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评价要素:“信息技术运用”评价表
评价指标(一级)
评价指标(二级)
评价等级
优秀(8—10分)
良好(5—7分)
需努力(5分以下)
收集信息能力40%
收集的目的是否明确(10分)
收集的时间是否充分(10分)
收集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10分)
收集的资料是否完整准确(10分)
使用交流平台能力20%
是否能灵活运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交流(10分)
是否从交流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10分)
建立资料库的能力40%
能否合理拥有图片和视频等内容(10分)
能否保证资料的内容可靠、全面、有效(10分)
能否尊重知识产权,规范注明信息来源(10分)
能否通过搜集到的信息得到出结论(10分)
总评分
《沁园春.长沙》
评价要素:“写作诗歌赏析”评价表
评价指标(一级)
评价指标(二级)
评价等级
优秀(8—10分)
良好(5—7分)
需努力(5分以下)
鉴赏能力(30分)
能否明确诗歌所写的内容(10分)
能否明确诗歌所表达的情感(10分)
能否明确诗歌所运用的基本手法(10分)
写作能力(40分)
能否抓住诗歌某一方面的特点进行赏析(10分)
能否运用相关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一致(10分)
能否掌握诗歌赏析的基本结构规范(10分)
语言是否通顺流畅(10分)
写作态度(30分)
卷面是否整洁(10分)
书写是否认真,文字是否美观大方(10分)
字数是否符合要求,不少于200字(10分)
总分(100分)及评语
《沁园春.长沙》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 ★ ★
★ ★
★
组内合作
分工情况
组内分工明确,任务分配合理。
组内分工不够明确,只有基本的任务分配。
组内分工不明确。
参与情况
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大部分成员能参与小组活动。
只有个别成员参与小组活动。
倾听情况
每个成员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大部分成员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只有个别成员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资料共享
每个成员将自己的资料共享给小组。
大部分成员将自己的资料共享给小组。
只有个别成员将自己的资料共享给小组。
任务完成
任务总是能按时完成。
任务大部分能按时完成。
只有个别任务能按时完成。
组间合作
组间关系
关系融洽,能很积极地参与组间合作。
关系一般,小组能参与组间合作。
关系冷淡,基本不能参与组间合作。
资料共享
小组能将自己的资料共享给其他小组。
小组只将自己的部分资料共享给其他小组。
小组基本上不把自己的资料共享给其他小组。
研讨价值
问题有实质性的进展或有有价值的成果出现。
问题有一些进展或有一些成果。
问题几乎没有进展或没有成果。
《沁园春.长沙》
评价要素:“我眼中的秋色”评价表
项目
优秀
良好
需努力
自评
互评
师评
评价指标1:卷面5%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标点使规范。3分
卷面干净,书写认真,标点基本正确。2分
卷面模糊,有错别字,标点使用有问题。1分
评价指标2:中心20%
能从各个不同的视角描写所看到的景色。12—9分
只能从一两个角度描写秋天的景色。8—5分
对秋景的描绘单调。5分以下
评价指标3:内容20%
能选取富有特点的不同意象加以描绘,能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2—9分
能选取富有特点的不同意象加以描绘,基本做到情景交融。8—5分
不能选取富有特点的意象,情与景脱节。5分以下
评价指标4:感情20%
感情真挚,能引发强烈地情感体验。12—9分
感情基本真实,能让人认可。8—5分
感情虚假,有造作之感。5分以下
评价指标5:结构15%
结构清晰完整,有创新。9—7分
结构基本完整。6—4分
结构混乱。4分以下
评价指标6:语言20%
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12—9分
语言流畅,能表明自己的观点。8—5分
语言不够通顺,有些句子不明意思。5分以下
总分60分
课件24张PPT。第1课 *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长沙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liáo)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xié)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zhēng róng) /岁月稠(chóu)。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chì)/方遒(qi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è) /飞舟?
二、以下是本课重要的背景资料及相关知识,来了解一下吧!
