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8课辛亥革命
学科 历史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相关领域 中国近代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80分钟)
教材 书名:《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教材分析
一课不可无中心,不可无灵魂,一节课若无立意,再丰富的学生活动,再精妙的教学技巧都将变得空洞无物。
本课将教学立意确定为“走向共和的革命道路”,今时回首当年,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是一条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将线索为“究革命之因”“寻革命之路”“探革命之果”步步深入,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将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辛亥革命的历程,历程包括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重要内容,以及辛亥革命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层层分析,展开这“走向共和的革命之路”的教学,从教学线索可以看出,“走向共和”是辛亥革命的“灵魂”所在,也是辛亥革命的史学价值。
历史是一个圆,辛亥革命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想让学生明白“共和制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选择。”应该从多角度去叙述,在第一子目的教学中,采用史料教学,从政治根源、物质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思想基础六个方面来展开线索教学,即“究革命之因”同时也使得学生把握了第一子目关于掌握清政府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的兴起的史实。
在第二个子目的教学中,采用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带学生感受辛亥革命具体的发展历程,一共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再到“民国建立”的建立新政体阶段。第二阶段是从“南北议和”、“清帝退位”、“袁世凯就职”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阶段。特别是第二个阶段,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同学们感受在当时情境下,孙中山先生和袁世凯两边势力的对比,以及孙中山先生无奈让位的原因,这也是第二线索的教学,“寻革命之路”。
在第三子目的教学中,对于“辛亥革命的意义”的教学是个难点问题,历史最大的价值就是通过历史的反思来观照现实。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思考:辛亥革命对今天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换言之,今天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朵没有果实的花”,这个问题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因此在这个子目中,决定采用历史小组讨论的形式,以教材内容和史料为依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即展开教学教学“究革命之果。”引导学生得出辛亥革命多角度的不同意义,但是在诸多的意义中,学生应该认识到,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意义是推翻帝制、走向了共和。
纵观辛亥革命一百多年之后的历史,辛亥革命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就是“走向共和。”但是基于历史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辛亥革命有不足、有遗憾、又曲折、有反复,但是其历史功绩也不该忽略,它全面加速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习俗、外交乃至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引导学生在评价具体历史事件时,应该拥有多元视角,真正看清其历史发展的方向。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感性思维高于理性思维,普遍希望课堂生动有趣,所以教学中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对历史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构建知识、理性思考。
同时,作为高中生,并且学期课程已经过半,学生对以史料研读的形式来掌握知识的过程并不陌生,在教学过程中,仍要重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学生在初中阶段通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三课对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有所把握,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
因此,本课的教学应该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回忆、补充相关基础知识,将教学重点放在理性思考、能力提升方面。与初中相比,第一,初中阶段对“三民主义”并未做严格要求,教材也只是在“知识拓展”这一辅助栏目进行了简要的解释,因此要加强对“三民主义”这一概念内涵、关系的阐释。第二,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初中停留在表面,未对其历史局限性进行分析,并且结论多于史实,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把握、分析、评价等能力。
教材分析
随着高中历史课标的修订,《中外历史纲要》成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载体,高中历史又重新回到了通史的时序框架下。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第19课。
从课文编排分析,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个子目概括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第二个子目是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第三个子目对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和局限性做了阐述。三个子目的内容层层相连,主要讲述了在19世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之下,清政府实行新政、立宪等一系列自救行动以求得维持统治,这场骗局很快就被拆穿,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在不断地兴起,他们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抓准机会发起武昌起义,建立民国等一系列的行为,让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成为了历史,但是由各种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的果实让袁世凯窃取,因此,辛亥革命是一场进步性与局限性兼具的革命,在历史长河中,它又是一场“走向”共和的革命。由此可知,教学容量巨大,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讲解时详略得当,重新构建逻辑,形成教学线索,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从初高中课文对比分析,高中的课本一课的内容对应初中课文三课的内容,做出了一些取舍。初中课文第8课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早年的革命活动和同盟会、三民主义,大致对应部编版高中课文第19课的第一子目,由于初中知识的铺垫,高中课本在结构、篇幅上对孙中山先生的早年的革命活动简略概括,但是同盟会和三民主义仍是要点。初中课文第9课介绍了革命志士的奋斗和武昌起义,对应高中课文第一子目和第二子目,高中课本作出的取舍是革命志士的奋斗为略、武昌起义为详。初中课文第10课介绍了中华民国的建立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应高中课文第二子目和第三子目。这些内容是归属重难点内容,高中课文介绍的还是详细的,有了初中知识的铺垫,有利于学生加深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把握。但是,初中阶段对“三民主义”并未做严格要求,教材也只是在“知识拓展”这一辅助栏目进行了简要的解释,因此要加强对“三民主义”这一概念内涵、关系的阐释;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初中停留在表面,未对其历史局限性进行分析,并且结论多于史实,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把握、分析、评价等能力。
