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期末考试测试卷【统编九上历史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历史期末考试测试卷【统编九上历史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7 11:36:53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九上历史期末考试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希罗多德说:“他们(古埃及人)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易于取 得丰硕的劳动果实。 ……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上来,流到田里去 灌溉,再待河水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 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说明( C )
A. 尼罗河易于泛滥成灾 B. 古埃及人喜欢不劳而获
C. 尼罗河促进农业发展 D. 古埃及人科学成就突出
2.《汉谟拉比法典》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
根据形势、上司的需要,随意量刑执法的弊端;摒弃了量刑执法从重 从快、法外开恩的陋习。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D )
A.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B. 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C.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 使定罪量刑有了依据
3.“雅典的妇女们偷穿上丈夫的服装,戴上假胡须,女扮男装出席公民 大会,投票通过法律夺取了政权。”这是古希腊喜剧作品中的一个情节, 侧面反映了( C )
A. 民主政治推动戏剧艺术发展 B. 戏剧导致城邦内部阶级分裂
C. 雅典民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 民主氛围浓厚,公民意志自由
4.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观点并运用于绘画雕刻;古希腊 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大多具有非凡的力量、英俊的相貌和发达的肌肉, 女性则具有惊世的容貌。这说明( D )
A.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B. 古希腊雕塑开创了新时代
C. 古希腊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D. 古希腊对美的追求
5.美国学者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写道:“中世纪西欧城市 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改革的。”这一“改革”主要体现 在( A )
A. 市民阶层的形成彰显近代曙光
B. 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 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D. 农奴逃离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6.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 都有生杀之权。但他在立法中又规定,主人不得非法“毫无理由地杀害 自己的奴隶” ,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
( B )
A. 旨在打压封建奴隶主 B.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C. 维护了皇帝专制权力 D. 奠定后世欧洲民法的基础
7.意大利人阿尔伯蒂说:“那些依靠我们勤劳所得的东西难道是命运所 予?不,这并不是命运的力量。命运不能战胜不甘心失败的人,命运 只能给顺从他的人戴上枷锁。”这一言论( D )
A. 赞美了神的力量和伟大 B. 宣扬了启蒙运动理念
C. 促进了封建王权的建立 D. 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8.新航路开辟开启了物种大交换,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 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促进了美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他们也染上了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如天花、麻疹、疟疾 等,这些疾病最终夺走了不少当地人的生命。这说明( B )
A. 美洲印第安人的免疫力低下
B.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C. 物种交换推动美洲社会转型
D. 欧洲殖民者企图用病菌来征服美洲
9.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 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里所说 的“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B )
A. 采用新的大机器生产方式
B.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C. 世界由隔绝的状态转向互相联系
D.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10.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 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 立即消失。”这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D )
A. 掠夺了当地人民 B. 巩固了帝国统治
C. 扩大了法国疆域 D. 打击了封建势力
11.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更 透彻。下列各种史观从不同角度分析了( C )
革命史观 民众日益分为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
唯物史观 以英国为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制
全球史观 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生态史观 使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A. “三角贸易”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新航路开辟
12.“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楚他们作为工人阶 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 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共产党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反 映了《共产党宣言》( A )
A. 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 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 D. 实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联合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西欧封建社会】 (8分)
材料一:庄园中的每一个农户,也以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生产 着 自己所需用的布匹等日用品。很少需要对外交换。因此每一个农户
以至每个封建庄园, 都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细
胞。 ……在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随着土地分封的发展,封建等级制 度逐渐建立起来。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其实他 除直辖的一部分土地外,绝大部分已作为封土(由采邑发展而来,封 土是世袭的)分封给他的附庸——公爵或伯爵等大封建领主贵族。
(1)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4分)
[答案] ①庄园制度兴起;②实行封君封臣制度。(4分,每点2分)
