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登泰山记》课件(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6 23: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登泰山记
姚鼐
知人论世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举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其后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歙(shè)县紫阳、南京钟山等书院四十年。
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诗序、碑传之类。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背景介绍
题 解
“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的经过和所见所感。
“泰山”点明浏览的地点。
《登泰山记》
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山,岱宗,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和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因其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称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它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峰玉皇顶,又叫天柱峰,海拔1524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简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望岳》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 陆机《泰山吟》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 李白《游泰山》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 贾鲁《登泰山》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 张志纯《泰山喜雨》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与泰山有关的诗文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事、记人、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
《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
《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①碑记:古代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登泰山记》属于山水游记。“泰山”点明浏览地点,“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经过和所见所感。
预习探究
初步感知
预习任务
阅读《登泰山记》后,同学们决定重走姚鼐泰山之旅,进行一个冬日登泰山两日游。请依据本文中姚鼐到达泰安城后的登山路线,制定一个泰山两日游的行程安排。
行程安排参考示例
第一天:到达泰安城后,由南麓登山,沿中谷进入,跨过中岭,再从西谷登顶。登顶后可以观赏泰山晚霞夕照。晚上宿山顶。
原文信息:“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中谷)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及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行程安排参考示例
第二天:4:00左右起身,到日观亭,看日出。看完日出向西参观岱祠、碧霞元君祠,再向东参观皇帝行宫。下午下山道中可观看道中石刻及沿途的泰山石、泰山松。
原文信息:“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细读探究
咬文嚼字
(二)理解文意·第一段
泰山之 阳,汶水西流;其 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 其南北 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南面
名作状,向西
北面
名作状,向东
山南面山谷的水
山北面山谷的水

分界
判断句
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代词,指泰山
结构助
词,的
代词,代阳谷和阴谷
概括第一段内容,并分析第一段写作思路。
南北分流——汶水、济水(面)
南北分界——古长城 (线)
最高之处——日观峰 (点)
概括第一段内容,并分析第一段写作思路。
总写泰山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作用: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
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粟者,民之所种
点评精讲
〈动〉 1. 充任,担任:~之无愧。
2. 掌管,主持:~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
4. 面对着:~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
6. 应该:老~益壮。
7. 抵挡:万夫不~之勇。螳臂~车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对等;相当于:旗鼓相~ ;门~户对
〈介〉在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连> 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当 dāng
北面
南面
济水
汶水

西
古长城
日观峰

阳:山南水北谓之阳。
阴:山北水南谓之阴。
尝试说出这些地名的由来:
衡阳 湘阴 淮阴 汉阴 洛阳 嵩阳
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界限
古义:到达;
今义:重提另一件事

山脚
乘,冒着
译文: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
经过
(二)理解文意·第二段
此段中的几个动词“乘、历、穿、越、至于”蝉联而下,介绍给我们哪些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形象特点和心情?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此段中的几个动词“乘、历、穿、越、至于”蝉联而下,告诉给我们哪些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形象特点和心情?
① “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作者从京师去泰安的季节、路程和地形交代得清清楚楚。
②表现了旅途的艰苦。“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
③作者的形象特点: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的心情迫切。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沿着,顺着
台阶,石阶
山顶
少于
再,又
译文: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谷)进山,路不到一半,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
通“又”
所说的
相当于“而”,表顺承,翻译成“就”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 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 几不可登。及 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判断句
石阶
几乎
已经
背,覆盖
像门槛一样
横,挡
名作动,照亮
停留
到达
等到
表顺承
似的
译文:古时登泰山,是沿着东面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半山腰处停留的云雾就像一条飘带。
所+v:……的地方
夕阳
省略主语“雪”
定语后置句,者是标志
京师
泰安
南麓
中谷
中岭
西谷
山巅
乘、历、穿、越



复循
遂至
1.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请细读第二段,梳理作者的登山路线。
2.从作者由京师来泰山的路线中,你体会到了这是一段怎样的旅程?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
①一段艰苦的旅程。“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与实际情况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
②天气恶劣,路途遥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登山,让我们看到了作者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心情迫切的形象特点。
3.作者描写山顶上的景色时,描写了几幅图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①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
②运用了动静结合、拟人、比喻手法。
“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
“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
“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理解文意·第三段
戊申晦,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干支
理解文意·第三段
戊申晦,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五更
干支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五鼓:古代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五鼓”相当于几点钟?
时间 19:00-21:00 21:00-23:00 23:00-1:00 1:00-3:00 3:00-5:00
时辰 戌时(黄昏) 亥时(人定) 子时(夜半) 丑时(鸡鸣) 寅时(平旦)
更点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戊申晦,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省略句,省略主语(余)
等待

弥漫
逐渐
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五更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面。
(一)中心语+定语+者
(二)中心语+之+定语+者
(三)中心语+之+定语(形容词)
(四)中心语+定语(数量词)
点评精讲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例句
(一)中心语+定语+者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楚人涉江者
3.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二)中心语+之+定语+者
1.马之千里者 2.石之铿然有声者
(三)中心语+之+定语(形容词)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四)中心语+定语(数量词)
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理解文意·第三段
戊申晦,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等待
弥漫
逐渐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五更
省略句,省略主语(余)