从单元体系分析,第六单元一共两篇课文: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单元以历史发展顺序为脉络,展示中国自清政府统治晚期、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时期、北洋军阀独裁统治时期我国民族革命发展的过程。本课是第六单元第一课,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中国人民抗战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探索的角度来讲,它迈出了近代化的探索有实质性的一步。就教科书而言,本课上承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第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成维新运动,下启本单元第2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由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的拯救国家、改造旧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却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而失败,但它却对整个近代中国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给后人提供了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展现社会的巨变而导致不同的社会阶层的选择,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辛亥革命后革命的困局、革命的破局,感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历史地图从时空上把握武昌起义以及全国响应革命的具体情况,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已土崩瓦解,提高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能够运用相关史料,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所做的种种努力的视角阐述辛亥革命的发生与帝制的终结、建立民国的艰辛,以及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历史解释】学生通过本课教材中的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的解读,提高历史解释能力,理解历史解释具有时代性、主观性,历史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是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是有识之士的艰苦努力得来的,认识辛亥革命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教学难点
1.重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的基本史实。
2.难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六、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师生互动的课堂讨论;图示教学法。
教学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时研究》、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袁时伟《昨日的中国》、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专著。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3min) 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从上世纪初的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日甚一日,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以及中华民族不同阶级一路的抗争和探索,并提出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中国人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苦苦追寻着,而此时,路又在何方?顺势导入新课《辛亥革命》,并对辛亥革命概念做解读。 追寻老师的思路,回顾前期所学的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以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所作过的探索,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回望来时的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还在继续,通过回顾旧知引出新知识,引发兴趣,培养学生历史联系意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对辛亥革命的概念做广义和狭义的解读,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讲 授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究革命之因 (15min) 教师讲述,在19世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清政府展开了自救活动。 教师展示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以及史料,提出问题:清末自救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后果是什么? (出示图片)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内阁就职表: (出示史料) 1906年夏秋之交,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先后回国复命。他们将所见所闻向朝廷报告外,同时也请朝廷准备立宪,以为当日的中国只有走立宪的路,才能使清廷拜托危机,皇位永固。……真正希望能够打动西太后的恐怕就是“皇位永固”四个字。 ——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辛亥革命的政治根源: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不但没有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反而客观上壮大了反封建的力量,加深了自身的危机,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史料、课文内容思考回答清末自救运动的目的及后果,掌握辛亥革命发生的政治根源。 通过图片和史料解释清政府自救运动的骗局,培养学生从图表中提出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史料研究能力,更好的理解孙中山先生及许多的立宪派人士是想转变的原因,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不得不走民族革命的道路,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辛亥革命发生的政治根源。
教师展示史料,提出:辛亥革命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出示史料)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这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利用商会有组织的参与地方或全国性的经济与政治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师展示一则史料和三张革命党人的图片,提问: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什么? (出示史料)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邹容《革命军》 (出示图片)从左到右依次为林觉民,徐锡麟,秋瑾。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阶级基础:仁人志士、知识分子的选择,壮大了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教师请学生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史料阅读”,了解林觉民以及其写下的《与妻书》之后讲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中,许多的革命党人前仆后继,投入革命之中,林觉民先生在写下绝笔《与妻书》之后,毅然投入了广州的黄花岗起义,不久就献身革命,不仅是林觉民先生,还有许多的革命烈士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只为求中华之光明!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和图片思考辛亥革命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阅读课本第109面的史料阅读,了解林觉民先生与其绝笔《与妻书》,感悟先生和同先生一样的革命当人的伟大。 