材料二: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 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 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或市民阶级……新兴 资产阶级从下面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 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摘编自[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表现:①工商业兴起;②城市生活产生;③市民阶层形成。 (答出两点即可,2分)
影响:①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②冲击了欧洲封建 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兴起;③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等。 (答出两点即可,2分)
14.【近代欧洲饮食文化】 (10分)
材料一:土豆的起源地是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它通常被晒干当作救荒 的代食品。在16世纪中叶,土豆大规模地越过大西洋,被运到欧洲。 大约在1588年,即在“无敌舰队”抵达英国的那年,土豆被带到英国。 在随后的年代里,战争又使得土豆的种植再度扩展,欧洲的每次战争 都使土豆的种植范围扩大。在18世纪时,土豆逐渐成为欧洲地区人们 的主食。土豆的引进,对于担心饥荒的欧洲来说,使谷物不再是维系 生命的主要依靠。它的意义不仅表现在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更重要的 是,它让整个欧洲饮食文化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1600年左右英国居民的饮食结构 每人每年消费量(单位:千克)
19世纪60年代英国北部地区菜单
早餐 牛奶粥、咖啡、面包、黄油
正餐 肉配土豆或肉馅饼,米饭布丁或烤布丁,面包和奶酪
晚餐 茶、烤奶酪、培根(不加黄油)
——摘编自周悦琅《英国人的菜篮子:从英国工业革命前后饮食 变化看英国人生活水平之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豆能够在欧洲地区广泛种植 的因素。(4分)
[答案] ①新航路的开辟,使土豆被带入欧洲;②战争促使土豆种植面积 扩大;③饥荒时期,土豆可被当作救荒的代食品。(4分,答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写出近代以来英国人饮食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 变化:①食物多样化;②出现土豆等外来食物;③饮食结构趋 于均衡;④饮食时间逐渐固定。(3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①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广大劳动人民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③交通工具发展,便利了食物的运输;④英国与殖民 地之间经济联系密切,引进大量外来食物。(3分,答出三点即可)
15.【工业革命与女性地位】 (8分)
材料一:1851年英国女性参加工作情况(部分)。
行业 人数(人)
纺织业 635 000
服装业 491 000
采矿业 11 000
金属业 36 000
(注:除上表列出的行业外,造纸、印刷、食品、水泥、玻璃等行业 也雇用了一部分女工)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她们摆脱了家庭的羁绊,走进了工业生产的行列, 成为引人注目的工业战线的主力军。因此,工业革命为妇女参加社会 劳动,发挥劳动潜力,提高劳动技能,提供了客观可能。在工业化的 过程中,她们开阔了视野,认识到自身利益与阶级利益,为 自身的彻 底解放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提高了她们自身的经济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尹丽曼《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1)根据材料一,分析1851年英国女性参加工作情况有何特点。(2分)
[答案] ①工作的行业集中在纺织业和服装业;②分布的行业较为广泛。 (2分,每点1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给英国女性带来的影响。(4分)
[答案] ①就业机会增加;②提高了劳动技能;③开阔了视野;④提高 了经济地位。(答出两点即可,4分)
(3)综上所述,请谈谈你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女性的社会状况中得到 的启示。(2分)
[答案] ①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条件;②女性地位提高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2分)
16.【欧美近代社会的发展】 (10分) 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 法国出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765年 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 1787年美国宪法通过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阅读材料, 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分)
[答案] (示例)观点:先进思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论述: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传播, 促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8世纪,启蒙思想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 国大革命的发展和深入,也为欧美其他国家的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不断推动社 会的发展进步。(10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人教九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九上历史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九上历史期末考试测试卷
范围:上册全册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希罗多德说:“他们(古埃及人)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易于取
得丰硕的劳动果实。……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上来,流到田里去
灌溉,再待河水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
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说明( )
C
A. 尼罗河易于泛滥成灾 B. 古埃及人喜欢不劳而获
C. 尼罗河促进农业发展 D. 古埃及人科学成就突出
2.《汉谟拉比法典》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
根据形势、上司的需要,随意量刑执法的弊端;摒弃了量刑执法从重
从快、法外开恩的陋习。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D
A.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B. 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C.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 使定罪量刑有了依据
3.“雅典的妇女们偷穿上丈夫的服装,戴上假胡须,女扮男装出席公民
大会,投票通过法律夺取了政权。”这是古希腊喜剧作品中的一个情节,
侧面反映了( )
C
A. 民主政治推动戏剧艺术发展 B. 戏剧导致城邦内部阶级分裂
C. 雅典民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 民主氛围浓厚,公民意志自由
4.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观点并运用于绘画雕刻;古希腊
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大多具有非凡的力量、英俊的相貌和发达的肌肉,
女性则具有惊世的容貌。这说明( )
D
A.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B. 古希腊雕塑开创了新时代
C. 古希腊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D. 古希腊对美的追求
5.美国学者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写道:“中世纪西欧城市
