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被压扁的沙子
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重点)
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难点)
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重点)
1
2
3
彗星( ) 潮汐( )
劫难( ) 致密
陨石( ) 追溯( )
huì
xī
nàn
yǔn
sù
注意“彗”下面没有“心”部。
注意与“朔(shuò)风”的“朔”区别开。
潮汐:
劫难:
致密:
趋势:
追溯:
趋势:着重指态势、情势、倾向性的状态。
趋向:着重指方向、动向、倾向。
逆流而上称为溯洄。
顺流而下称为溯游。
通常指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期涨落的现象。
灾难,灾祸。
细而密,细致精密。
事物发展的动向。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1-6)介绍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并指出科学家们为验证这两种理论一直在寻找证据。
一
(7-17)通过“被压扁的沙子”,说明恐龙灭绝“撞击说”的成立。
二
点我放课文朗读
听读课文,为课文划分层次。
本文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火山说
撞击说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作比较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被压扁的沙子”比“普通的沙子”重得多的特点。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举例子
举例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6500年前的生物“大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引出恐龙灭绝的又一个原因——“火山说”。
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列数字
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斯石英可以变为普通沙子。
本文的语言严密而准确,主要体现在关键词语的运用上,请分析下面的句子。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可能”表推测,并不完全肯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在通常条件下”说明将特殊情况排除在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似乎”和“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似乎”表示一种猜测语气,“肯定”表示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确定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用“肯定”是因为根据客观条件可以推测地壳深处有斯石英的存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1.与短文《恐龙无处不有》相比,两篇短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
不同之处是,第一篇短文由一个问题悟出另一个问题;第二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
2.两篇文章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
都体现出多角度、跨学科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特征。
《恐龙无处不有》:恐龙——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
3.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同一个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有什么不同?
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引出说明内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总结说明内容—恐龙化石的发现给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
提出问题:恐龙灭绝的两种原因
分析问题:斯石英的性质及形成
撞击说
火山说
科学的实验
事实的证明
严密的推理
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4.梳理两文结构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阅读《被压扁的沙子》7-10选段,回答问题:
1. 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石英是原苏联科学家斯季绍夫在1961年发现的。
B.斯石英比沙子要重。
C.“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斯石英是沙子组成的。
D.第三段中“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中的“此”指的是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D
2. 第10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 )
A.说明金刚石是由碳构成的。
B.说明金刚石的珍贵,变成碳太可惜了。
C.补充说明增温可以加速斯石英返回原始状态。
D.补充说明金刚石可以分解成碳,而斯石英只能分解成沙子。
C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粹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
(2)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作诠释
列数字
4.选段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 构成的。
5.“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原始状态。
6.第10段第一句中“如果”能不能换成“只要”?为什么?
答:能换。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加速分离”,这是事实。
二氧化硅
被压扁的沙子
提出问题:恐龙灭绝的原因
分析问题:
肯定“撞击说”
否定“火山说”
思维严谨
结论求实
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麦克霍恩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