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中国的气候 (课件27张)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湖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讲 中国的气候 (课件27张)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湖南)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09 08: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模块二 认识中国
第17讲 中国的气候
目录
CONTENTS
课标要求
1
知识梳理
2
重难点剖析
3
情境应用
4
课标要求
01
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综合思维
能够描述中国不同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比较区域差异 区域认知
从区域的视角说明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
课标要求
课标
知识梳理
02
1. 气温和温度带
(1)中国 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季南北气温都较高。
【归纳总结】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同时,北方邻
近冬季风的源地。
冬 
夏 
【归纳总结】
(2)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原气候区 
(3)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热带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
高原气候区 一年一熟 青稞等
2. 降水和干湿地区
(1)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不均 大致由 向 递减
时间分配不均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季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夏 
(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A ,B ,C ,D 。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3)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其天然植被
干湿地区 降水量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毫米以上
半湿润地区 400~800毫米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毫米 草原
干旱地区 200毫米以下 荒漠草原、荒漠
800 
森林
200~400 
3.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A ,B ,
C ,D ,
E 。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1. 成因:中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位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巨大。
2. 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
3. 夏季风的影响
(1)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 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2)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季风 
非季风 
(3)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 灾害。
旱涝 
1. 成因: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
2. 表现: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
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
1. 中国主要特殊天气
特殊天气 特点
寒潮 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梅雨 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台风 主要影响东南沿海省区
沙尘暴 北方和西北地区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
2.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
(1)洪涝: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 地区的多发灾害
之一。
东部平原 
(2) :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干旱 
【知识拓展】中国主要地质灾害
灾害 地震 滑坡、泥石流
主要分 布地区 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西南地区
成因 西南地区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
带;东南沿海地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势陡峭,土质疏松,缺少
植被保护,降水多
【知识拓展】
重难点剖析
03
1. (2024·长沙期中)小祺去过很多城市,发现城市别称往往体现当地鲜明的地理特
色,如哈尔滨--冰城、拉萨--日光城、六盘水--凉都、昆明--春城等。这些
别称综合反映出我国( A )
A.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 城市景观各不相同
C.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 D. 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A
【名师点拨】我国的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名师点拨】
2. 读图可知( A )
①长春已进入冬季 ②海南岛全部处于夏季 
③南京仍在秋季  ④沈阳、济南比常年入冬偏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2024·长沙模拟)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23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近年来同
期最高,秋季气温异常偏高导致了北方多地入冬推迟。下图为截至2023年11月2日我国
各地入冬进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3小题。
3. 该图反映出我国( A )
A. 东部地区纬度越高,入冬越早
B. 气温自沿海向内陆升高
C.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入冬越晚
D. 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升高
A
【名师点拨】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判读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冬、夏季风)和地形地势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这
三个因素主要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来影响某地的气候。
(1)气温差异:如果两地纬度差异较大,则主要考虑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如果两地位
于同一纬度,则主要考虑地形差异。
【名师点拨】
(2)降水差异:如果两地一个距海较近,另一个距海较远,则主要考虑受海陆位置的
影响;如果两地都距海较近或都距海较远,则主要考虑地形地势。
情境应用
04
【中华诗词 气候探秘】《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
美”为宗旨,通过比赛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
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
句中描述“五原”和“长安”的现象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纬度位置 
(2)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指的是 (选填“东南风”或“西北风”)。导致“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主要因素是 ,反映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东南风 
海陆位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青藏高原每年油菜花开时间较同纬度地
区晚,试分析原因。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