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改革的。”这一“改革”主要体现
在( )
A
A. 市民阶层的形成彰显近代曙光
B. 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 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D. 农奴逃离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6.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
都有生杀之权。但他在立法中又规定,主人不得非法“毫无理由地杀害
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
( )
B
A. 旨在打压封建奴隶主 B.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C. 维护了皇帝专制权力 D. 奠定后世欧洲民法的基础
7.意大利人阿尔伯蒂说:“那些依靠我们勤劳所得的东西难道是命运所
予?不,这并不是命运的力量。命运不能战胜不甘心失败的人,命运
只能给顺从他的人戴上枷锁。”这一言论( )
D
A. 赞美了神的力量和伟大 B. 宣扬了启蒙运动理念
C. 促进了封建王权的建立 D. 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8.新航路开辟开启了物种大交换,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
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促进了美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他们也染上了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如天花、麻疹、疟疾
等,这些疾病最终夺走了不少当地人的生命。这说明( )
B
A. 美洲印第安人的免疫力低下
B.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C. 物种交换推动美洲社会转型
D. 欧洲殖民者企图用病菌来征服美洲
9.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
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里所说
的“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
B
A. 采用新的大机器生产方式
B.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C. 世界由隔绝的状态转向互相联系
D.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10.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
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
立即消失。”这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D
A. 掠夺了当地人民 B. 巩固了帝国统治
C. 扩大了法国疆域 D. 打击了封建势力
11.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更
透彻。下列各种史观从不同角度分析了( )
革命史观 民众日益分为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
唯物史观 以英国为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制
全球史观 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生态史观 使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C
A. “三角贸易”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新航路开辟
12.“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楚他们作为工人阶
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
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共产党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反
映了《共产党宣言》( )
A
A. 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 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 D. 实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联合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西欧封建社会】(8分)
材料一:庄园中的每一个农户,也以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生产
着自己所需用的布匹等日用品。很少需要对外交换。因此每一个农户
以至每个封建庄园, 都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细
胞。……在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随着土地分封的发展,封建等级制
度逐渐建立起来。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其实他
除直辖的一部分土地外,绝大部分已作为封土(由采邑发展而来,封
土是世袭的)分封给他的附庸——公爵或伯爵等大封建领主贵族。
(1)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4分)
[答案] ①庄园制度兴起;②实行封君封臣制度。(4分,每点2分)
材料二: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
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
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或市民阶级……新兴
资产阶级从下面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
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摘编自[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表现:①工商业兴起;②城市生活产生;③市民阶层形成。
(答出两点即可,2分)
影响:①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②冲击了欧洲封建
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兴起;③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等。
(答出两点即可,2分)
14.【近代欧洲饮食文化】(10分)
材料一:土豆的起源地是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它通常被晒干当作救荒
的代食品。在16世纪中叶,土豆大规模地越过大西洋,被运到欧洲。
大约在1588年,即在“无敌舰队”抵达英国的那年,土豆被带到英国。
在随后的年代里,战争又使得土豆的种植再度扩展,欧洲的每次战争
都使土豆的种植范围扩大。在18世纪时,土豆逐渐成为欧洲地区人们
的主食。土豆的引进,对于担心饥荒的欧洲来说,使谷物不再是维系
生命的主要依靠。它的意义不仅表现在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更重要的
是,它让整个欧洲饮食文化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英国北部地区菜单
早餐 牛奶粥、咖啡、面包、黄油
正餐 肉配土豆或肉馅饼,米饭布丁或烤布丁,面包和奶酪
晚餐 茶、烤奶酪、培根(不加黄油)
——摘编自周悦琅《英国人的菜篮子:从英国工业革命前后饮食
变化看英国人生活水平之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豆能够在欧洲地区广泛种植
的因素。(4分)
[答案] ①新航路的开辟,使土豆被带入欧洲;②战争促使土豆种植面积
扩大;③饥荒时期,土豆可被当作救荒的代食品。(4分,答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写出近代以来英国人饮食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 变化:①食物多样化;②出现土豆等外来食物;③饮食结构趋
于均衡;④饮食时间逐渐固定。(3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①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广大劳动人民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③交通工具发展,便利了食物的运输;④英国与殖民
地之间经济联系密切,引进大量外来食物。(3分,答出三点即可)
15.【工业革命与女性地位】(8分)
材料一:1851年英国女性参加工作情况(部分)。
