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市大光华高中部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之《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威海市大光华高中部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之《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30 20:00:53

文档简介

姓名
郭艳霞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作。他表现了苏轼对境遇的无奈和豁达之情。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过几首苏轼不同风格的词作,对苏轼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高中阶段学过他的《赤壁赋》,对他的经历有一定的了解;但因为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词作,在鉴赏方面还不是很熟练,所以要注意在鉴赏中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诗歌的鉴赏方法,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诗词只是处于能读懂能背诵的水平,关于苏轼的词作的特点不是很了解。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苏轼的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读懂诗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赏析词作,学会通过赏析理解词人的感情。
3.了解豪放派词作的风格特点。
?
?
?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引入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熟悉苏轼,回忆初中的时候学过的关于苏轼词作的一些知识;引入《水浒传》主题曲,让学生感受气势并且对本课充满好奇。
2.在教师总结以后,通过播放录音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风格。
3.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诗歌的表现手法的总结上可以使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和具体的感受词作的震撼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诗歌导入(<水调歌头>,《水浒传》主题曲)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关于苏轼的词的知识和苏轼本人,同时感受相同意象在诗词中表达的意境
多媒体文档
进入新课
播放录音
静心听,感受气势
播放录音
交流研讨
让学生结合录音读词,并且找同学起来读,让其他的同学感受,然后让起来读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学生的读的过程中一定会留下疑问,这样的疑问老师可以让学生暂时存疑,等理解词作之后再解决。
读的学生投入感情,把自己对于词人和这首词的理解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感受,并且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初步让学生理解本词的内涵。
多媒体文档
探究
让学生在上片中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赏析,教师可以在关于诗词的鉴赏方法方面和词人要表达的情感方面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在下片的分析中以教师问题引导为主。
学生谈论,研读
多媒体文档
?
总结
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总结归纳苏轼词作的特点,也就是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词如其人”,通过对词的风格和表达的感情中了解其人,
听教师总结,拓展思路,通过起来总结苏轼其人
,进一步理解词人,理解这首词。
多媒体文档
研讨
让学生重新读课文,重新感受苏轼词作的风格和特点,看看在学习本课之前是不是有区别,解决之前在读词的时候存疑的问题。
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深刻的理解词作,理解作者。
?
作业
比较阅读《雨霖铃》,看看二者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
?
多媒体文档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这样可以无形中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本课很简单,同时引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样的诗句让学生能很自然的感受到气势
2.播放录音,然后两次的对比阅读可以让学生深入的理解本词作。
3.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一是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可以训练学生对于诗词的签赏能力,三是老师在引导的时候可以很自然的把一些鉴赏的方法告诉学生,不枯燥。
4.作业的布置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