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8 10:1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2.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认识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分析中外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民居演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重点讲述了村落、集镇的演变,城市的起源与布局及世界民居的特点。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感受及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兼具现实性与历史感。课标建议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形成对历史的理解与解释。因此,本模块教学应多多引入地方史,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自下而上的构建学生已有经验与书本结论间的联系,以达到培育家国情怀、突破核心概念、锻炼思维能力的目标。
2.高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外通史课程的学习,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基本要求是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本课的大部分内容属于全新的知识,学生之前没有学过,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储备不是很充足,可以通过引入具体事例向学生加以说明介绍,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帮助学生对此部分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了解劳动工具的日益改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情景导入:
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创造一个居住的环境和空间。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梦想和追求。居住的环境和空间就是我们的家。
珍惜家园,探索古代、现在、未来的家!
一、村落的产生
(一)村落的含义:
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
(二)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1.原因: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系辞下》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材料二 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辞过》
材料三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韩非子·五蠹》
归纳为: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先民居住形式改变的根本动力;
②人类最初选择穴居,是出于安全考虑,受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制约。
③与农业生产出现和房屋建造技术发展等紧密相关。
2.演变:
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3.影响:
①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②人类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三)概况:
1.构成: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服务场所。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2.表现: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3.功能:
①定居、繁衍、防卫、集体活动;
②凝聚宗族、管理教化、农业生产。
4.影响:
①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②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③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④人类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⑤宗族的凝聚意识逐渐形成。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一 中国的原始村落分布地出现在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宗祠是传统村落中住民们精神活动的中心,但在祖先祭祀场所的意义上,宗祠与其他各种规模和形式的祠堂具有同样的功能。
——《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对村落的空间构造的影响》
材料二 北方黄土窑洞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构成一幅幅人与天地同、与自然和谐的壮美画卷。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村落》
材料三 闽北城村的“井”字格局 、浙江芙蓉村的“七星八斗”格局、粤北客家“八卦围”格局 、福建田螺坑土楼群格局、福建侨乡塔下村格局 ……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村落》
提示:
(1)特点:
①中国传统村落往往依水而建;
②以农业生产为主(故又称农村);
③具有保守性;
④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
⑤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⑥天人合一;
⑦形态各异等。
(2)影响:
①为人类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②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③有利于农业文明的进步发展;
④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⑤但导致人们认知空间狭窄。
二、集镇的出现
(一)集镇的含义:
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二)集镇兴起:
材料一 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据张虎林《农村经济学》
材料二 人类古代社会的市,是“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即物物交换。这种市一般表现为定期的集市,虽然是在一定的场所进行的,但并不具备房屋、店舍和其他基本设施。这种集市在北方叫作集,在南方叫作墟、场、会……农村集市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修道路、盖房子,提供固定的商品交易场所,并且为了方便交易者,还要开旅馆、饭店,发展公用事业。随着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多样化,这种集市就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多功能的农村集镇。
——摘编魏世恩《区域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归纳为;
1.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分工、商业发展;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4)军事防御;
(5)政府管理需要。
2.过程:
(1)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2)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3)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3.意义:
①加强城乡的经济文化 联系和发展。
②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三)中国古代的集镇:
1.发展的过程:
2.类型:
军事重镇、政治中心;工商市镇。
3.功能的演变:
①军事功能: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
②经济功能: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
③政治功能: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4.作用:
①沟通城乡,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②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商品经济发展;③推动城市化。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原因?
