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学习重点】
1.扎实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用法,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并默写重点句子。
2.初步体会文中的语言艺术及忧患意识,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经典重温
忠言逆耳
当我们决定给他人进“忠言”的时候,一定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虑好对方当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设计好劝说对方的策略,采取能接受的“批评”方式,使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意见,并且对你心存一份感激,这就是忠言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劝说他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劝说的时机和对方性格情感的变化,及时调整劝说的策略,让对方潜移默化地接受你的意见,这样,“忠言”就不再“逆耳”了. ——邢东《忠言可以不逆耳》
正如现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样,古代的劝谏纳 ( http: / / www.21cnjy.com )谏,也是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人都有这样一个毛病: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愿意承认,因为觉得很伤面子。这种情况与人的地位成正比,地位越显赫就会越在乎。作为九五之尊的古代皇帝,那就更不消说了。龙颜龙威,本就需要时刻保持得让人崇敬和畏惧。当然,有时为了服众,他们偶尔也会放下架子,摆出一种姿态,但心里并不会很舒服。所以,历史上那些能真心去听取意见、敢于作自我批评的君王,是非常伟大的;而那些仗义执言的臣子,也同样伟大得可爱。自古至今,劝谏纳谏之事,留下了许多君臣佳话。这一方面检验的,是君王的心胸;另一方面检验的,则是臣子的智慧。每位帝王的脾性并不相同,心胸气量也不一样。如何劝谏皇上才能纳谏,这里面还有个技巧问题。
——《仗义执言的臣子实在伟大》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走进作者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北)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犯颜直谏,史有“诤臣”之称。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二)了解背景
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开明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听取劝谏,甚至被誉为“从谏如流”。但到了贞观中期,随着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对外战争连年胜利,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百姓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有大臣为此进谏,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针对这些情况,魏徵在贞观十一年,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中,连给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其中的第二疏,也称“论时政第二疏”,简称《十思疏》。
(三)理解文体
疏,奏文的一种。作为文体,是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疏”始创于汉代,后世又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文体的总称。“疏”的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比较著名的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诸葛亮的《街亭自贬疏》、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等。有时私人交往的书信也称之为
“疏”,如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
三、夯实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谏 ⑵逡其泉源 ⑶求木之长 ⑷乐盘游 ⑸壅蔽
⑹谬赏 ⑺滥刑 ⑻黜 ⑼塞源而欲流长也 ⑽载舟覆舟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塞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振之以威怒 ( 通 )
⑵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通 )
5.重点实词
⑴谏太宗十思疏: ⑵凡百元首:
⑶克终者盖寡: ⑷殷忧而道著:
⑸董之以严刑: ⑹奔车朽索:
⑺则思三驱以为度: ⑻虑壅蔽:
6.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7.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8. 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必固其根本 古义: ;今义:引申义,重要的。
⑵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 ;今义:走路。
⑶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 ;今义:现代汉语中“纵情”是“尽情”之意。
⑷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 ;今义:“以为”常用于“认为”义。
9.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形容词的活用
①乐盘游 ②必固其根本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④何必劳神苦思
⑤宏兹九德 ⑥则思知止以安人
⑵动词的活用
将有作
10.文言句式
⑴倒装句
①振之以威怒。 ②董之以严刑
③三驱以为度
⑵省略句
①江海下百川 ②载舟覆舟
11.文学常识填空
魏征(580~643),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 家、 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晋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于其手。唐贞观十一年(637)上《谏太宗十思疏》,十三年上《十渐不克终疏》。《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魏征集》20卷,已散佚。
魏征死后,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以古为镜, ;以人为镜,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12.名句名段填空
(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重点突破
(一)背熟全文,名句填空
①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③怨不在大, ; ,所宜深慎。
④诚能见可欲,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 ;惧满溢, ;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 ;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 ;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则智者尽其谋, ,仁者播其惠, 。
自主翻译重点句子。
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3.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文本探究
