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模块二 认识中国
第16讲 中国的地形
目录
CONTENTS
课标要求
1
知识梳理
2
重难点剖析
3
情境应用
4
课标要求
01
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特征 综合思维
能够描述中国不同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比较区域差异 区域认知
从区域的视角说明人类活动与地形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
课标要求
课标
知识梳理
02
1. 山脉纵横交织
山脉的走向 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北: 、阴山山脉
中: 、
南: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秦岭
南岭
山脉的走向 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西: 、 、 、雪峰山
中: 、武夷山脉
东: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长白山脉
横断山脉
山脉的走向 主要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
弧形山脉 (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 是世界第一高峰)
祁连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
2. 地形复杂多样
主要地形区 特征
四
大
高
原 A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
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C 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D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主要地形区 特征
三
大
平
原 E 面积最大,黑土广布
F 也称黄淮海平原
G
湖泊众多,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地形区 特征
四
大
盆
地 H 面积最大,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I准噶尔盆地 呈不规则的三角形
J柴达木盆地 平均海拔最高,有“聚宝盆”之称
K四川盆地 有“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称,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塔里木盆地
3. 山区面积广大
(1)劣势: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2)优势:便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等。
(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山洪、崩塌、 、 等。
滑坡
泥石流
1. 地势特征:中国地势 高 低,大致呈三级 状分布,并且向海洋
倾斜。
西
东
阶梯
2. 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1)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 。
(2)使许多大河滚滚 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3)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 。
降水
东
水能
重难点剖析
03
1. (2024·岳阳月考)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
高原的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图中序号能正确表示内蒙古高原位置的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名师点拨】图示我国部分地形区与山脉的位置关系
【名师点拨】
(2024·张家界模拟)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回答第2~4小题。
2.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错误的是( B )
A. ①-青藏高原 B. ②-柴达木盆地
C. ③-四川盆地 D.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名师点拨】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
游平原。
【名师点拨】
3. 图示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D )
A.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 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C. 中部高,四周低 D.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
4. 图示反映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不包括( D )
A. 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B. 阶梯交界处河流水流湍急,蕴藏巨大的水能
C. 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D. 使东部地区降水较少
D
【名师点拨】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
游平原,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同时这一地势特征使东部地
区降水较多。
【名师点拨】
情境应用
04
【美丽中国自驾游】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驾游悄然兴
起,其中东起上海、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备受游客的青睐。
材料二:上海的中学生小菁一家三口准备利用暑假时间自驾游,他们设计了图中
a、b、c三条线路。
(2)若小菁一家沿线路a旅游,他们将欣赏到A 高原牧草如茵、雪山连绵的
优美景色;若想领略大漠风光,小菁一家应沿线路 旅游,该线路上的
盆地中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若沿线路c旅游,沿途依次经过我国
的 平原和 平原。
(1)小菁一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 、丘陵为主。
三
平原
青藏
b
塔里木
长江中下游
华北
(3)小菁一家最终选择沿318国道旅游。图中a、b、c三条线路中,与318国道相吻合
的是线路 ,经过地势阶梯最少的是线路 。他们发现沿途的河流大多自西向
东流,你能解释原因吗?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