戊申日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掷具似的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
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理解文意·第三段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 之。 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 驳色,而皆若偻。
天边
升起
承托
有的人
有的
或红或白
一会儿
同“彩”
回头看

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天边的云中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起来了,颜色纯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判断句
日出前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动静结合 + 拟人比喻
思考: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泰山日出的景象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色彩点染
时间顺序
以比喻、拟人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
绚丽壮美
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突破困境的信心,对超拔品格的自我期许
内容技巧
情感
理解文意·第四段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模糊或缺失
偏僻

赶不上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阅读第四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描写了泰山的建筑和古迹的人文景观,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历史。
岱祠
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
道中石刻
理解文意·第五六段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 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整的、方正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从石头的缝隙里生长出来,树顶是平的。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缝隙
青黑色
声音和踪迹

古义:平形的、方形的
今义:面积的单位
圆形的
瀑布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
——交代记游人,游记常见格式
记述
从第5段中找出泰山自然景观的特点、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三多”是:多石 、石多平方、多松;
“三少”是:少土、石少圆、少杂树;
“三无”是: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以极平实简练的语句,将景物进行对比,写出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特征:
1.泰山之冬的肃杀和静美。
2.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
多用短句,语言简练,准确生动,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
白描
对比
泰山的位置
登山的经过
山巅之所见
观日出奇景
至于泰安
由南麓登
循中谷入
越过中岭
复循西谷
遂至其巅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山水如画 居雾若带
五鼓——面迎风雪待日出
稍后——白山矗立若樗蒲
须臾——一线异色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红光承
回视——群山异色拜日观
人文之景观
自然之风貌
岱祠
碧霞元君祠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登泰山记、
细读拓展深化理解
这仅仅只是一次普通的泰山之游吗
质疑探究
姚鼐登山有哪些不同寻常之处?
长途奔波
冬日登山
除夕登山
不走常人之路
日落日出的壮丽景象
不畏艰辛
辞旧迎新
坚持自我
希望与力量
姚鼐登泰山后,他的老师刘大櫆在《朱子颍诗集序》中对此事评价:
乙未之春,姬传(姚鼐)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
根据文本,概括姚鼐“隐君子之高风”的具体表现。
登山经过:
登山时间:
登山路线:
登山所见:
不循古人不走常路,坚持自我。
雪霁观日景致奇绝,超尘拔俗。
除夕佳节寄情山水,辞旧迎新。
地理常识错误:日观峰并非泰山最高峰。
顶风冒雪长途奔波,坚定无畏。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
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封禅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玉皇顶在日观峰以西偏北。
泰山最高峰
——玉皇顶
【补充资料】
1.去秋始得《四库全书》一部,阅之,其持论大不公平。鼐在京时,尚未见纪晓岚猖獗若此之甚,今观此,则略无忌惮矣。岂不为世道忧邪?鼐老矣,望海内诸贤,尚能救其敝也。(姚鼐《与胡雒君书》)
2.“今检清代禁书,不但明清之间著述,几遭尽毁,乃至宋以来,皆有指摘,史乘而外,并及诗文。……始皇当日焚书之厄,决不至离奇若此!盖一面毁前人信史,一面由已伪撰以补充之,直是于古所无之文字劫也。 (孟森的《心史丛刊》 )
学术观点寡合
文化思想禁锢
政治官场腐败
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
20岁考中举人,33岁第六次应礼部试,中进士。
36岁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当时读书人普遍存在轻浮自傲、忽视民间疾苦的风气,这与姚鼐追求的经世致用、体察民情的人才观背道而驰。
40岁,任刑部郎中,刑法严苛的社会现实与实施仁政的政治理想背道而驰。
41岁,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因学识渊博被破格举荐入馆担任纂修官。1774年,《四库全书》初编成,42岁借病辞官。
决绝
姚鼐生平简历
句 子 (正面、侧面)
正:“自京师乘风雪”
侧:“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正:“苍山负雪”
