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整理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整理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7 19: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声音》单元整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了什么?
我们要会用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通过探索,我们观察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了,由此我们推断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需要通过物质进行传播——物体振动时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物体振动

周围空气振动

鼓膜振动
↓(听小骨)
内耳
↓(听觉神经)
信号

大脑接受
(感受到声音)
声音的强弱——音量
物体振动的幅度
振动幅度 越大
振动幅度越小
声音越强
声音越弱
声音的高低——音高
物体振动的快慢
声音越高
声音越低
振动越快
振动越慢
一些乐器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弦的粗细、振动部分的长短以及松紧程度的改变,都可以使音高发生改变。
我们可以根据音高与振动物体间的秘密,设计制作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改进自己的小乐器,使它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整理:本单元主要科学概念
检测:
你能用本单元所学来解决下列问题吗?
1.在看电视时我们会根据需要调节( ),这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
A.音量 B.音高
C.幅度 D.快慢
A
C
2.下图是一位同学自制的排箫,他想让其中一根管子发出更高的声音,他可以( )。
A.将这根管子剪短一点
B.换一根更长的管子
C.用更大的力去吹
D.换一根更粗的管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