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州市第十三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之《烛之武退秦师》课件(14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莱州市第十三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之《烛之武退秦师》课件(14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30 22:18:20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关于《左传》无能为( )也矣
共( )其乏困秦伯说( ),与郑人盟夫( )晋何厌之有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wéifúgōngyuèfú 佚之狐( )fán zhuìquē秦军氾( )南若不阙( )秦夜缒( )而出失其所与,不知( )使杞( )子、逢( )孙 戍( )之 zhìqǐpángyìshù预习检测公元前630年郑新郑函陵氾水秦晋
晋 军秦 军
带有侵略性质的战争
大国夹击,郑国随时可能灭亡。??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退师的原因----晋、秦围郑以:因为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晋军(于)函陵,
秦军(于)氾南。军:驻军。名→动翻译秦国和晋国出兵攻打郑国的理由:1 以其无理于晋2 郑贰于楚(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
(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秦郑无矛盾冲突,晋师出有名,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利益。退师的原因---郑伯躬请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师:军队 辞:推辞翻译用:重用子:您 而:才是:这 过:过错补充省略句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退师经过---关键的文言知识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意动
翻译敢以(这事)烦……鄙:把…当作边邑焉:什么 用:因为陪:增加(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以为:把它作为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使者共:通“供” 乏困:缺少的(东西)。 形→名翻译为:给(晋君)许君焦、瑕济:渡河版:防御工事夫:发语词何厌之有=有何厌厌:通”餍”满足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四)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结果(一)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东:向东。名→状封:使……作疆界。使动肆:扩张。阙:削减焉:哪里唯:希望 图:考虑说:通“悦”戍:守卫翻译亡郑无利有害舍郑无害有利亡郑将有大害表面为秦-----实质为郑
1、切中要害----“有利”
2、援古例今----“有理”
3、逻辑清晰----“有节”
4、语言适当 ----“有体”巧妙游说的艺术: 古人云: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姓名
刘寿敏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
单位
莱州市第十三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烛之武退秦师》
一、教材分析
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充分展示三寸不烂之舌的威力,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理,晓之以利,说退秦师,瓦解秦晋同盟,解除了郑国的危难。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刚接触高中文言文,稍微有些难度,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有些困难
三、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虚词用法和特殊句式。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PPT:课前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巧妙制作幻灯片,教学信息形式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信息呈现快捷方便,讲课中,教师点击鼠标就可以快捷方便的呈现教学内容,相对于黑板可以省去许多当堂板书的时间,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可以进行更多的教学活动。信息容易复制,便于传播,便于加工。
音频:本节课是高一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诵读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单纯的文本式诵读就显得刻板没有活力,插入一段或两段音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朗诵名家音乐伴读,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朗诵能力和文言文理解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
?
?
背景介绍
明确当时三国的位置和利害关系
学生观察地图
PPT??图片
听范读
?注意生字词
学生认真听,并解决生字词问题
音频
复述课文情节?
?
思考问题:烛之武一共讲了几层意思
?
学生诵读体会,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PPT??图片
思考分析: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
?
思考问题:烛之武从哪些角度说服秦伯的/
学生诵读,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展示答案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多手段多方法使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探讨: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受命的?当时心理怎样?如何一步步说退秦军的?后果如何?烛之武的话虽是外交辞令,但说的透彻在理,事实求是,层层深入,简洁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