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河流地貌
第一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2、结合案例,分析河流地貌的主要形态特征。
3、结合案例,分析人类活动与河流地貌的相互关系。
河流地貌——河谷
河 床
河漫滩
河漫滩
阶地
平原河谷冲积层剖面图
谷底
谷坡
谷坡
河漫滩
河流阶地
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河谷中被水流淹没的部分,随水位涨落而变化。
河床
金沙江
江汉平原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上中下游的地貌相同吗?形成原因是什么?
(一)河流侵蚀地貌
(二)河流堆积地貌
分类:
河流地貌
概念: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地理模拟实验:
在水的作用下,河谷深度、宽度、长度有何变化?
产生变化的原因是?
下蚀
溯源侵蚀
侧蚀
河谷不断加深、加宽、加长
受流水侵蚀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河谷加长
河谷加深
河谷加宽
(一)河流侵蚀地貌
赤水大瀑布是我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国长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
下部较软的岩层先被侵蚀
崖壁上部岩石破碎重力作用下坍塌,崖壁后退
河床受到冲击被侵蚀
请用流水侵蚀的原理解释瀑布的形成
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演变)
观察左图,描述在河流的上中下游河谷的形状如何变化(深度、宽度)?不同河段流水侵蚀的强度和方向相同吗?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上游
中游
下游
①溯源侵蚀
②下蚀
③侧蚀
溯源侵蚀指向河流源头的侵蚀,
溯源侵蚀使得河流向源头方向伸长。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使得河流纵向加深。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得河流横向展宽。
上游河谷呈“V”形,深度大,壁崖陡,谷底狭窄,河床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中游河谷展宽。
下游河谷呈宽而其浅的槽型。 不同;地形。
①②
②③
③
河流流经山区,河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V形河谷。
V形谷深度大,岸壁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成因:河流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搬运作用强,侧蚀和堆积较弱
流速快,落差大,水能丰富
河流上游侵蚀地貌——“V”形河谷
河流流出山地,进入平原地区,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型
成因:河流中下游流出山区,落差减小,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下蚀减弱
河流中下游侵蚀地貌——槽形河谷
活动:及时练习
1.读某地区河谷演变图,关于河谷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a图为河谷发育初期,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剖面呈V形
B.b图为河谷发育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C.c图为河谷发育成熟期,以下蚀和侧蚀为主,河谷剖面呈槽形
D.溯源侵蚀使河谷变长,下蚀使河谷拓宽,侧蚀使河谷不断加深
【曲流的形成过程】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而凸岸不断堆积(形成边滩);河流越来越弯曲,形成曲流。
3、河流特殊侵蚀地貌—河曲
深切曲流
自由曲流
曲流的形成
拓展:弯道河流
凹岸
-侵蚀
凸岸
-堆积
观看视频,分析凹岸发生的变化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
水流的惯性作用,会使得河流表面的河水流向凹岸,并会对凹岸进行冲刷,而凸岸流速较慢,就会发生泥沙的堆积
凸岸河流泥沙淤积,土壤肥沃;
且地势平坦;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有利于村落集聚。
四川·阆中
湖南岳阳市
牛轭湖
牛轭湖
形成过程:在自由曲流的发展过程中,河道愈来愈弯曲,上下凹岸间的曲流颈逐渐弯窄,一旦曲流颈被洪水冲决,就产生自然的裁弯取直,被截去的河弯形成牛轭湖。
曲流颈
截弯取直
3、河流特殊侵蚀地貌—牛轭湖
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4-5题。
4.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B
A
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6-7题。
6.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7.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
A
B
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演变)
时间
空间
地貌特点
侵蚀
发育初期
发育中期
发育后期
河流上游(高原/山地)
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呈“V”形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河流中下游
下蚀减弱,侧蚀加强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河流下游
以侧蚀为主
河谷展宽,呈宽而浅的槽型。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右图为金沙江河段中的冲积扇示意围。
1.读右图,用笔画出冲积扇的大致范围,观察其位置、形态特征。
2.推测冲积扇不同区域,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有何规律,为什么?
3.描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从扇顶至扇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流流出山口,坡度变小,水流流速减缓,河水携带物体能力下降,因而大的颗粒物先沉积,小的颗粒物后沉积。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合作探究
长江流出三峡,在宜昌进入中游后,突然变得开阔起来,进入"楚地阔天边,苍茫万顷连"的大平原,该河段即为号称“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丘陵盆地)地区,由于地形坡度较缓,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水流以侧向侵蚀为主,河道变得弯曲。河道在弯曲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称为“河曲”。一般情况下,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加弯曲。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牛轭湖。右图为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1.结合下图,判断河流的凹岸和凸岸?
2.“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河流的凹岸还是凸岸?原因?
3.说说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的过程。
凸岸。原因: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适合建“新住处”
(1)河流摆动与弯曲:在平原地区,河流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发生偏转,形成弯曲的河曲。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和侵蚀河岸,使得河道愈来愈弯。
(2)河曲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的弯曲度会逐渐增加,这是因为河水对河岸的侵蚀作用导致凹岸不断凹陷,凸岸不断堆积,从而形成更明显的河曲。
(3)截弯取直:在某些情况下,河流的弯曲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河水可能会自然冲破最弯曲的河岸,发生截弯取直,即河流直接流过取直部位,而原来的河曲则被废弃。
(4)牛轭湖的形成:截弯取直后,原有的河曲变成了湖泊,因为河流不再流经这些区域,而是通过取直的部位流走。这种湖泊的形状通常呈弯月形,且水深较浅,因状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1.成因: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沉积)地貌。
2.冲积平原类型
洪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二)河流的堆积地貌
(3) 颗粒物特点
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
发育在山前
(1)位置:
(2) 成因:
季节性洪水或河流流出山口时,①地势趋于平缓②水流速度减慢③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
1.洪积—冲积扇
物质来源: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流速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冲/洪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了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发育在河谷两岸,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黄河三角洲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扇形
鸟趾状
尖头状
(1) 位置:
(2) 成因:
河流入海口或者入湖口
①河流携带大量泥沙;
②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③海水的顶托作用。
3.河口三角洲
案例
1984年
1994年
2004年
黄河三角洲每年将超过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线向前推进(如上图所示),同时也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
“年轻”的黄河三角洲
课堂内容小结
河流地貌
侵蚀作用
堆积作用
类型:下切侵蚀,朔源侵蚀和侧蚀
河谷
初期: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V型”
中期:侧蚀能力加强
后期:以侧蚀为主,“U型”河谷
冲积平原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山前
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
共同作用
牛轭湖:河曲发育,河流自然截弯取直
河流凹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活动:课堂巩固练习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不同河段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地理要素的差异,会在不同河段出现不同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某河流不同河段出现的甲、乙两地貌景观。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貌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貌为“v”形河谷
B.甲地貌一般位于河流下游
C.乙地貌为河流冲积扇
D.乙地貌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2.与甲地貌相比,乙地貌在形成过程中( )
①流水下蚀作用更强②流水堆积作用较弱③河床会逐渐展宽④流水搬运作用更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D
活动:课堂巩固练习
左图是某河流示意图,右图为该河流沿岸拍摄的景观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左图中最可能出现牛轭湖的河段为( )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
4.右图所示地貌景观,最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5.关于左图中D段河流地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于农耕 B.河谷深而窄,河岸陡峭
C.形成宽而深的“U”型谷 D.河流流量大,流速较慢
C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