历史纵横: 汉口镇的兴起
明朝初年,汉口只是一片与汉阳城紧紧相连的荒滩,人迹罕至。成化年间,汉水改道,这里成为天然的避风良港。各处商民在此建房造屋,商船也来此停泊,市场开始出现。
明朝末年,汉口已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汉口镇的兴起使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汉口镇的市场规模更加扩大,商业分工也日趋繁细,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衣服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
提示:
(1)特点:
商业分工细密、专业化程度高;
行业众多,经营商品种类丰富;
经济功能突出、兼具政治和军事功能;
受封建政府监管;
南方占比较重;
(2)原因:
①农业和手工业发达;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政治、军事因素。
三、城市的产生
(一)城市的内涵:
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城市被认为是“城”与“市”的结合;
“城”为墙垣围起的区域,主要是政治与军事用途;“市”则指商品交易场所。
(二)人类早期城市的产生
1.产生的条件: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是其产生根本因素。
2.城市的产生:
①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②世界主要的农业区域,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3.城市产生的意义:
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中国古代城市
1.布局:
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2.发展:
(1)商朝:
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2)周朝: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3)特点:
①布局工整;
②突出王权;
③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理念及发展的特点。
材料 中国古代的城市多是通过行政命令兴建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稳定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很早进入封建社会,又很晚进入工业社会。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城市不仅缺少促使发展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积极因素,甚至还是封建保守势力的核心堡垒,因为封建帝王、官僚、世家大族、富商豪绅等特权阶层几乎都集中在城市。城市中的居民由上至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与广大村庄中的农民依存共处,使中国封建制度异常稳固。所以中国传统城市的格局变化小,没有大的变迁,从中几乎找不到现代文明的因素。
提示:
(1)理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上;等级观念;宗法观念;道法自然。
(2)特点:
(1)城市功能: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多样化和商业化城市发展。
(以北宋为分水岭,之前城市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是从属地位,之后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北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的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
(2)商业活动:政府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政策没变。
(3)地区分布: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
(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4)从数量和规模: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
(三)西方古代城市
(1)奴隶社会: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①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②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2)中古时期(封建社会):
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其特点:
①城市多为自发形成,很少有按规划建造的;
②城市中围绕着公共广场组织各类城市设施以及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结构;
③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和繁荣,使一些城市开始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 逐步成为自治城市;
④公共建筑(如市政厅拓展、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
(四)城市产生的影响:
(1)与政治密切相关,一般都有城墙,对政治局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2)使得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集中,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3)城市的防御性设施、水利工程、道路等的修建,有利于人类居住;推动城市化进程;
(4)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体育和艺术等群体生活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文化思想交汇,有利于推动文明的进步。
能力提升: 概括村落、集镇、城市三者的关系及认识。
(1)关系:
①村落、集镇、城市都是人类的居住地;
②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
③集镇、城市的出现带动了村落的发展。
(2)认识:
①从洞穴到城市的演进,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产物;
②也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进程;
③也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
问题探究: 对比分析中西方城市的异同,并思考差异形成的原因。
提示:
(1)相同点:
①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
②都是政治中心;
③都有手工业和商业经济职能。
(2)不同点:
①布局来看:
古代中国分级定制,中正对称,皇权政治居于核心地位。
古代罗马没有整体规划,比较随意。
②功能来看:
古代中国城市政治功能更突出;
古希腊经济和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
(3)原因:
①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思想文化专制;
②西方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力量强大崇尚自由平等的理念。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一)影响民居的因素
①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②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
③当地文化、宗教习俗、国家制度和政策等。
(二)代表性民居: 自主学习
(三)中国古代的民居
1.远古时代:
因地制宜,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地上建筑。
2.先秦以后:
(1)设计理念:
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2)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3)结构: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3.明清时期:
(1)结构: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2)民居类型:
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问题思考: 概括中国古代民居的特点。
提示:
(1)体现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2)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3)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4)风格多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明显。
核心素养: 据材料概述四合院的主要构成和思想文化内涵。 (历史解释)