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课本中没有涉及,但是为了探究革命之因的完成,做了简要的补充,通过史料中资产阶级经济的发展以及邹容先生的《革命书》的节选内容以及仁人志士照片的展示,锻炼自身分析史料问题的能力,把握辛亥革命发生的物质基础和组织基础。 通过了解林觉民先生和其绝壁《与妻书》的故事,感受林觉民和与其同时代的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用高贵的身躯与崇高的灵魂,铺就了共和之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感悟先辈的付出和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归纳孙中山先生接受西式教育、后又创办兴中会、同盟会的历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辛亥革命的组织基础: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的成立。 学生根据书本知识归纳总结孙中山先生的历程,思考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 通过归纳总结对课本中孙中山先生的接受西式教育到创建革命团体的历程,培养学生提出信息、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感悟孙中山先生领导民主革命的不易。
教师展示孙中山先生的题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依次按照题词内容,向学生解释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内容。 (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掌握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三民主义的前提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属于民族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民权主义属于政治革命,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民主义的保障是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属于社会革命,主张核定低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三民主义) 学生根据教师所展示的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和老师的讲解,掌握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思考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通过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分析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培养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把握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教师展示1895年到1911年资产阶级的反清武装起义表,以及部分武装起义的图片。提问:辛亥革命的军事基础是什么? (出示表格) (出示图片) 依次为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1907年5月广东黄冈起义、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动员新军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和教师的讲解,感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艰辛、思考辛亥革命的军事基础。 通过表格和图片分析辛亥革命的军事基础,培养图表信息提取能力,同时感受革命党人坚持不懈发动反清起义,为了中国的未来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向学生总结辛亥革命的六大必然因素。 之后教师讲述:根据上述我们总结的种种原因,我们可以了解到,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走向共和是一场不可逆的历史潮流,那么除了这些必然的因素之外,革命的发生也需要契机,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探讨什么样的机会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辛亥革命的发生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呢? 学生跟随老师归纳总结,得出辛亥革命发生的条件,即必然因素,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潮流,势不可挡。 再现思维导图,学生整体感知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因素,理解革命一触即发的必然性。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寻革命之路(27min)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四川保路运动的史实,向学生说明:四川保路运动发生之时,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而此时,正是发动起义的良好时机,于是,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地图、课文内容归纳武昌起义发生之后的一系列事件。 (出示地图)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地图、课文内容、教师讲解,一步步归纳初武昌起义、各省独立、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对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事实作必要的补充,学生了解此时正是发动起义的良好时机,了解辛亥革命发生契机。 从时空观念入手,通过地图和课文分析,起义如同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已然让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念。
教师讲述,1911年12月29日,17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每省一票,以16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可是在这之后不久,孙中山却将位置让位于袁世凯,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展示史料及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 (出示史料) 袁世凯具备孙中山缺少的财力、武力。在立宪派心中袁世凯是“统一”和“秩序”的象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出示课本内容) 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的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其开展议和。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史料,并向学生讲述当时的帝国主义、袁世凯、立宪派、旧官僚地方的态度做必要的知识补充。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原因: 帝国主义的支持;军队优势;革命党人基于完成革命;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拥护;袁世凯的政治诈骗等,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史料分析,以及教师口头的补充,思考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原因。 将旧官僚、立宪派的投机性以及西方列强的态度等知识作简要补充,再由史料和课文分析归纳辛亥革命的浩大声势下隐藏失败的隐患,构建历史情境,让学生明白孙中山先生与袁世凯之间,在当时的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背景之下犹如不平衡的秤,寡不敌众,孙中山先生迫于无奈,只好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才得以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教师讲述,迫于压力,孙中山只能发表声明:“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于是,袁世凯向清政府施压,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不久之后,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到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述,掌握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的过程:南北议和、清帝退位、袁世凯就职、临时政府迁都北京。 