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0课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课标要求
概念5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5.5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5.5.3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
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2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以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2.2.5动植物类群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或负面的影响。
情境倒入·深度思考
思考:
1.狼和野兔奔跑时,直接依赖于哪些器官的参与?这些器官之间是如何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
2.狼追捕野兔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为什么?
4.以前呼伦贝尔草原有许多狼,经常袭击人畜,牧民曾大规模捕狼。但随后野兔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与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退化。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什么作用?
目录
CONTENTS
考点梳理 ● 核心聚焦
1
思维网络 ● 系统重构
2
考向对标 ● 重难突破
3
情境还原 ● 多题归一
4
考点梳理
●
核心聚焦
01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骨:轻而坚固,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2)关节(如图)
骨 关节 肌肉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夯基自测
医生给膝盖疼痛患者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溶液,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原因是
玻璃酸钠溶液相当于人体关节腔内的_____,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
①结构:由中间较粗的________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________组成。
②特性: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________的特性,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故任何动作至少是由________组肌肉配合完成的。
关节囊
关节软骨
关节腔
两
肌腹
肌腱
滑液
收缩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4)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绕过一个或几个关节,连接在________的骨上(如图)。
【拓展】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模型图
①图中松紧带代表________________,螺丝代表________,木板代表________。
②用手拉紧下面松紧带时,两块木板会绕着螺丝发生旋转,表示在肌肉(松紧带)的牵动下,骨(木板)绕关节(螺丝)产生了运动。
骨
不同
肌肉(或骨骼肌)
关节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2.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产生过程: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运动中肌肉的协作关系(图及表中均选填“收缩”或“舒张”)
动作 肌肉名称 ①自然下垂 ②引体向上
肱二头肌 _______ _______
肱三头肌 _______ _______
(3)运动的协调: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来自有机物的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
舒张
收缩
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舒张
收缩
线粒体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二、动物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______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________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实例 蜘蛛结网、蚂蚁筑巢、蜜蜂采蜜、孔雀开屏、婴儿吮吸、飞蛾扑火等 老马识途、蚯蚓走迷宫、黑猩猩钓白蚁、鹦鹉学舌、马戏团中的动物表演等
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学习
先天性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2.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______行为越复杂。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4.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________(如蚂蚁、蜜蜂等群体中没有等级,狒狒群体有等级)。
夯基自测
只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才有信息交流。________(判断对错)
×
强
学习
观察
组织
分工
等级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三、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________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
(2)动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相对稳定
思维网络
●
系统重构
02
思维网络·系统重构
生来就有
骨
关节囊
支点
肌腱
动力
等级
社会
考向对标
●
重难突破
03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考点1 动物的运动
(2022·郴州)“中国女排”是一支敢打敢拼、作风顽强的队伍,是一个广为传颂、家喻户晓的名字,是一个鼓舞人心、坚守延续的精神符号。中国女排运动员靠精湛的技术,在运动赛场上顽强拼搏和巧妙配合,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比赛。
(1)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是由肌腱和________组成的。女排运动员在比赛时,骨骼肌会牵动骨绕_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当女排运动员伸出手用力扣球瞬间,此时肱二头肌________(选填“舒张”或“收缩”),肱三头肌________(选填“舒张”或“收缩”)。
(3)女排运动员各种动作的完成,除了依靠运动系统外,还需要________系统的调节。
巧记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协调配合:肱二肱三好朋友,屈缩二,伸缩三。有活一块干(收缩),没活一起玩(舒张)。
神经
肌腹
关节
收缩
收缩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2024·广西)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硬纸板(代表骨)、适当长度的松紧带(代表肌肉)和几个工字钉(代表关节),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箭头表示前臂运动的方向。下列能正确模拟屈肘动作的是( )
1.(2023·长沙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期工作会导致运动机能下降(主要影响收缩功能)。航天员坚持锻炼身体,目的是防止( )
A.肌肉萎缩 B.关节脱臼 C.骨裂骨折 D.韧带拉伤
B
A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考点2 动物的行为
【新考法】“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过程,下列对蜻蜓该行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繁殖行为 B.由蜻蜓的遗传物质决定
C.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D.是一种学习行为
2.(2024·陕西)黄鼬俗称“黄鼠狼”,遇到危险本能地排出臭气来麻痹敌人,它常捕食的鼠类闻到臭气往往选择逃离。下列关于“排出臭气”这一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学习行为 B.可以诱杀鼠类
C.只对黄鼬有利 D.有利于躲避敌害
D
D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考点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022·长沙)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传播种子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参与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植物生长
A
C
情境还原
●
多题归一
04
情境还原·多题归一
国宝大熊猫属于熊科动物,但和其他的熊相比,大熊猫的手掌多长出了一个伪拇指(如图),这根手指其实并不是真的手指,而是增生膨大的腕部籽骨,伪拇指能与其他5个“手指”合作抓取竹子。
(1)在大熊猫吃竹子时,伪拇指能够配合五指进行对握,以便进行更精细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的对握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B.大熊猫完成对握动作需要多组肌肉配合
C.从行为的功能来看,大熊猫吃竹子是先天性行为
D.“伪拇指”便于抓握竹子,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C
情境还原·多题归一
(2)大熊猫可以灵活地爬到树梢上看风景,离不开运动系统的支持,其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________为其运动提供了动力。除此之外,还需要________系统的支配。
(3)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食用一些野花、藤蔓和肉。据此推测大熊猫的牙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门齿、犬齿、臼齿
骨、关节、肌肉
肌肉
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