重游故地抒豪情
这首词作于1925年。全国范围的大革命
风暴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
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
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这年深
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
洲。站在橘子洲头,面对如画的秋色,展望大好的革命形势,
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他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写下了这
首气势磅礴的词,抒写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对中国人民
的光明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 1.上阕中的“看”字总领几句?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
色彩斑斓的秋色图?
【分析探究】总领七句。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等四
个方面分别进行描绘。首先,看到的是山色:“万山红遍,层
林尽染。”其次,看到的是江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再次,抬头,看到天空:“鹰击长空”;俯首,看到水底: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句,则是对以上山、树、水、船、鹰、鱼等事物精神风貌的概括。这七句描绘出一幅充
满诗情画意的秋色图。这幅图画,有近景,也有远景;有静
景,也有动景。它巧妙地做到远近结合,动静相宜。2.下阕的“忆”字总领几句?它们表现了哪些内容?
【分析探究】总领八句。3.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精妙之处。
(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分析探究】(1)“万”字,写出当地山峰之多。“遍”字,
写出红的范围之广。“层”字,表现树林之多。“染”字,化
静为动,增强词的生动性。..........(2)“漫”字,画出湘江水势之盛,似有满溢之感。“透”
字,画出江水碧绿清澈之状。“百”字,形容船只之多。“争”
字,画出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3)“击”字,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在空中矫健勇猛、迅速有力
地飞翔的姿态。“翔”字,活画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
地游动的神态。【备选要点】
4.《沁园春 长沙》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在写景抒情上
有什么异同?(请从意象、思想感情、写作手法几方面比较)
附: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分析探究】 总结:本词主要抒发什么情感,表达什么志向 ?忧国忧民的情怀
主宰国家命运.改造旧世界的志向。 本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
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情景交融——写乐景,抒豪情
一、课堂探究
1.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毛泽东
眼中的秋景特点。
【我的观点】诗人在上阕用如椽大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富有
生机的湘江秋色图。分别写了山、林、江、舸、鹰、鱼,又分别
描绘了它们的特征如红、染、碧、流、击、翔,再突出它们的数
量、程度、范围,如万、层、漫、百、长、浅,再展示它们的空
间位置,如空中、水底、远、近、高、低等。最后由点到面,“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竞”字更是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本
来秋天容易给人以荒凉肃杀之感,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去
看秋景,会有不同的感受,表现在诗词作品中也就不同了。“以
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此论甚当。
由此看来,青年革命者毛泽东眼中的秋,呈现出色彩斑斓、
生机勃发、催人奋进的特点。 2.词人不单单写景。请思考从这些对秋景的描写中,我们能
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我的观点】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于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
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
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
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
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
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 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
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
进的信心和力量。 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人笔下的秋景多萧瑟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观点交流】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
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
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品赏诗歌首先要捕捉意象
意象:意即感情,象是景物。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客观景物。
意象:湘江、橘子洲、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霜天 、 寥廓 、 苍茫大地意境——壮阔 中国文化,向来具有咏秋的传统。古人咏秋多是悲凉之声,
最早的悲秋文字大概要推战国时期宋玉的《九辩》了:“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是一幅凛冽的悲秋
图,读之令人心寒。古人悲秋,多源于诗人的忧国伤己情怀,最
著名的当推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风、猿、鸟、木、长江、多病、霜鬓、浊酒共牵一情,同关一愁,可谓悲广愁
深。但同是咏秋,由于诗人的处境、心情、视角的不同,色调也
不同。1、以秋天的景物为描写对象,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篇600字的随笔。
2、搜集毛泽东的生平资料、诗词名句、书法作品,课下交流。布置作业:<<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深入解读,能够熟练背诵本词。
2、学生通过分析意象的特点,品味词的语言,理解本词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学生通过诵读文本,交流研讨,感受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意象,并能通过美读,体味诗词意境,得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借助相关资料,感受诗人的豪情,唤醒自己内心的情绪积淀,体验胸怀天下的伟人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明确教学目标
检查预习(电子文档展示重点字音、词语)
介绍背景(幻灯片展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
? ?2、思考:这首词上下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概括。
六、品味鉴赏上阕,体景悟情。
1、齐读上阕
2、上阕描绘了几幅图景?请给它拟小标题。
??明确: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3、赏析“独立寒秋图”
(1)生齐读前三句,思考他点明了什么内容?
