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氧气可以燃烧。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氧气不可以燃烧 。氧气虽然支持燃烧,但它本身并不具备燃烧的能力。氧气是一种助燃气体,而不是可燃物。物质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火源。氧气作为助燃物,能够帮助其他可燃物质燃烧,但它本身并不能燃烧 。
2.(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紫甘蓝汁遇到小苏打溶液会变绿,有新的物质产生。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紫甘蓝汁中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花青素会根据溶解物质的酸碱度不同而改变颜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绿色 。小苏打是碱性的,因此将紫甘蓝汁滴到小苏打溶液中,溶液会变成绿色 。这种颜色变化说明了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
3.(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喜欢用硬东西掏耳道,有可能得中耳炎。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经常用硬物掏耳朵,很容易使耳道粘膜受损,如果没有注意,耳朵的清洁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感染,导致中耳炎的出现。
4.(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健康只是指没有疾病,与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无关。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5.(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之一,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大脑通过神经系统与其他器官和系统相互作用,协调人体的各种功能 。
6.(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地球上的山地,绝大多数是由地壳板块抬升形成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由于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使得山脉不断随之变化如崩裂、破碎等。地球上的山地绝大多数是由地壳板块抬升形成的,只有一部分山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7.(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核、地幔三个圈层。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由外到内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在海洋部分约为5千米,在陆地部分约为20-70千米。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900千米,温度在1000℃到3000℃之间,压力很大。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00多千米,温度约为4700℃ 。
8.(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用针孔照相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用针孔照相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针孔照相机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制成,它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而言是倒立的 。
9.(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冬天,把房门打开一条缝,将纸条粘在门缝的上部,纸条向屋内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这是因为冬季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热空气会上升,导致室内的热空气从门缝上部流出,而室外的冷空气则从门缝底部流入。因此,门缝上部的纸条会向外飘,而门缝底部的纸条会向内飘 。
10.(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保温玻璃窗一般都是单层的。(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本题错误,保温玻璃窗一般都是双层的,因为双层玻璃之间夹着一层空气,而空气能够长时间保持干燥、不易流动,也不容易传热,这样一来室内的热量就跑不出去。因此安装了保温玻璃窗,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室内也能保持温暖。
【分析】本题考查保温的原理。
11.(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铜器生锈 B.把水加热 C.土豆片变色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把水加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12.(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工作中的探伤机属于( )危险源。
A.放射性 B.高压 C.生物危害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探伤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辐射,这种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长期或频繁接触辐射可能会导致不育、甚至癌症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探伤机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13.(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 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当光线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时,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线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一个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影子 。
14.(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魏格纳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魏格纳 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魏格纳 。魏格纳是德国的科学家,他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与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他坚信这不是巧合,并沿着这条思路进行研究,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
15.(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在楼房里,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 ).
A.尽快乘电梯下楼 B.打电话求救 C.躲到狭小的房间里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在楼房里,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措施包括 : 躲避在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或坚固家具旁 :这些地方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减少被掉落的物品砸伤的风险 。
16.(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火山喷发,岩浆是靠( )沿着地壳岩石裂缝冲出地面的。
A.自己的力量
B.地球的引力作用
C.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时岩浆是靠地球内部的压力而沿着的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17.(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纪念碑一般用( )建造。
A.砂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答案】B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 纪念碑一般用花岗岩建造 。花岗岩是一种坚硬的岩石,常用于建造纪念碑、盖房、铺路、建桥等。其致密坚硬的特点使其能够承受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适合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建筑 。
18.(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下列不属于传热现象的是( )。
A.萤火虫发光 B.用电饼铛烙饼 C.暖水袋捂身体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萤火虫发光不属于热传递现象,用电饼铛烙饼和暖水袋捂身体都有热量传递现象。
19.(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羽绒服有较好的保暖效果,主要是因为羽绒( ).
