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模块二 认识中国
第22讲 珠江三角洲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长株潭城市群的联系与差异
目录
CONTENTS
课标要求
1
知识梳理
2
重难点剖析
3
情境应用
4
课标要求
01
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
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长株潭城市群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 区域认知
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长株潭城市群的联系与差异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课标要求
课标
知识梳理
02
1.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A香港 B澳门
位置 珠江口 侧,北与广东省① 市相连 珠江口 侧,与广东省
② 市相邻
组成 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气候 气候 东
深圳
西
珠海
亚热带季风
A香港 B澳门
经济 特点 以 为基础,以金融业、贸易与物
流、专业服务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主要经济支柱有 、旅
游、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
业等
美称 “购物天堂” “海上花园”
土地 利用 (1)特点:地狭人稠;(2)解决方式:“上天”(建造高楼)、“下海”
(填海造地) 国际贸易
博彩
2.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1)发展条件
(2)特点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
门9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
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它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
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拓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
【拓展提升】
形成 由① 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位置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自然 条件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
“ ”和“丝绸之乡”
长江
鱼米之乡
重要 城市 核心:② ;北翼中心城市:③ ;南翼中心城市:④
经济 人口和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上海
南京
杭州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江经济带的发
展,带动整个中部区域的发展,最后加快我国现代化的步伐。
【拓展提升】长江经济带
【拓展提升】
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的内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的经济
带,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长江水道和沪汉蓉沿江高速铁路网、沪昆高铁,联
动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与此同时,该经济带
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
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在沿江11省市和全国的经济地位及作用日益突出。
重难点剖析
03
1.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 )
A. 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 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C. 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 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A
(2024·长沙模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
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
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图,
回答第1~2小题。
2.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 B )
A. 科技力量极为雄厚 B. 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C.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D. 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
【名师点拨】靠近海洋、科技力量雄厚、有国家政策扶持、地形平坦等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和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毗邻港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优势。
B
【名师点拨】
(2024·长沙模拟)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有“一江串三城,
三足鼎立”之说。该城市群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读长株潭城市群示
意图,回答第3~5小题。
3. 材料中“一江”指的是( D )
A. 长江
B. 资水
C. 沅江
D. 湘江
D
4. 该城市群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B )
A.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工厂建设
B. 市场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利
C. 位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科技发达
D. 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宜人
B
5. 要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高效能和生态型的城市群,下列举措合理的是
( C )
A. 相互模仿、借鉴,消除城市产业差别
B. 将三市间的绿地改建为住宅区和工业区
C. 建立统一的公交、通信系统,整合观光旅游项目
D. 鼓励购买和使用私家车,解决三市间交通困难
C
【名师点拨】长株潭城市群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组成。三市呈三足鼎立之势,位
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三市尽管彼此相
距很近,自然地理条件也差不多,却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名师点拨】
情境应用
04
【粤港澳互融互通】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旧金山湾区、美国纽约湾区、日本东京湾区
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
1/9的经济总量,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粤港澳大湾区濒临 海,由分别位于 (填河流名称) (选
填“东西”或“南北”)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广东省的9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
的文化渊源。
南
珠江
东西
【地缘相近】
【城市互通】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
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
圈”基本形成,大湾区出现一大批“双城打工人”。
(2)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是 。
交通便利
(3)简述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给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加强了区域联系,方便了居民出行,促进了经济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产业互补】
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香港、澳门等地区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
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区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打造深度合作平
台,努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4)分析港澳地区和广东省9市在实现“中国第一湾”的经济飞速增长中各自发挥的
优势。
港澳地区提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广东省9市提供了土地、资源和
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