行业 人数(人)
纺织业 635 000
服装业 491 000
采矿业 11 000
金属业 36 000
(注:除上表列出的行业外,造纸、印刷、食品、水泥、玻璃等行业
也雇用了一部分女工)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她们摆脱了家庭的羁绊,走进了工业生产的行列,
成为引人注目的工业战线的主力军。因此,工业革命为妇女参加社会
劳动,发挥劳动潜力,提高劳动技能,提供了客观可能。在工业化的
过程中,她们开阔了视野,认识到自身利益与阶级利益,为自身的彻
底解放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高了她们自身的经济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尹丽曼《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1)根据材料一,分析1851年英国女性参加工作情况有何特点。(2分)
[答案] ①工作的行业集中在纺织业和服装业;②分布的行业较为广泛。
(2分,每点1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给英国女性带来的影响。(4分)
[答案] ①就业机会增加;②提高了劳动技能;③开阔了视野;④提高
了经济地位。(答出两点即可,4分)
(3)综上所述,请谈谈你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女性的社会状况中得到
的启示。(2分)
[答案] ①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条件;②女性地位提高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2分)
16.【欧美近代社会的发展】(10分)
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 法国出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765年 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时间 事件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 1787年美国宪法通过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阅读材料,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
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分)
续表
[答案] (示例)观点:先进思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论述: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传播,
促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8世纪,启蒙思想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
国大革命的发展和深入,也为欧美其他国家的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不断推动社
会的发展进步。(10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九上历史期末考试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希罗多德说:“他们(古埃及人)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易于取 得丰硕的劳动果实。 ……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上来,流到田里去 灌溉,再待河水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 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说明( C )
A. 尼罗河易于泛滥成灾 B. 古埃及人喜欢不劳而获
C. 尼罗河促进农业发展 D. 古埃及人科学成就突出
2.《汉谟拉比法典》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
根据形势、上司的需要,随意量刑执法的弊端;摒弃了量刑执法从重 从快、法外开恩的陋习。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D )
A.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B. 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C.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 使定罪量刑有了依据
3.“雅典的妇女们偷穿上丈夫的服装,戴上假胡须,女扮男装出席公民 大会,投票通过法律夺取了政权。”这是古希腊喜剧作品中的一个情节, 侧面反映了( C )
A. 民主政治推动戏剧艺术发展 B. 戏剧导致城邦内部阶级分裂
C. 雅典民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 民主氛围浓厚,公民意志自由
4.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观点并运用于绘画雕刻;古希腊 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大多具有非凡的力量、英俊的相貌和发达的肌肉, 女性则具有惊世的容貌。这说明( D )
A.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B. 古希腊雕塑开创了新时代
C. 古希腊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D. 古希腊对美的追求
5.美国学者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写道:“中世纪西欧城市 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改革的。”这一“改革”主要体现 在( A )
A. 市民阶层的形成彰显近代曙光
B. 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 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D. 农奴逃离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6.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 都有生杀之权。但他在立法中又规定,主人不得非法“毫无理由地杀害 自己的奴隶” ,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
( B )
A. 旨在打压封建奴隶主 B.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C. 维护了皇帝专制权力 D. 奠定后世欧洲民法的基础
7.意大利人阿尔伯蒂说:“那些依靠我们勤劳所得的东西难道是命运所 予?不,这并不是命运的力量。命运不能战胜不甘心失败的人,命运 只能给顺从他的人戴上枷锁。”这一言论( D )
A. 赞美了神的力量和伟大 B. 宣扬了启蒙运动理念
C. 促进了封建王权的建立 D. 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8.新航路开辟开启了物种大交换,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 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促进了美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他们也染上了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如天花、麻疹、疟疾 等,这些疾病最终夺走了不少当地人的生命。这说明( B )
A. 美洲印第安人的免疫力低下
B.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C. 物种交换推动美洲社会转型
D. 欧洲殖民者企图用病菌来征服美洲
9.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 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里所说 的“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B )
A. 采用新的大机器生产方式
B.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C. 世界由隔绝的状态转向互相联系
D.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10.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 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 立即消失。”这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D )
A. 掠夺了当地人民 B. 巩固了帝国统治
C. 扩大了法国疆域 D. 打击了封建势力