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宗封禅,中间数语,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帖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乂(yì,承平无事)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
从课文及本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
提示: 魏征劝谏极有艺术性,选段与《谏太宗十思疏》说理方面有相似之处,注意由课文和选段作有理有据的正确表述。
课后·拓展读练 素养积淀,能力提升
一、素养积淀
居安思危
俗话说:再富也富不过三代。正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魏徵对唐太宗的告诫——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往往被麻痹了,生活这般顺畅,自然不会想到困难之时,只一味地追求享乐,追求安逸。
因此,我们应当有一种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洲兰洽河两岸分别有两群羚羊,令人奇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两地羚羊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有着天壤之别,是品种的优劣?是基因的变异?都不是。原因很简单——东岸有狼群。众所周知,狼是羊的天敌。 自然界中适者生存的定律,使得东岸的羊儿时刻警惕,发现狼群便奋力奔跑。在它们的意识中都知道落在后面的下场——死亡。而西岸的羚羊在自己的领域中随心所欲,没有一种忧患意识、“逃命”意识,以致危险来临之时,无力抵抗。由此可见,忧患生活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如果我们人人都像西岸的羚羊们一样,不懂得居安思危,那么,我们的未来必定黯淡无光,不堪一击,我们的民族亦会变得如同龟裂的土地一样失去灵性。
有人说,我只想像陶潜一样“开荒南野际,守拙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园田”,却说不定有一天战火会烧焦你的菜园子;有人说,我只希望静观天外云卷云舒,却说不定有一天空气中都漂浮着血色的颗粒……这些都是人们所谓安逸中的危。说不定的事、想不到的事多着呢,却都由不得你!就像被关在笼子里四年的秃鹰,“锦衣玉食”惯了,它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它会被放飞,也想不到它会死于饥饿。你可以追求安逸自在,但世界却不会因为你想安逸而让你安逸。人的生命应当如同河流一样,在平缓细流中不断地积蓄力量,才能越过前方的山丘,继续前行。那些安于现状、无力奔腾的水滴,只会成为一潭死水。死水是死的,而前行的河流就是活水。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使在最安逸的情况下,也不忘前方的障碍,乃谓之居安思危。
人人都有一方天地,都需居安思危作支撑,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那样突然地塌了下来。
二、能力提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奢侈(shē) 疏浚(jùn) 谦冲(chōng)
B.壅蔽(yōng) 黜恶(chū) 堵塞(sāi)
C.装载(zǎi) 繁茂(mù) 懈怠(dài)
D.垂拱(gǒng) 谗邪(chán) 殷忧(yīng)
2.下列名句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见兴替。
B.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C.惧满溢,则思江河下百川。
D.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冲要 B.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敬:尊重
C.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黜:排斥 D.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简明
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则”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B.两个“则”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C.两个“则”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D.两个“则”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B.则思知足以自戒
C.则思虚心以纳下 D.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6.下列句子,句间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B.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D.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7.关于文段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十思”的第一思,谈的是君主的个人欲望。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这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谈的是君主的行为问题。
D.做到了“十思”,君主就不必再劳神费力地去采取其他措施,国家会“鸣琴垂拱”。
8.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句式骈散结合,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
B.运用比喻进行类比推理,将道理讲得深入浅出。
C.文章运用了对偶、反问、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说理既生动又形象。
D.对比论证贯穿全文,使事理显得鲜明彰著,一目了然。
9.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是每一位现代企业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B.作为统治者,载舟覆舟的意识淡化之时,便是他的政权走向衰落之始。
C.选贤任能,择善而从,是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太保证。
D.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就是要有恃才傲物的宽广胸怀和勇往直前的气质。
10.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⑵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阅读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7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必固其根本 根本:树根 B.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即使
C.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斯:这 D.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C.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3.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15.下列句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国君承担着君主的职责,据有天地间重要的地位。
B.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并不会感念(国君的)仁德,表面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6.文章引用了许多经典中的话,对其表达效果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内容上,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做到有理有力。
B.在语气上,可以使文章显得更为庄重严肃,耐人寻味。
C.在语言上,可以使文字以少总多,言简意赅,内涵更丰富。
D.在结构上,可以使文章的布局谋篇更加严谨。