A.能产生热量
B.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C.间隙中的空气隔热效果好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羽绒服有较好的保暖效果,主要是因为羽绒间隙中的空气不流动,隔热效果好 。羽绒服中的羽绒蓬松起来以后,可以形成隔离层来隔绝空气,阻绝外界冷空气与内部空气的对流流通,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 。
20.(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送外卖的箱子很多都裹有一层泡沫,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撞 B.保温 C.美观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送外卖的箱子裹有一层泡沫主要是为了保温 。泡沫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够减少热量的传递,从而保持箱内温度的稳定,确保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外界温度变化而影响质量 。
21.(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燎原烈火。(把括号中的错误说法划掉)
(1)焚烧秸秆,会引起火灾,污染空气。为研究燃烧的秘密,我们用蜡烛、烧杯和石灰水做实验(如右图),请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杯壁上的现象
干燥的杯子
有石灰水的杯子
(2)我们的结论: .
(3)物体燃烧后,(有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 没有改变)。
(4)预防生活中的烧烫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
B.不掀开冒着蒸汽的锅盖
C.靠近小太阳取暖器
(5)预防空气污染,我们可以 、
【答案】(1)水珠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划掉:没有 没有改变
(4)B
(5)戴口罩;安装空气净化器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污染;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1)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 干燥的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 :当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时,烧杯壁会出现水雾。这是因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蒸气,水蒸气在烧杯壁上冷凝成水雾 。 石灰水变浑浊 :将石灰水倒入烧杯中,然后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导致石灰水变浑浊 。
(2)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可知,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
(3)物体燃烧后,有新的物质生成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过程中有气体产生,并且燃烧后会有新物质生成 。
(4) 预防生活中的烧烫伤,正确的做法是:不接触热锅、不掀开冒着蒸汽的锅盖、不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 。这些做法可以有效避免烧烫伤的发生 。
(5) 预防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少用劣煤作燃料,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 :将工业区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避免有害工业企业靠近居住区,减少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 。 加强绿化 :植物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功能,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
22.(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阳光明媚。(把括号中的错误说法划掉)
(1)在太阳下立一块木板(如下图),由于 进入我们的 ,我们就能看到木板。
(2)在木板后面放一个小球,太阳光(能 不能)直接照射到小球上,原因是 .
(3)取一块平面镜,想办法使阳光照射到小球上。把方法在上面图中画出来。
(4)可以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 )
(5)向水槽中倒入水,将镜子斜放在水中,使阳光照射到水中的镜面部分,再反射到纸屏上,会形成红、 、黄、绿、 、绽、 的彩色光带,说明阳光是由 (同一种 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6)太阳的热是通过(传导 对流 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地面上来的。
(7)夏天,人们习惯穿(深色 浅色)衣服,原因是 。
(8)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多少与 、 、 等因素有关。
【答案】(1)木板反射的太阳光;眼睛
(2)划掉:能
(3)
(4)错误
(5)橙;蓝;紫;划掉:同一种
(6)划掉:传导 对流
(7)划掉:深色 原因是:浅色衣服吸热慢
(8)它的颜色;倾斜角度;太阳照射热水器的面积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与热
【解析】【分析】(1)太阳光沿直线传播,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在太阳下立一块木板(如下图),由于木板反射的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木板。
(2)在木板后面放一个小球,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小球上,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3)要想取出图中的小球,可以运用关的反射原理照射。
(4)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其他强光会刺激眼睛,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眼睛疲劳。此外,阳光直射还会使纸张反射强光,造成眩光,影响阅读效果 。
(5)当向水槽中倒入水,将镜子斜放在水中,使阳光照射到水中的镜面部分,再反射到纸屏上时,会观察到彩色的光带。
(6)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地面上来的 。辐射是一种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直接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太阳的热能以辐射的形式直接发射到周围空间,这种传递方式称为热辐射 。
(7) 夏天人们习惯穿浅色衣服,主要原因是浅色衣服能够反射热量,使人感到凉爽。
(8)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多少与它的颜色、倾斜角度、太阳照射热水器的面积等因素有关。
23.(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车水马龙。(把括号中的错误说法划掉)
(1)自行车车架(下面左图)是由钢铁做成的,属于(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把手是用橡胶做成的,属于(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用橡胶做把手的原因是 .
