧后,请回答:通过这两个故事,大家能发现什么历史信息? 角色扮演法 启发型提问,具问题展示之功能
【情景剧创设五】七觜八舌问题探究5:钱穆《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种观点对吗? 实践演示法 启发型提问,具问题展示之功能
【情景剧创设六】问题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6:从君主专制的演进的图示说明什么问题?(教师总结)从以上演变的历程看,相权在不断地分散和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这正是君主专制本质。 合作探究法:学生或老师制作--君主专制的演进的图示 分析型提问,具发展思维之功能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新情景创设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填表)问题探究7:完成表格 动手实践法 图表式提问,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新情景创设八】组织课堂辩论,教师总结问题探究8: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孰优孰劣?(从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等方面比较不同)为什么科举制是封建社会迭官制度一大进步? 课堂辩论法 判断型提问, 培养应用能力
巩固新课 多媒体投影:【新情景创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课堂小结问题探究9: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特点有哪些?教师总结:汉至元长达1575年,但要纲举目张:一条主线(或总趋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和强化;两对特点: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合作探究法 复习型提问,具反馈调控之功能;综合型提问, 培养聚合思维能力
拓展新课 多媒体投影:【新情景创设十】问题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分别参阅教材P5《西周分封示意图》、P8《秦朝疆域图》、P13《元朝行省图》,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这三种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不同点。 比一比:看发言最积极最好 比较式提问,培养辨析能力;拓宽型提问,激励参与意识之功能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表格法、简记法、概括法)时间背景措施作用汉朝唐朝北宋元朝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图示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串线法、韵语法)汉朝察举制,孝廉成旗帜。九品中正制,门笫成标志。隋唐科举制,选官制度陟。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 然而,对于世界来说:汉、唐帝国的光环在罗马与阿拉伯帝国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褪色,而元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胜过足以引起我们自豪的汉、唐,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对中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巨大革命,影响一直持续到今。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你认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答案提示: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地方政治制度演变两汉中外朝制郡国并行制隋唐三省六部制节度使;州县两级到道州县三级制宋朝二府三司制地方分权制;路州县三级制元朝一省制行省制特点: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教学反思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和问题让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要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须做到: 因材施“问”,因势利导;遵循大纲要求,化知识为能力;提出的问题应合理明确,起启发诱智的作用;提倡学生质疑的发问,达到教学相长;点面结合;书面和口头相结合;应给学生思维的时间;提问要掌握好时机,不愤、不悱不能问;提问要捕捉信息,开拓思维;提问要难易适中,面向全体。
备注:
【新情景创设一】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改其枝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错.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新情景创设二】
图P12:唐朔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图P13:北宋文官出行图;P13:历史纵横。
【新情景创设三】
图P13:《元朝行省图》;《元史·地理志》中写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新情景创设四】情景剧
主持人(同学扮演):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说:丞相的职能,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当时的丞相,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初就是见证。有请窦太后、汉景帝、周亚夫闪亮登场。
窦太后(女同学扮演): “皇儿万岁万岁万万岁,母后深感圣恩,贵为皇太后,今有一事相求?”
汉景帝(男同学扮演):“母后直说无防”
窦太后: “皇后母仪天下,大公无私,深得人心,我代她恳请皇儿,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如何?”
汉景帝:“请允许我和丞相商量商量,再作定夺?”
汉景帝:“王信有治国安邦之才,又是皇后的哥哥,朕想封他为侯,周丞相,你意下如何?”
周亚夫(男同学扮演):“先祖高祖刘邦预先约定‘非有功,不得候’,祖宗的规矩不得违背,望皇帝照章办事,否则遭千夫所指,玷污你的英名。”
汉景帝黯然而有沮丧之色。
主持人(同学扮演): 是啊,汉景帝无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奈何。最终等到周亚夫去世之后,王信才得以封侯。可见当时相权之重。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接着发生了
宰相范质(男同学扮演):“皇上,现在我朝蒙圣上英明,歌舞升平,国泰民安。臣有-事奏请……”
宋太祖(男同学扮演):“范爱臣,朕今天眼睛昏花看不清,耳有点闭听不清,让你站到我面前,指给我看。”
范质(男同学扮演):“谢皇上龙恩!”
(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范质(男同学扮演):“是谁把我座位撤走的?”大臣们(所有同学扮演):“皇上!”
主持人(同学扮演):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延续,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
【情景剧创设五】七觜八舌
钱穆《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种观点对吗?
【新情景创设六】君主专制的演进的示意图(学生或老师制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新情景创设七】
首先,请同学们先浏览教材,然后根据提示完成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下列表格:
朝代 选官制度 用官标准
原始社会 (禅让制) 民主推选才德之人
奴隶社会 (王位世袭)制 世代相袭
西周 世卿世禄制 (贵族)世袭(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战国、秦汉 (军功爵禄)制度 立军功便授官爵
汉朝 察举制 从品行和声望 (孝廉)到门第族望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笫高低
隋唐至清末 科举制 (才能)(用考试手段择优录用)
【新情景创设八】
比较隋唐科举制与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不同?科举制的实行克服了九品中正制的哪些弊端?(列表)
对象 内容 方式 程序
九品中正制 当地官员和士子 创立之初,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中正评议结果作为选官的根据(荐举) 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
科举制 一般士子 考试以儒家经义为主,较注重才学和能力 考试 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新情景创设九】课堂小结:网络梳理本课重难点
秦朝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为后来历代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它诞生之时就存在着相权与君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从汉至元的特点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君主专制不断的加强。但是,丞相的权力毕竟还是存在的,到了明清,皇帝们会如何对待影响自己大权独揽的一些因素?这便是第4课学习的内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新情景创设+】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不同 盛行时代 产生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并开始于元朝
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它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