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件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考点探究(湖南)(共23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件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考点探究(湖南)(共23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8 06:1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7课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情境导入·深度思考
思考:
1.近视眼的物象落在哪?
2.近视眼应该配戴什么透镜?
3.如何预防近视?
课标要求
概念5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5.5.4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眼和用耳能够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目录
CONTENTS
考点梳理 ● 核心聚焦
1
思维网络 ● 系统重构
2
考向对标 ● 重难突破
3
情境还原 ● 多题归一
4
考点梳理

核心聚焦
01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一、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1.眼球的结构(如图)与功能
晶状体
角膜
视网膜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夯基自测
古人用“明眸善睐”来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明亮的眼睛黑白分明,其中的“黑”和“白”分别表示眼球的_______和________。
虹膜
巩膜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2.视觉的形成
(1)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______→晶状体→玻璃体→________→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__。→视觉形成的部位           
(2)瞳孔的调节: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得到足够的刺激。人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物像形成的部位
视觉中枢
瞳孔
视网膜
(3)晶状体的调节: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________,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增强,成像距离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的曲度________,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减弱,成像距离远。人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自己可以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
增大
减小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3.近视眼
(1)近视的成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________且不易恢复原大小,导致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________方,如甲图。
(2)近视的矫正:可通过戴________透镜来矫正,如乙图。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夯基自测
1.小华在公交站等公交车,他能够看清公交车由远及近停在站前,这是因为睫状体能够调节________的曲度,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能够清晰地落在________上。
2.【新课标情境素材】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凸透镜
C.远离凸透镜
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视网膜
晶状体
B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1.耳的结构(如图)和功能
二、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耳蜗
鼓膜
耳蜗
鼓膜
听小骨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________(产生振动)→__________(传递振动)→________(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觉神经(传递冲动)→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__(产生听觉)。

3.耳和听觉的保护
①减少和消除噪声;②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③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以免震破鼓膜;④防感染;⑤防进水。
夯基自测
产生听觉的部位是耳蜗。________(判断对错)
夯基自测
听到巨大声响时,为了保护鼓膜,我们应当堵住耳朵,同时张开嘴巴。_______(判断对错)
听觉中枢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
×
思维网络

系统重构
02
思维网络·系统重构
听觉
视网膜
晶状体
视觉
鼓膜
考向对标

重难突破
03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考点1 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024·新疆)如图为眼球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以调节瞳孔大小 B.②的曲度不发生变化
C.③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④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1.(2022·湘潭)网球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一直深受人们青睐。当网球从对方场地传到自己场地时,运动员始终能够看清球的位置,原因是(  )
A.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B.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C.瞳孔由大变小,晶状体曲度不变
D.瞳孔由小变大,晶状体曲度不变
C
A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2.【跨学科】(2023·长沙模拟)在STEAM学习中心,小雨跟同学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如图)。
(1)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睫状体,对水透镜模拟的__________起调节作用。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光屏模拟眼球的__________。
 视网膜
晶状体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2)将“F光源”向左移动,是模拟看远处的物体,此时应_____(选填“推”“拉”或“不动”)注射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向内推会使水透镜曲度变大)
(3)在光屏上呈现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们形成的视觉影像却是正立的。这是因为眼球获取的图像信息要经过__________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
(4)有同学认为该模型可进一步完善,他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了一个废弃的显微镜光圈,来模拟眼球的________。
瞳孔

大脑皮层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考点2 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2022·娄底)小雅喜欢听音乐,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  )
A.声波感受器位于鼓膜
B.鼓膜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
C.在耳蜗内形成听觉
D.半规管内的感觉细胞感受声波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形成中的关键结构: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导并放大振动,耳蜗感受刺激,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感受头部方位变动,与听觉形成无关。
B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如图表示耳的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②]鼓膜造成损伤
B.[④]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
C.⑤是耳蜗,能感受振动的刺激,有听觉感受器
D.①外耳道属于中耳部分
D
情境还原

多题归一
04
情境还原·多题归一
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交警一直坚守岗位严查酒后驾驶。酒驾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我们要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1)马路上,一辆汽车违规行驶,交警发现异常后,立即拦下该车,避免了交通事故。该车进入交警的视线,在交警的眼球形成物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按正确顺序填写下列结构的序号)。
①瞳孔 ②晶状体 ③角膜 ④视网膜 ⑤玻璃体
(2)饮酒可使司机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这就是酒后驾驶的危害之一——________障碍。(  )
A.视觉 B.听觉 C.运动 D.平衡
③①②⑤④
A
情境还原·多题归一
(3)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酒驾的是(  )
A.提供“酒后代驾”服务 B.录制亲情提示音
C.在酒标酒单上印制警示令 D.少喝酒不影响开车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