(2)自行车主要是由钢铁制造的,为防止自行车部件生锈,我们的方法是:车架用 防锈,辐条用 防锈,链条用 防锈。
(3)骑自行车出行需要佩戴头盔,可以保护我们的 不受伤害。
(4)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上面右图)由金属管及外表面的很多金属片组成,金属管中的防冻液(或水)经过 的方式把热传递给金属片,金属片再将热向外 ,有的发动机里使用水泵和风扇,这是为了促进 ,加快散热的速度。(在空格中填写传热方式)
【答案】(1)划掉: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
(2)刷漆(或镀金);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涂油
(3)头部
(4)传导;辐射;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生锈
【解析】【分析】(1)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一般情况下,铁锅是用热的良导体做的,利于加热,而锅把手是用热的不良导体做的,防止烫手。
(2)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所以要防止铁生锈就要让铁隔绝空气或水,如:涂油、涂油漆、镀一层金属等.因为自行车的车架部分是金属制成(主要是钢铁),铁同时和氧气、水接触,容易生锈。
(3) 骑自行车出行需要佩戴头盔,因为头盔可以保护我们的头部免受意外伤害 。
(4)热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图中散热器由金属管及外表面的很多金属片组成,金属管中的防冻液(或水)经过热传导的方式把热传递给金属片,金属片再将热向外辐射,有的发动机里使用水泵和风扇,这是为了促进对流,加快散热的速度。
1 / 1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氧气可以燃烧。 ( )
2.(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紫甘蓝汁遇到小苏打溶液会变绿,有新的物质产生。 ( )
3.(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喜欢用硬东西掏耳道,有可能得中耳炎。 ( )
4.(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健康只是指没有疾病,与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无关。 ( )
5.(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 )
6.(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地球上的山地,绝大多数是由地壳板块抬升形成的。 ( )
7.(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核、地幔三个圈层。 ( )
8.(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用针孔照相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 )
9.(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冬天,把房门打开一条缝,将纸条粘在门缝的上部,纸条向屋内飘。( )
10.(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保温玻璃窗一般都是单层的。( )
11.(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铜器生锈 B.把水加热 C.土豆片变色
12.(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工作中的探伤机属于( )危险源。
A.放射性 B.高压 C.生物危害
13.(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14.(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魏格纳
15.(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在楼房里,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 ).
A.尽快乘电梯下楼 B.打电话求救 C.躲到狭小的房间里
16.(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火山喷发,岩浆是靠( )沿着地壳岩石裂缝冲出地面的。
A.自己的力量
B.地球的引力作用
C.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
17.(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纪念碑一般用( )建造。
A.砂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18.(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下列不属于传热现象的是( )。
A.萤火虫发光 B.用电饼铛烙饼 C.暖水袋捂身体
19.(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羽绒服有较好的保暖效果,主要是因为羽绒( ).
A.能产生热量
B.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C.间隙中的空气隔热效果好
20.(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送外卖的箱子很多都裹有一层泡沫,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撞 B.保温 C.美观
21.(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燎原烈火。(把括号中的错误说法划掉)
(1)焚烧秸秆,会引起火灾,污染空气。为研究燃烧的秘密,我们用蜡烛、烧杯和石灰水做实验(如右图),请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杯壁上的现象
干燥的杯子
有石灰水的杯子
(2)我们的结论: .