侧:“明烛天南”
正:“大风扬积雪击面”
侧:“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侧:“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侧:“绛皓驳色”
正:“冰雪”“雪与人膝齐”
侧:“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乘雪赴山图
苍山负雪图
风雪击面图
群峰负雪图
丹日映雪图
绛皓雪峰图
寒天厚雪图
兴奋、无畏
喜悦、热爱
洒脱、乐观
热爱、赞美
超然、豪迈
按照课文顺序寻找与“雪”有关的句子,填写下列表格。
段 落
图 景
情 感
第2段
第2段
第3段
第5段
有人说姚鼐的《登泰山记》不仅描绘的是 “自然之风雪”,也是他“人生之风雪”的体现,还让我们领悟到了“哲理之风雪”。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有道理。
①人生之风雪:姚鼐以病或养亲为由,毅然辞去刑部郎中兼四库馆纂修官的职务,决计远离辗转十多年的喧嚣官场。仕途尽头,人生路口,登山临雪,把赞美之情与攀登以历绝美的人生之理融入苍山“风雪”中,实现了超然洒脱的心灵安放。
②哲理之风雪:无限风光在险峰,苍山因负雪而奇绝,人生因乘雪而精彩,经历风雪,不断攀登,以历绝美!
中国文人大都喜欢来一场心灵的远游,从山水之中获得启迪。姚鼐一路风尘仆仆,不畏严寒,直奔泰山。登泰山后看到的泰山壮美静穆之景,让姚鼐从心灵的困境解脱出来。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姚鼐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一程山水一人生,辞旧迎新迎新生。姚鼐一生,步履匆匆,人生茫茫,他从风雪中踏来,亦从风雪中归去。回顾此生,姚鼐心中的波澜和眼底的丘壑统统都化作了笔下的平淡,化成桐城派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光芒。
登山最重要的意义不一定是看风景或寻访文物古迹,而是在攀登!世界上最美的山,或许不是我们的眼中所见,而是在我们不屈的内心、和永不能停歇的脚步!
课堂小结:
如此,我们才可能悟彻古人为什么那样推崇登泰山,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一直以来,不断有人,前赴后继地去征服世界上的一座座高峰!静心想想,这或许才是我们学习本文需要悟彻的意义!
姚鼐的归去来兮——《登泰山记》阅读感言
《登泰山记》全文541字,叙事简洁明快,借景言志,借观新年第一次日出,以景浇心中块垒。整篇文章,看起来情感内敛,但眼冷心热,处处蕴天地正气;像渊明归去来兮,吟唱心灵呼声。
此次泰山观日出,是姚鼐人生除旧布新(告别仕途,开坛讲学)的人生宣言。即使“道中迷雾冰滑”,即使“大风扬积雪击面”,即使“雪与人膝齐”,那又如何?有些东西即使刻在石上,也不会久留,“其远古刻尽漫失”!有些东西是亘古长存,努力登攀,就会发现别样的美丽。“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种美丽千秋永存。姚鼐在《赠钱鲁思》一诗中写道:“门户难留百年盛,文章要使千秋垂。”他要追求这种千秋永存的美丽。既然世事与己相违,那么就扛起桐城派文学旗帜,专心学术,打开学术之窗,开辟新境界,实现人生价值。只要坚毅去做,一切都会豁然开朗,一定会达到更高远的别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泰山的风骨,喷薄的红日,进一步激发了他弃绝利禄,绝不违心屈从,葆有独立人格的决心。姚鼐在泰山上所见之景,一切都是爽爽朗朗。日观峰,正赤如丹的红日,仿佛就是了他的化身。不扭曲自己,真正像“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所说,顶天立地,心胸一片澄澈。
至此,他的目光不再关注世人所关注的繁华:秦皇封禅,李斯勒石、汉武登顶,碧霞元君的神奇,难激发思古幽情,他不着一字。内心有砥柱、淡然名利的人,无须外物夸饰!他以极平、简朴的笔触描写触摸的平方的石头,平顶的松树。瀑水断流,鸟兽绝迹,恰如作者内心一派寂静而坚定。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姚鼐择定人生道路后淡定、自足、浩然、超脱的襟怀,读出踏过千山万水后波澜不惊的洒脱,读出看遍尘世浮沉后光风霁月的疏朗。没有了人间的喜怒风波,只留下一个人直面天地宇宙,这是怎样的骄傲?
下定决心去做,那就少些圆融,多一些平方吧,像那些苍黑色的泰山石,平和而又保持方正的品格;生活中处处是“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困难扑面来,生活寂寥困苦,怎么办?学学“生石罅,皆平顶”的泰山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姚鼐用客观、凝练的文字展现出淡定从容、圆融自适的心态,将胸中波澜、眼中丘壑和笔下文字有机结合在一起。透过文字,我们触摸到了摆脱官场羁绊,回归大自然之后的愉悦之情;感受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烈歌颂……“隐君子之高风”和“幽怀远韵”,下定决心归去来兮活自己,才是《登泰山记》的真正内涵和底蕴。
归里后,姚鼐走上了“讲坛教学”之路,用自己的光温润他人 ,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桐城派大旗插遍大江南北,迎风招展。登上泰山之后的姚鼐,以大儒的格局,书写了中华文化的骄傲。不妥协,不依赖,低配物质,高配灵魂,云淡风轻,归来的姚鼐活成了一道光,像那“正赤如丹”的太阳!
对比阅读:寄山水以突围
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都不约而同地在山水中寻求生命困境的突围?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6.23章
(2)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3)“士”作为国家根本利益的维护者、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要完成其历史任务,就只能倾尽全力于理想人格的建构,把心灵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宇宙的和谐融汇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
对比阅读:寄山水以突围
《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同样写自然山水对人心境、人生的启迪和救赎,但究其根本,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览景之趣:自然山水,观照人生
苏子突围
“变与不变”“取与不取”
思想根基:道家思想是放手。
看淡得失,随遇而安,寄情山水
姚鼐释然
“独善其身”
思想根基:儒家思想之进取(修身)
其后半生讲学授课,传道授业。
坚持自我,做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