(2)这里有一个词特别有表现力,请同学们找出并思考其表达效果。
4、赏析“湘江秋景图”
??(1)描述湘江秋景
“看”字统领了下文诗词的哪几句?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一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彻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
??(2)品读意象美
这里诗人看到了哪些内容(意象)?他们具有怎样的特点?。
???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
广大辽阔、色彩绚丽、生机勃勃、自由舒展
(3)体会文字美。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
问:在这几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明确:?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4)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
?明确: 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5、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丰富含义。
问: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
作者面对寒秋时节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
怅——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的蓬勃绚丽,而现实社会却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俯仰天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问苍茫大地:谁来主宰你的盛衰荣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提问。
问:“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提示: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广阔崇高的心境小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词的“词眼”。上阕就是通过这样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伟大的抱负。这是由“看”而产生的“问”。 这一问,能看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七、品味鉴赏下阕,情中显志。
1、学生自读下阕,注意品味重点词语:携 侣 峥嵘 稠 粪土 遏等
2、下阕描绘了几幅图景,请给它按上标题。下阕的领字是什么?
??明确: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忆。?
3、 “忆”什么?展示背景材料:?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②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③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④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⑤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他们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一大,从此走上了中国革命之路。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4、赏析“峥嵘岁月图”
思考:“同学少年”是个怎样的意象?
“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总结:写出了“同学少年”的精神面貌、战斗风姿和高尚志趣。
?5.赏析“中流击水图”
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来主宰大地的重任。
八、课文总结
《沁园春?长沙》上阕写了什么?下阕写了什么?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侧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肩荷着历史的重任,主宰着民族的命运,指点着祖国的江山,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同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上阕写景是下阕抒情的基础,下阕抒情则是上阕含蓄情感的升华。?
板书小结诗词;
情景交融 上阕——写景为主 生动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 下阕——抒情为主 回忆往昔生活,突出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PPT显示本词的主旨: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九、意象品味 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如果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也就广博,宏伟或雄峻。
1、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客观景物,或者是借助客观景物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袁行霈)
2、找出上阕中的意象,以之为例进行分析意象。 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 这些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情境中被关照,被表现才是“意象”。
3、诗人所抒发的是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因此,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者的立意所决定的。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有“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也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 (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立“意”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的“象”,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 (2)杜甫《登稿》,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选的“象”自然是“哀猿”、“落木”了。 (3)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这是因为毛主席是个非常乐观的人,他的许多诗词都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课后《采桑子·重阳》中,我们也能看得出,革命战争年代多艰苦呀!他依然能写出“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动人诗句。连台湾人都很喜欢收集他革命战争年代照的一些照片,灿烂的、发自内心的微笑,感染多少人就不知道了。沧海横流的中国,给了他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他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也给了他诗人的灵感和非凡的写作方式(马背诗人)。他不论对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都信心百倍,希望满怀,所以,在他眼里大自然永远生机勃勃,天地万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他所选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九、交流课外积累
除《沁园春·长沙》的名句外,你还能说出毛泽东哪些诗句?(课外由学生自行收集)
如: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 长沙》)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 长沙》)
3.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菩萨蛮 黄鹤楼》)
4.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 井冈山》)
5.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 蒋桂战争》)
6.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 重阳》)
7.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8.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 大柏地》)
9.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1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 娄山关》)
11.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十六字令 三首》)
1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 长征》)
13.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 六盘山》)
14.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 雪》)
1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 雪》)
十、布置作业
1、请你写一段描写秋天景物的文字,300(400)字左右。
??指导:如何写景?①从多个角度来写;②从各种感觉来写(色彩、声音、气味、触觉等);③动静结合;④情景交融。
2、观看历史文献资料纪录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第一集和第二集——《宏程心路》和《青春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