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40 分。
1.小明搭乘出租车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4:46指的是时刻,15:24指的是时间间隔
B. 出发地到车站的直线距离是17.15
C. 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5 /
D. 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34.3
2.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
列选项中纵坐标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
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 、 、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今用水平力 作用于 时,
、 、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地面对 的摩擦力等于 B. 对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 对 的摩擦力等于零 D. 对 的摩擦力等于 方向向右
4.图中 1、 2是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的重物的重力的两个分力,重物与斜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是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8 页
A. 重物同时受到重力 和 1、 2的作用 B. 1 = ,受力物体是重物
C. 2 = ,是重物对斜面的正压力 D. 重物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5.在图中,可以表示两个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同时落地的 图是( )
A. B.
C. D.
6.伽利略创造性地设计出图( )、图( )所示的两个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 )中斜面倾角越小,所用时间越长,越容易测量
B. 图( )可以解释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原因
C. 图( )实验考虑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D. 图( )可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如图,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球所受合
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
A. 方向 B. 方向 C. 方向 D. 方向
8.物体处于以下状态时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A. 铅球在沙坑里下陷到最低位置时
B. 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到速度减为零时
第 2 页,共 8 页
C. 摆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到右侧最高位置时
D. 小球沿竖直光滑圆轨道滑动到与圆心等高且速度为零时
9.一个光滑小球放在挡板与斜面之间,当挡板由竖直方向缓慢逆时针转到水平位置过
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直变小
B.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直变大
C. 挡板对小球的弹力一直变大
D. 挡板对小球的弹力与斜面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一直变大
10.如图所示,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压力 随时
间 变化的图像。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
A. 体重约为800牛
B. 做了两次下蹲起立动作
C. 做了一次下蹲,一次起立动作
D. 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11.下列物理量单位关系正确的是( )
A. 力的单位:1 = 1 / B. 功的单位:1 = 1 2/ 2
C. 压强单位:1 = 1 / 2 D. 电压单位:1 = 1
12.用与竖直方向成 ( < 45°)的倾斜绳 和水平绳 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
的拉力为 1,现在保持小球的原位置不动,使绳 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 角
后固定,绳 的拉力变为 2,再转过 角,绳 的拉力为 3,则( )
A. 1 = 2 < 3 B. 1 = 3 > 2 C. 1 < 2 < 3 D. 增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0 分。
第 3 页,共 8 页
13.如图甲所示,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起立和下蹲动作。图乙中呈现的是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图乙中 点,小明所受到的支持力______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点到 点
的过程中,小明完成了______动作(选填“起立”或“下蹲”)。
14.如果光速只有 甚至更小,相对论效应会______(选填“更显著”还是“更不容易看到”),如果引力常量
3
增大,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是______(选填“变大”还是“变小”)
15.如图所示,重力 = 100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
小为20 ,方向向右的水平力 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 ,合力的大小为
______ .
16. 1和 2的合力大小随着他它们的夹角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 2的大
小均不变,且 1 > 2).则可知 1的大小为______ , 2的大小为______ .
17.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
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与地面碰撞时其速度的改变量为______ / ,
0~0.8 内小球的位移为______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8.某同学用如图 的装置测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机玻璃条(白色为透明部分,黑色是宽度为1 的不
透明遮光片),铁架台,光电门,刻度尺。
(1)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第 4 页,共 8 页
①将光电门安装在铁架台上,下面放缓冲物;
②用刻度尺测量两个遮光片之间距离,刻度尺示数如图 ,读出 = 15.40 ;
③手提玻璃条上端是它静止在竖直方向上,让光电门的光束从玻璃条下端的透明部分通过;
④让玻璃条自由下落,测得两次遮光时间分别为 1 = 10.003 , 2 = 5.000 ;
⑤根据遮光时间可以得到两次遮光时玻璃条的速度分别为 1 =______ / , 2 =______ / ;
⑥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______ /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了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可采用什么方法?______(提出1条即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
19.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放在地面上,一质量为 = 1 的小滑块从
质量为 = 5 的斜面底端 冲上斜面,到达最高点 后又返回 点,斜面
始终保持静止。已知滑块上滑过程经过 、 、 的时间相等,且 比
长0.98 ,上滑时间为下滑时间的一半。( 取9.8 / 2)试求: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滑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初速度大小;
(3)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和压力。
20.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 、 质量均为 = 0.8 ,在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
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表示 物体受到水平拉力 作用
和 不受拉力作用的 图象, 取10 / 2.求:
(1)物体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物块 所受拉力 的大小;
(3)8 末 、 间的距离.
第 5 页,共 8 页
第 6 页,共 8 页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小于; 起立。
14.【答案】更显著 变小
15.【答案】10 30
16.【答案】4 3
17.【答案】 8 8
18.【答案】1 2 9.74 增加两遮光片之间的距离
19.【答案】解:(1)设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滑块上滑与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1、 2,
对滑块受力分析可知: 1 = 30° + 30°, 2 = 30° 30°,
1 1
由题意,设上滑时间为 ,则根据运动规律可得: 2 = (2 )21 , 2 2 2
√ 3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2 21 = 8 / , 2 = 2 / , = ; 5
(2)设滑块经过 、 、 的时间均为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发生的位移差的关系: = = 2 1 ,解得: =
0.35 ,
滑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0 = 1 3 = 8 × 3 × 0.35 / = 8.4 / ;
(3)将滑块和斜面看作一个整体,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
√ 3
水平方向,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 = 1 30° = 1 × 8 × = 4√ 3 , 2
第 7 页,共 8 页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竖直方向,斜面和滑块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可知:( + ) = = 1 30°,
解得: = 56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面对地面的压力为: ′ = = 56 ,方向竖直向下。
√ 3
答:(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5
(2)滑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初速度大小为8.4 / ;
(3)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 3 ,方向水平向左,压力为56 ,方向竖直向下。
20.【答案】解:(1)由图示图象可知, 的加速度为:
△ 6 0
1 = = = 1.5 /
2,
△ 4
对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1 = 0.8 × 1.5 = 1.2 ;
(2)由图示图象可知, 的加速度为:
△ 12 6
2 = = = 0.75 /
2,
△ 8
对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2
解得: = 1.8 ;
(3)由图示图象可知, 运动 = 4 后静止,8 内, 的位移为:
1 1
2 = 0 1 = 6 × 4 × 1.5 × 4
2 = 12 ,
2 2
8 内, 的位移为:
1 2 1 2 = 0 + 2 = 6 × 8 + × 0.75 × 8 = 72 , 2 2
两者间的距离为:
△ = = 72 12 = 60 ;
答:(1)物体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2 ;
(2)物块 所受拉力 的大小为1.8 ;
(3)8 末 、 间的距离为60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