(3)物体燃烧后,(有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 没有改变)。
(4)预防生活中的烧烫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
B.不掀开冒着蒸汽的锅盖
C.靠近小太阳取暖器
(5)预防空气污染,我们可以 、
22.(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阳光明媚。(把括号中的错误说法划掉)
(1)在太阳下立一块木板(如下图),由于 进入我们的 ,我们就能看到木板。
(2)在木板后面放一个小球,太阳光(能 不能)直接照射到小球上,原因是 .
(3)取一块平面镜,想办法使阳光照射到小球上。把方法在上面图中画出来。
(4)可以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 )
(5)向水槽中倒入水,将镜子斜放在水中,使阳光照射到水中的镜面部分,再反射到纸屏上,会形成红、 、黄、绿、 、绽、 的彩色光带,说明阳光是由 (同一种 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6)太阳的热是通过(传导 对流 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地面上来的。
(7)夏天,人们习惯穿(深色 浅色)衣服,原因是 。
(8)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多少与 、 、 等因素有关。
23.(2024五上·高碑店期末)车水马龙。(把括号中的错误说法划掉)
(1)自行车车架(下面左图)是由钢铁做成的,属于(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把手是用橡胶做成的,属于(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用橡胶做把手的原因是 .
(2)自行车主要是由钢铁制造的,为防止自行车部件生锈,我们的方法是:车架用 防锈,辐条用 防锈,链条用 防锈。
(3)骑自行车出行需要佩戴头盔,可以保护我们的 不受伤害。
(4)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上面右图)由金属管及外表面的很多金属片组成,金属管中的防冻液(或水)经过 的方式把热传递给金属片,金属片再将热向外 ,有的发动机里使用水泵和风扇,这是为了促进 ,加快散热的速度。(在空格中填写传热方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氧气不可以燃烧 。氧气虽然支持燃烧,但它本身并不具备燃烧的能力。氧气是一种助燃气体,而不是可燃物。物质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火源。氧气作为助燃物,能够帮助其他可燃物质燃烧,但它本身并不能燃烧 。
2.【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紫甘蓝汁中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花青素会根据溶解物质的酸碱度不同而改变颜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绿色 。小苏打是碱性的,因此将紫甘蓝汁滴到小苏打溶液中,溶液会变成绿色 。这种颜色变化说明了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
3.【答案】正确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经常用硬物掏耳朵,很容易使耳道粘膜受损,如果没有注意,耳朵的清洁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感染,导致中耳炎的出现。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5.【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之一,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大脑通过神经系统与其他器官和系统相互作用,协调人体的各种功能 。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由于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使得山脉不断随之变化如崩裂、破碎等。地球上的山地绝大多数是由地壳板块抬升形成的,只有一部分山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由外到内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在海洋部分约为5千米,在陆地部分约为20-70千米。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900千米,温度在1000℃到3000℃之间,压力很大。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00多千米,温度约为4700℃ 。
8.【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用针孔照相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针孔照相机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制成,它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而言是倒立的 。
9.【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这是因为冬季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热空气会上升,导致室内的热空气从门缝上部流出,而室外的冷空气则从门缝底部流入。因此,门缝上部的纸条会向外飘,而门缝底部的纸条会向内飘 。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本题错误,保温玻璃窗一般都是双层的,因为双层玻璃之间夹着一层空气,而空气能够长时间保持干燥、不易流动,也不容易传热,这样一来室内的热量就跑不出去。因此安装了保温玻璃窗,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室内也能保持温暖。
【分析】本题考查保温的原理。
1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把水加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12.【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探伤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辐射,这种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长期或频繁接触辐射可能会导致不育、甚至癌症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探伤机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13.【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 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当光线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时,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线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一个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影子 。
14.【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魏格纳 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魏格纳 。魏格纳是德国的科学家,他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与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他坚信这不是巧合,并沿着这条思路进行研究,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
