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方地区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 课时作业 (含答案)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 课时作业 (含答案)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08 07: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
一、自然特征与农业
1.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
2.华北平原春旱原因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东北三省的地形结构
2.东北三省工农业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 优势:地势平坦;黑土地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开发较晚,沼泽遍布
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优势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雄厚;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海运发达,交通便利
不足 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耗能大,污染重;市场竞争力弱
3.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规划
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位置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四、祖国的首都——北京
1.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北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性
(2)北京战略位置优越性
(3)北京经济区优越性
2.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措施
(1)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
(3)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适当提高门票价格、控制参观人数等。
(4)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建筑物的侵蚀。
(5)禁止在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
(1)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疏解、分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
(2)缓解北京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各种问题。
(3)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的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典例】 (2024吉林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美雪花飘落吉林】
材料一 图1为中国部分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处于-18 ℃至-14 ℃等温线之间的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1
材料二 下表为雪花形态和温度关系表。
温度 -3 ℃~0 ℃ -10 ℃~-5 ℃ -20 ℃~-10 ℃ -20 ℃以下
雪花主要形态 片状 柱状或针状 片状(最美雪花) 六棱柱及片状
  温度在-18~-14 ℃,没有强风,且空气中水汽充分时,雪花往往形态丰富,大而精美。
(1)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大致沿    —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高于0 ℃。
(2)图1中灰色区域表示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范围在    ℃至-14 ℃,是可能形成最美雪花的区域。
(3)受海洋影响,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比西部水汽充足,降雪量    ,雪花形态更丰富,大而精美。
【优质稻米产自吉林】
材料三 图2为吉林省稻米集中种植区和部分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2
(4)吉林省优质稻米集中种植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河流——    及其支流,而非采用使稻米品质下降的低温地下水。
(5)该种植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     ,每年8—9月,正值水稻灌浆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稻米优质。
【“陆上风光三峡”落户吉林】
材料四 曾经让人无奈的松原大风,如今成了财富。吉林省着力打造“陆上风光三峡”,松原被列为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核心城市之一。从风光设备制造,到风光发电,再到利用风电能生产产品,松原在能源产业方面更进一步。
(6)由图文可知,作为资源型城市,松原发展依赖的主要矿产资源是    。“陆上风光三峡”中的“风”和“光”所指的能源分别是    和太阳能。
【大美家乡我爱吉林】
(7)请你从饮食、旅游、农业、工业等任一角度向游客介绍一个吉林省的特色。
【答案】
(1)秦岭
(2)-18
(3)大(多)
(4)松花江
(5)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6)石油 风能
(7)饮食方面:乌拉火锅(冷面、锅包肉、熏肉大饼、胖头鱼、明太鱼等)。
或旅游方面:自然景观有长白山(松花湖、净月潭、雾凇、查干湖、向海湿地公园等),人文景观有冰雪大世界(伪满皇宫博物馆、长影世纪城、吉林市陨石博物馆、延吉恐龙博物馆、梨树黑土地博物馆等),革命圣地有杨靖宇烈士陵园(四平战役纪念馆、塔子山战斗遗址等),民俗文化有二人转(大秧歌、吉林省各民族服饰、传统节日介绍等)。
或农业方面:吉林大米(梅河口松子、抚松人参、通榆小米、扶余花生、长白山蓝莓、延边苹果梨、洮南西瓜等农业品牌、家乡特产、农业生产特色等)。
或工业方面:汽车制造(生物制药、石油化工、化纤工业、食品加工、森林工业、辽源袜业、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等当地特色工业部门、工业产品、工业生产方式等)。
【思路分析】
本题以中国部分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处于-18 ℃至-14 ℃等温线之间的区域分布示意图和雪花形态和温度关系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的温度带、北方地区的气候及其影响因素、北方地区的河流、北方地区的工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高于0 ℃,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2)根据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图1中灰色区域表示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范围在-18 ℃至-14 ℃,是可能形成最美雪花的区域。(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海洋影响,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比西部水汽充足,降雪量更大(多),雪花形态更丰富,大而精美。(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林省优质稻米集中种植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松花江及其支流,松花江是吉林省最大的河流。(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种植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每年8—9月,正值水稻灌浆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稻米优质。(6)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资源型城市,松原发展依赖的主要矿产资源是石油,“陆上风光三峡”中的“风”和“光”所指的能源分别是风能和太阳能。(7)饮食:吉林省有着丰富的东北美食,如乌拉火锅、冷面、锅包肉、熏肉大饼、胖头鱼、明太鱼等。旅游:吉林省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长白山、松花湖、净月潭、雾凇、查干湖、向海湿地公园等,人文景观有冰雪大世界、伪满皇宫博物馆、长影世纪城、吉林市陨石博物馆、延吉恐龙博物馆、梨树黑土地博物馆等,革命圣地有杨靖宇烈士陵园、四平战役纪念馆、塔子山战斗遗址等,民俗文化有二人转、大秧歌、吉林省各民族服饰、传统节日介绍等,是游客亲近自然、体验冰雪魅力的好去处。农业: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尤其是优质稻米的种植,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粮食,如吉林大米、梅河口松子、抚松人参、通榆小米、扶余花生、长白山蓝莓、延边苹果梨、洮南西瓜等农业品牌、家乡特产、农业生产特色等。工业:吉林省的汽车工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如汽车制造、生物制药、石油化工、化纤工业、食品加工、森林工业、辽源袜业、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等当地特色工业部门、工业产品、工业生产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