通过课本知识的归纳,掌握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史实、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师讲述,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在正式退位之前,孙中山先生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师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内容,提出问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这是一部带有什么性质的宪法?有什么样的意义? 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出结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性质以及意义:中华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学生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归纳总结其内容体现、性质、意义。 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的解读,感悟宪法的性质和意义,对内容的解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探革命之果 讲授(15min)课堂讨论(5min)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没有果实的花。”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并说明理解。 教师提供史料、图片以及结合课文内容作为讨论的素材。 (出示史料和图片) 材料一: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只要资本实业”“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大有裨益”的,政府即予以批准,“力为保护”。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 ——袁伟时《昨天的中国》 材料四: 材料五:正如参加过中国同盟会的董必武所说:“辛亥革命……为新的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它“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小组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分成赞成和不赞成两类。 总结:同意此观点。 因为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手里。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不同意此观点。 因为辛亥革命后袁世凯虽然控制了政权,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教师讲述:同学们的各有各的观念,这也告诉我们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也尤其局限性,我们需要明白它的性质一分为二,理性看待。 教师展示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师讲述:纵观辛亥革命一百多年之后的历史,它全面加速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习俗、外交乃至军事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基于历史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辛亥革命有不足、有遗憾、又曲折、有反复,但是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最高贵的财富就是“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是一条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道路,是当时的勇敢的中国人为我们开拓的新的道路。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课文内容进行五分钟的小组讨论,交流观点,并选派代表发言。 以小组讨论以及史料分析的方法型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锻炼自身历史解释与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基于历史史实进行发散、多元的探究,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同时,在小组讨论中和教师的归纳总结中,有助于学生正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也正确认识其最终失败的根源,剖析近代民主革命的性质和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设立的原因,为后面的授课的中共领导中国革命的知识作铺垫。
课堂小结 (5min)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究革命之因”“寻革命之路”“探革命之果”的历史线索,共同总结这条“走向”共和的革命之路。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和提问总结课文知识结构。 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学生形成历史知识网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课堂练习 (8min) 教师出示课堂练习时,学生作答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1.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 A.均主张“中体西用” B.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C.未能触及政治制度 D.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2.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 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这主要是因为它( )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 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 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4.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 )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D.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学生完成答题后,教师出示答案并进行讲解。 学生在三分钟内完成四道选择题,反思课堂学习效果。 通过历史课堂练习,学生能够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以便于课后查缺补漏。 第一题的时空跨度答大,能够培养学生历史联系的意识;第二题围绕“三民主义”的重点内容;第三题通过对黄花岗起义的考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感悟革命党人的斗志;第四题围绕“辛亥革命的意义”这个难点内容进行考察。
作业布置 (2min) 教师布置学生在下列题目中二选一进行3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清晰,行文严谨。 题目一:结合课本第109页的学思之窗,谈谈三民主义的的积极意义即局限。 题目二:谈谈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学生课后完成小论文的写作,并与同学交流,分享观点。 布置二选一的历史论文写作,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题目一围绕“三民主义”这个基本知识,符合课标的要求,又是重点知识。对三民主义的局限分析,为后面学习“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作了铺垫。 题目二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实际上是对课堂讨论的内容进行成果输出,实现对这个难点内容的突破。 通过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能够培养学生历史表达的能力。
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不得人心 资产阶级发动革命的条件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建立 3.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意义(进步性) 2.局限性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