15.【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在楼房里,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措施包括 : 躲避在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或坚固家具旁 :这些地方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减少被掉落的物品砸伤的风险 。
16.【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时岩浆是靠地球内部的压力而沿着的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17.【答案】B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 纪念碑一般用花岗岩建造 。花岗岩是一种坚硬的岩石,常用于建造纪念碑、盖房、铺路、建桥等。其致密坚硬的特点使其能够承受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适合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建筑 。
18.【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萤火虫发光不属于热传递现象,用电饼铛烙饼和暖水袋捂身体都有热量传递现象。
19.【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羽绒服有较好的保暖效果,主要是因为羽绒间隙中的空气不流动,隔热效果好 。羽绒服中的羽绒蓬松起来以后,可以形成隔离层来隔绝空气,阻绝外界冷空气与内部空气的对流流通,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 。
20.【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送外卖的箱子裹有一层泡沫主要是为了保温 。泡沫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够减少热量的传递,从而保持箱内温度的稳定,确保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外界温度变化而影响质量 。
21.【答案】(1)水珠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划掉:没有 没有改变
(4)B
(5)戴口罩;安装空气净化器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污染;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1)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 干燥的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 :当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时,烧杯壁会出现水雾。这是因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蒸气,水蒸气在烧杯壁上冷凝成水雾 。 石灰水变浑浊 :将石灰水倒入烧杯中,然后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导致石灰水变浑浊 。
(2)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可知,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
(3)物体燃烧后,有新的物质生成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过程中有气体产生,并且燃烧后会有新物质生成 。
(4) 预防生活中的烧烫伤,正确的做法是:不接触热锅、不掀开冒着蒸汽的锅盖、不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 。这些做法可以有效避免烧烫伤的发生 。
(5) 预防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少用劣煤作燃料,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 :将工业区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避免有害工业企业靠近居住区,减少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 。 加强绿化 :植物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功能,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
22.【答案】(1)木板反射的太阳光;眼睛
(2)划掉:能
(3)
(4)错误
(5)橙;蓝;紫;划掉:同一种
(6)划掉:传导 对流
(7)划掉:深色 原因是:浅色衣服吸热慢
(8)它的颜色;倾斜角度;太阳照射热水器的面积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与热
【解析】【分析】(1)太阳光沿直线传播,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在太阳下立一块木板(如下图),由于木板反射的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木板。
(2)在木板后面放一个小球,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小球上,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3)要想取出图中的小球,可以运用关的反射原理照射。
(4)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其他强光会刺激眼睛,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眼睛疲劳。此外,阳光直射还会使纸张反射强光,造成眩光,影响阅读效果 。
(5)当向水槽中倒入水,将镜子斜放在水中,使阳光照射到水中的镜面部分,再反射到纸屏上时,会观察到彩色的光带。
(6)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地面上来的 。辐射是一种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直接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太阳的热能以辐射的形式直接发射到周围空间,这种传递方式称为热辐射 。
(7) 夏天人们习惯穿浅色衣服,主要原因是浅色衣服能够反射热量,使人感到凉爽。
(8)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多少与它的颜色、倾斜角度、太阳照射热水器的面积等因素有关。
23.【答案】(1)划掉: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
(2)刷漆(或镀金);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涂油
(3)头部
(4)传导;辐射;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生锈
【解析】【分析】(1)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一般情况下,铁锅是用热的良导体做的,利于加热,而锅把手是用热的不良导体做的,防止烫手。
(2)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所以要防止铁生锈就要让铁隔绝空气或水,如:涂油、涂油漆、镀一层金属等.因为自行车的车架部分是金属制成(主要是钢铁),铁同时和氧气、水接触,容易生锈。
(3) 骑自行车出行需要佩戴头盔,因为头盔可以保护我们的头部免受意外伤害 。
(4)热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图中散热器由金属管及外表面的很多金属片组成,金属管中的防冻液(或水)经过热传导的方式把热传递给金属片,金属片再将热向外辐射,有的发动机里使用水泵和风扇,这是为了促进对流,加快散热的速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