材料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四合院是民居当中古代礼制最充分的体现。四合院内外宅的划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四合院的那种“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友以义的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
提示:
(1)构成:
①四合院是由正房(一般是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旁有时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连接,可避风雨。
②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为三间或者五间,是一家之主或长辈居住的地方;
③东西厢房是晚辈居住的地方。
(2)思想文化内涵:
四合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族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反映,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观念,这些观念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黑吉辽卷)元代官员对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则四方之商贾,与百工之事为多……奇货用物,本末纤巨,莫不毕至。”下列描写上都的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  )
A.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
B.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
C.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D.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
【解析】 材料描述了上都市场繁荣、工匠和商人众多的景象,故选A项; “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 ”这句诗描述的是都城(王畿)与皇帝宫殿(御苑)的接近,以及宫殿四季如春的美景。这与上都市场的繁荣和工匠、商人的众多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 “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这句诗虽然提到了 “万骑千车互来去 ”,但主要是描述了一种凄凉或寂静的场景(黄鹂声绝孤雁鸣),与上都市场的繁荣景象不符,排除C项; “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 ”这句诗表达的是某地从过去的荒凉之地变成了现在的帝王都城,主要强调的是地位的变化,与上都市场的繁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2.(2022·全国乙卷)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解析】据材料“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结合所学可知,明后期江南市镇工商业繁荣,人们才有财力修建园林,且园林俗气扑人,说明园林主人文化素养不高,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江南中产以上的人家喜建园林,且园林俗气扑人,他们不一定是士大夫之家,更多的是市民阶层,排除A项;据所学,世俗化审美趣味早在宋代已经出现,排除B项;据所学,明后期士农工商社会结构有松动,有弃儒经商、弃农经商的士农,但达不到“解体”的程度,排除C项。
3.(2022·海南卷)明代,上海只是一个小城镇,人们以说嘉兴话为尚;清代属苏州管辖,人们以会说苏州话为荣;到了现代,上海已成为著名大都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上海话。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出(  )
A.追逐新潮的心理取向
B.时代变迁的历史印记
C.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
D.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不同时期上海地区的方言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且上海方言从使用外地语言到使用自己语言也反映了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故B项正确,为最佳选项;心理取向只是影响地区主流方言变化的主观因素之一,故A项有一定合理性,但非最佳选项;上海从小城镇到直辖市、大都市的变化确实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但这只是影响上海方言变化的客观因素之一,本质上也是上海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时代体现,故C项虽有一定合理性,但非最选项;上海方言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而不是必然趋势,故D项错误,排除D项。
4.(2022·海南卷)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
A.人们的审美观念
B.经济发展水平
C.集体劳作的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
【解析】据材料“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可知船型屋的建造反映了当时黎族先民经济比较落后,筑房材料大多就地取材,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限,故选B项;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当时人们的具体劳作方式和房屋建造过程,无法体现集体劳作的形式,排除C项;传统文化习俗的形成往往深受当地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环境的限制,排除D项。
5.(2024·重庆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城的公共建筑规划与其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共和时期,罗马缺少奢华壮丽的建筑物,但罗马人并未感到困扰。原因在于,在元老院这一具有寡头性质的集体议事机构中,没有任何元老能通过斥资修建纪念建筑来彰显自己的地位,这样做不仅无法赢得同侪的尊重,反而会引发对其权力野心的负面观感。另外,如果政府金库有闲置资金,首先会考虑为公民们修建能够便利生活的基础设施,或者改善公共道路。如果有人主持修建一个大型供水渠,他一定会贏得公民们的称赞。
——摘编自【英】麦克伊韦迪《古典世界的城市:从地图探寻文明的细节》
材料二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以咸阳所在地区为“内史”,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京畿区域,并“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以充实京师。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北极星)”。三十五年,秦始皇锐意经营渭南,拟将咸阳重心置于丰镐古都之间,故令建新天极——阿房宫,并扩大城址直达南山,即以山为宫阙,视渭河为“天汉”。
——摘编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罗马城与咸阳城规划所体现的政治理念。
参考答案:
(1)罗马城:
①限制个人权力(贵族权力、强调集体意志、贵族共和制);
②重视公民需求(重视公共利益、公民权益、公民意志)。
(2)咸阳城:
①突出大一统意识(巩固国家统一);
②体现君主权威(皇权至上、中央集权)
③反映天人合一思想(君权神授)。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村落的产生
(一)村落的含义
(二)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三)基本概况
二、集镇的出现
(一)集镇的含义
(二)集镇兴起
(三)中国古代的集镇
三、城市的产生
(一)城市的内涵
(二)人类早期城市的产生
(三)中国古代城市
(四)西方古代城市
(五)城市产生的影响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一)影响民居的因素
(二)代表性民居
(三)中国古代的民居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比较简单,主线清晰。在设计教学时,主要落脚点在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实现的路径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也就是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让学生明白:聚居地的演进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而且两者的关系是互动的、是相互促进的。民居不单单是静态的建筑,背后折射的是文化内涵。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其中中国传统民居独具中国审美和情趣,启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在深入挖掘聚居地的演进背后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还不够,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可能有所欠缺。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