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30 18: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灌云县四队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40分钟 总分:50分)
1.清明时节的扫墓是人们祭祖、缅怀先烈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生命的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1949年3月,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们进京赶考去,希望能考个好成绩。结合当时的形势,请你为他们进京考试出个恰当的题目:(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开展大生产运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建立新中国,巩固新政权 D.发动三大战役,进行战略决战
3.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土地改革 B.粉碎“四人帮” C.实行改革开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邻人”是指( )A.日本 B.越南 C.韩国 D.朝鲜
5.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伊拉克战争
6.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举行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渡江战役胜利
7.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8.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
①开国大典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9.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惟一的一届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及她五十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感到的不仅是光荣,更多的是责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 )
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强调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 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并共同倡导的。
①中国 ②埃及 ③缅甸 ④印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2.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业合作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3.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
14.中共第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从 开始的。( )
A.1949年底 B.1953年底  C.1956年底 D.1958年底
15.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建设经验 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C.朝鲜战争爆发 D.严重的自然灾害
16.“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7.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江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是:( )
A.工业化 B.农业化  C.现代化 D.城市化
18.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9.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20.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
A.遭到建国 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21.中共八大最主要的探索是( )
A.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22.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苏联撕毁合同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五一六通知”的传达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
C.红卫兵串联 D.《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2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四五”运动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二、非选择题(26分)
25.听家人讲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
某校组织了“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演讲,请你为八·一班的演讲稿做注释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旧时代”和“新时代”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三大运动。①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肃清了国内的参与敌对势力;②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支持;③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文中的 ② ③ 分别指的是哪两大历史事件?(2分)这三大运动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2分)
新中国的政权巩固之后,开始大规模的经济政治建设,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什么?(2分)这一时期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还有一件大事,这件事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请说出这件大事。(2分)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2分)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两个重大失误,后来更酿成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内乱,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重大损失。
(4)文中的两个“失误”、一场“内乱”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3分)这两个失误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分)这些事件给了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4分)
尽管存在失误,期间我国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5)请列举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至少列举两例)(4分)
灌云县四队中学八年级月测试卷
历史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
2、
3、
4、
5、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D A B C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C B C A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A B
非选择题
(1)旧时代: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的时代(或者,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或者,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或者,中国人民受苦受难的时代……)(能表明这个意思即可,1分)
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或者,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或者,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或者,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等。1分)
(2)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2分)
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或者,巩固了新中国等)(2分)
(3)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事件: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标志: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或者三大改造的完成)(2分)
(4)事件:“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3分)
原因: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对本国国情认识不足;急于求成。(3分)
启示: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防止个人崇拜,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4分)
(5)略(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