11.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更 透彻。下列各种史观从不同角度分析了( C )
革命史观 民众日益分为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
唯物史观 以英国为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制
全球史观 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生态史观 使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A. “三角贸易”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新航路开辟
12.“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楚他们作为工人阶 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 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共产党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反 映了《共产党宣言》( A )
A. 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 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 D. 实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联合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西欧封建社会】 (8分)
材料一:庄园中的每一个农户,也以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生产 着 自己所需用的布匹等日用品。很少需要对外交换。因此每一个农户
以至每个封建庄园, 都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细
胞。 ……在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随着土地分封的发展,封建等级制 度逐渐建立起来。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其实他 除直辖的一部分土地外,绝大部分已作为封土(由采邑发展而来,封 土是世袭的)分封给他的附庸——公爵或伯爵等大封建领主贵族。
(1)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4分)
[答案] ①庄园制度兴起;②实行封君封臣制度。(4分,每点2分)
材料二: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 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 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或市民阶级……新兴 资产阶级从下面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 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摘编自[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表现:①工商业兴起;②城市生活产生;③市民阶层形成。 (答出两点即可,2分)
影响:①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②冲击了欧洲封建 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兴起;③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等。 (答出两点即可,2分)
14.【近代欧洲饮食文化】 (10分)
材料一:土豆的起源地是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它通常被晒干当作救荒 的代食品。在16世纪中叶,土豆大规模地越过大西洋,被运到欧洲。 大约在1588年,即在“无敌舰队”抵达英国的那年,土豆被带到英国。 在随后的年代里,战争又使得土豆的种植再度扩展,欧洲的每次战争 都使土豆的种植范围扩大。在18世纪时,土豆逐渐成为欧洲地区人们 的主食。土豆的引进,对于担心饥荒的欧洲来说,使谷物不再是维系 生命的主要依靠。它的意义不仅表现在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更重要的 是,它让整个欧洲饮食文化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1600年左右英国居民的饮食结构 每人每年消费量(单位:千克)
19世纪60年代英国北部地区菜单
早餐 牛奶粥、咖啡、面包、黄油
正餐 肉配土豆或肉馅饼,米饭布丁或烤布丁,面包和奶酪
晚餐 茶、烤奶酪、培根(不加黄油)
——摘编自周悦琅《英国人的菜篮子:从英国工业革命前后饮食 变化看英国人生活水平之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豆能够在欧洲地区广泛种植 的因素。(4分)
[答案] ①新航路的开辟,使土豆被带入欧洲;②战争促使土豆种植面积 扩大;③饥荒时期,土豆可被当作救荒的代食品。(4分,答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写出近代以来英国人饮食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 变化:①食物多样化;②出现土豆等外来食物;③饮食结构趋 于均衡;④饮食时间逐渐固定。(3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①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广大劳动人民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③交通工具发展,便利了食物的运输;④英国与殖民 地之间经济联系密切,引进大量外来食物。(3分,答出三点即可)
15.【工业革命与女性地位】 (8分)
材料一:1851年英国女性参加工作情况(部分)。
行业 人数(人)
纺织业 635 000
服装业 491 000
采矿业 11 000
金属业 36 000
(注:除上表列出的行业外,造纸、印刷、食品、水泥、玻璃等行业 也雇用了一部分女工)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她们摆脱了家庭的羁绊,走进了工业生产的行列, 成为引人注目的工业战线的主力军。因此,工业革命为妇女参加社会 劳动,发挥劳动潜力,提高劳动技能,提供了客观可能。在工业化的 过程中,她们开阔了视野,认识到自身利益与阶级利益,为 自身的彻 底解放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提高了她们自身的经济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尹丽曼《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1)根据材料一,分析1851年英国女性参加工作情况有何特点。(2分)
[答案] ①工作的行业集中在纺织业和服装业;②分布的行业较为广泛。 (2分,每点1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给英国女性带来的影响。(4分)
[答案] ①就业机会增加;②提高了劳动技能;③开阔了视野;④提高 了经济地位。(答出两点即可,4分)
(3)综上所述,请谈谈你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女性的社会状况中得到 的启示。(2分)
[答案] ①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条件;②女性地位提高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2分)
16.【欧美近代社会的发展】 (10分) 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 法国出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765年 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 1787年美国宪法通过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阅读材料, 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分)
[答案] (示例)观点:先进思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论述: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传播, 促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8世纪,启蒙思想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 国大革命的发展和深入,也为欧美其他国家的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不断推动社 会的发展进步。(10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