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市第九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之《蜀道难》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平度市第九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之《蜀道难》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30 19:33:26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1、唐诗的分类近体诗:蜀 道 难唐·李白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初,因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任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
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感悟诗题:

“蜀道难”,古乐府(古体诗)旧题。蜀道,蜀地的道路。难nán,艰难。﹙进入﹚蜀地的道路艰难(难行)。????噫吁嚱 鱼凫
萦绕 石栈
猿猱 扪参
峥嵘 抚膺
巉岩 飞湍
咨嗟 喧豗
砯崖 崔嵬
吮血 秦塞yīxūxīfúyínɡràozhànnáoménshēnzhēnɡrónɡyīnɡchán zījiēhuīpīnɡcuīwéishǔntuān sài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第一段字词梳理1.噫吁嚱,危乎高哉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西当太白有鸟道
4.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猿猱欲度愁攀援
7.青泥何盘盘高 比挡沟通相连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越过多么 为…….发愁(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1)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侧面虚写 夸 张正面实写 夸张奇特想像 夸张诗一开篇极言蜀道难有何作用?点明主题,为全诗奠定雄放的基调。 文章开篇感叹,紧接着就讲述了蜀道的神奇来历,这在文章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神奇传说,富有浪漫色彩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明确:
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
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
表达诗人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的勇敢,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
1.但见悲鸟号古木
2.雄飞雌从绕林间
3.使人听此凋朱颜
4.连峰去天不盈尺
5.枯松倒挂倚绝壁
6.飞湍瀑流争喧豗
7.砯崖转石万壑雷
只跟随使……凋谢距离满急流拟声词用作动词,冲击靠使……滚动竞相第二段字词梳理(请你用一段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这幅画面)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
鸟声悲凄(悲鸟号古
木,子规啼夜月)使
人闻声失色,渲染了
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
凉的环境氛围,有力
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 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所守或匪亲
3.锦城虽云乐
4.侧身西望长咨嗟人挡同“非”虽然深深向西第三段字词梳理5.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互文见义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像,
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
第三自然段:写蜀中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易发战祸,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主旨)。
这一段写蜀中剑阁的寓意何在?
明确: 从历史回到现实,从写景转而言志。说明四川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如果有野心的叛乱者与朝廷对抗,发动战争,朝廷的军队很难攻进蜀中平定叛乱者,因而就会造成“暴尸山野,流血遍地”的战乱局面。表明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三次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1)不是,(2)是一咏三叹: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第一段:概写蜀道之高。
第二段:概写蜀道之险。
第三段:概写蜀道的祸。一、大胆的夸张
写蜀道难、写山高峻 、写激流瀑布、写蜀地历史、写人的惊恐
二、奇特的想象
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写黄鹤之飞、写连绵高峰
三、强烈的感情
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
四、变幻的语言
全诗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写剑阁险恶,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姓名
唐晓辉
电话
?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平度市第九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蜀道难
一、教材分析
学习诗歌的目的是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要写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内容和名言警句的赏析。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一定的难度,读不懂诗歌是关键,因此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基础上把握诗歌内容,进而感悟诗人情感。让学生多读、多悟把握诗歌内容及情感。这篇诗词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在吟咏中体验蜀道的雄奇壮丽、高峻险要的特点。
2、体会诗人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浪漫豪放的诗风。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听课文录音。听名家范读,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跟读课文,把握诵读节奏的快慢、轻重的变化,整体感知全诗;能够熟读诗词,读出气势,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
2、使用幻灯片演示。把作者及写作背景展示在投影片上,便于理解诗歌内容;把诗词的字音、字词释义分别打在幻灯片上,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展示蜀道的相关图片,进一步感受蜀道的惊险;写作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便于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由学习过李白诗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交流学过的李白诗句。
?
讲授
写作背景及作者;诗歌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口头回答
学生朗读诗词
听课文录音
研讨
写作手法的鉴赏
学生讨论交流
ppt
探究
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学生讨论交流
ppt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由学过李白诗歌入手,既达到了诗词的背诵,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在朗读上,指导学生读出气势,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在诗歌内容的把握上,教师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中明确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进而把握诗歌的主旨。这对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