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病毒》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殖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生命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的,它在人体内是怎样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知之甚少。学生对“辩证地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八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
学习目标 1.描述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小组探讨释疑,层层递进,增强学生的逻辑性,通过列图对比,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能力。 3、既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又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重难点 1.描述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小组探讨释疑,层层递进,增强学生的逻辑性,通过列图对比,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能力。
评价任务 通过识别动物、植物、细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病毒对比最大的不同 通过测试题掌握病毒的主要特征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引入教师活动 1.播放“封控在校的初中学生,提到爸妈一秒破防”视频,结合本周学生也和视频中的孩子一样,不能正常回家过周末,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引出2019-ncov,过渡:那病毒究竟是一种什么生物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 学生活动 1、观看视频资料,引起共情 2.激发兴趣,揭开病毒的面纱设计意图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我们的学生也因为疫情原因,没有正常过周末。通过视频的引入,和学生产生共鸣,自然而然过渡到课题,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去学习病毒。环节二:自主学习,看书(病毒的发现及种类)教师活动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自主学习,探讨以下问题。要求:小组探讨释疑,在书中画线标注后背诵熟记。--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89--90页,探讨以下问题 1、病毒的发现过程? 2、病毒的大小及观察工具? 3、病毒的形态? 4、病毒的种类?设计意图 利用教材中的信息及通过多媒体等渠道对病毒的初步了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考等能力,为后续学习做铺垫。环节三:合作探究:任务一教师活动 第一关:小组讨论导学案上的四个问题。(同学们要认真讨论哦,因为我们等下是抽签决定哪个小组回答问题,每个组都有可能被抽中哦) 抽签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依次回答这四个问题。回答完后,总结班上闯关成功的小组,给与表扬。 二、呈现以下内容: 1、补充伊万诺夫斯基对烟草花叶病的研究过程,发现“滤过性病毒”。 2、播放视频,比较病毒、细菌、真菌、头发丝的大小,并注意观察病毒的形态。 3、补充病毒的三种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 4、“帮病毒找到家”——巩固提升学生对病毒三个种类的掌握 三、巩固提升练习学生活动 一、小组代表回答 1、伊万诺夫斯基的探究方法,总结病毒的发现过程 2、描述病毒的大小单位及观察工具 3、试着概括病毒的形态 4、根据病毒寄生细胞的不同,说出病毒的三个种类 二、观察图片、视频,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提升 1、流感病毒往往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这种病毒属于( B ) A.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噬菌体 D.细胞病毒 2、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了病毒。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设计意图 1、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但要落实组内职责,加强课堂纪律的协调管理。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三:合作探究:任务二教师活动 第二关:阅读教材90-91页,小组讨论导学案上的四个问题。 通过抽签,抽取一个小组的四个同学回答。 回答完后,总结班上闯关成功的小组,给与激励与表扬。 二、呈现以下内容: 1、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结构 2、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酵母菌的结构,与病毒相比最大的不同 3、病毒是否属于生物? 4、播放视频——病毒的繁殖 5、图片展示病毒离开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学生活动 一、小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1、病毒的结构 2、病毒的繁殖方式 3、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什么? 4、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1、根据图片总结出病毒的结构 2、认识到病毒与其他生物的最大不同在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回顾七年级的内容:生物的特征,概括病毒能够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因此病毒也是生物。 4、病毒的繁殖——自我复制 5、病毒的结晶体和细菌的芽孢——休眠体做对比,避免混淆 三、巩固提升 1.下列有关病毒的繁殖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病毒的繁殖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B.在普通培养基上能培养病毒 C.病毒的繁殖以细胞为单位 D.病毒侵入寄主后合成一种蛋白质 2、病毒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表现出的主要生命现象是( C ) A.发育 B.生长 C.繁殖 D.取食和消化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充分让学生产生问题的争论,从而得出答案。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拔,并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学生理解。 2、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运用。 3、列图对比,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环节三:合作探究:任务三教师活动 第三关:举例说出病毒的害与利。 回答完后,总结班上闯关成功的小组,给与表扬。 老师适时补充病毒在生物防治及基因工程上的应用。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一、病毒使人患病: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狂犬病、手足口病、水痘、天花、脊髓灰质炎等 二、利用病毒生产疫苗设计意图 让学生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环节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教师活动 在新冠疫情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终南山爷爷和李兰娟奶奶的故事,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巩固提升练习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 巩固提升 1、病毒结构中一定具有( C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遗传物质 D.线粒体 2.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病毒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某些病毒可以携带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和基因治疗的目的。 D.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该病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为急性传染病,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我国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 C.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 D.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寄生或独立生活设计意图 辩证地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做好防护,爱惜生命。从新冠疫情形势出发,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奋发学习,为社会做贡献。
板书设计 发现者 结构 大小 病毒 生活方式 观察工具 繁殖方式 种类 与人类的关系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课堂小结 通过板书,总结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2、习题反馈 通过竞赛题、多种类型的典型例题,评价学习成果,复习学习内容。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因为本节课是比较抽象难理解,所以本节课采用了大量的视频和动画内容,让学生用一种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学习本节课。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探讨释疑,观看视频、列表对比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完成一个任务,进行相应的巩固提升,课堂效果好。但在情感升华部分,可以结合生物学科特点,介绍更多的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起学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