17.对这两段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即用比喻,阐明了目的和行为的关系。
B.第l段委婉含蓄地对唐太宗奢靡的生活作风进行了讽谏。
C.魏征认为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应该善始善终。
D.帝王开国时一般能做到竭诚以待下,打下天下之后,纵情傲物者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武德末,魏徵为太子洗马,见太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即太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徵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众皆为之危惧。徵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徵雅有经国之材,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徵,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大宗曰:“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 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徵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宫。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 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 ”徵乃止。
(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徵雅有经国之材 雅:平素,向来。
B.性又抗直 抗直:急躁,暴躁。
C.非卿忠诚奉国 奉国:献身为国。
D.多所弘益 弘益:补益,增益。
19.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宁”与“独”意思相同,“其”与“之”所指对象不同。
B.“宁”与“独”意思不同,“其”与“之”所指对象相同。·
C.“宁”与“独”意思相同,“其”与“之”所指对象也相同。
D.“宁”与“独”意思不同,“其”与“之”所指对象也不同。
2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唐太宗胸襟宽广的一组是” ( )
①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 ②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
③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④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
⑤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2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⑵寻以疾乞辞所职。
《谏太宗十思疏》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⑴jiàn ⑵jùn ⑶cháng ⑷lè ⑸yōng ⑹miù ⑺làn ⑻chù ⑼sè ⑽zài
2.sai塞车/sai边塞/se塞责
3.疏浚/峻峭/俊杰/竣工 黜恶/相形见绌/咄咄逼人/文笔拙劣
4.⑴ “振”通“震”,威吓。
⑵ “无”通“勿”。
5.⑴指大臣给皇帝的奏议。 ⑵所有的。 ⑶能够。 ⑷深重忧患。 ⑸督责。
⑹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急驰的马车。 ⑺从三面驱赶,留一面。 ⑻被堵塞、蒙蔽。
6.⑴诚心,名词/果真,副词
⑵最终,副词/坚持到底、保持到底,动词
⑶用在条件句的偏句末尾,表示还有下文,不译。语气词/……的人,代词
⑷长得高,读“cháng”,动词/长远,流得长远,读“cháng”,动词
⑸诚实,形容词/信任,动词/信用,名词
⑹安定,形容词/安定的时候、安定的境遇,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安宁,动词
⑺使……牢固、稳固,使动用法/牢固、稳固,形容词/本来,副词/ 究竟、到底,副词
⑻使/探求/请求/谋求/
7. ⑴“以”,连词,译为“来”。/“以”,介词,用。/“以”,表目的的连词。
⑵“所”与“加”组成名词性短语。/“所”与“为”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
8. ⑴本义,树根。 ⑵路人。 ⑶放纵情感。
⑷ “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以”是介词,“为”是动词。
9.⑴①乐:形容词意动,以……为乐
②固: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稳固
③重:形容词作名词,重任
④劳、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神劳,使思苦
⑤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光大
⑥安: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定
⑵作:动词用作名词,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的事情
10.⑴①介词结构后置:“以威怒”作动词“振”的状语,翻译时放到动词前边。句意:用威严的势力加以镇压。
②介词结构后置:“以严刑”作动词“董”的后置状语,译时要放在前边。句意: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
③宾语前置:“三驱”是宾语,前置到介词“以”的前面。
⑵①“下”后省略介词“于”。
②省略主语“人民”。
11.玄成 文学 政治 可以正衣冠 可以见兴替 可以知得失
12.(1)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2)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读写探究
[默写翻译自查]
[文本探究]
思路点拨: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帖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能力提升
1.A。解析:B项中的“黜”应读“chù”, ( http: / / www.21cnjy.com )“塞”这里应读“sè;C项中的“茂”应读“mào。”,“载”这里应读“zài”;D项中的“殷”应读“yīn”。
2.B。解析:A项中将“知得失”与“见兴替”对调,C项中应为“江海”,D项中应为“泉源”。
3.C。解析:A项冲:谦虚。B项敬:慎。D项简:提拔。
4.B。解析:①②连词,相当于“那么”;③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④连词,表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5.B。解析:A项古,路上不相识的人;今,走路。C项古,使心虚;今,谦虚。D项古,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重要的部分。
6.A。解析:A项中应为“必/固其根本”“必/浚其泉源”。
7.D。解析:D项夸大了“十思”的作用。
8.C。解析:文章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9.D。解析:“恃才傲物”是依仗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旁人的意思,贬义,此处使用意义和色彩都不当。
10.(1)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2)道德仁义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
11.B。解析:“虽”应解释为“虽然”,和下句构成转折关系。
12.A。解析:A项介词,相当于“用”;BCD项连词,同“而”。
13.A。解析:A项,“盖”均为副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B项,两个“而”,前者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后者为连词,表递进关系。C项,两个“之”,前者为代词;后者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两个“于”,前者为介词,意为“对于”;后者为介词,意为“从”。
14.D。解析:A、B、C三项与例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加点词均为古今异义词:“根本”在文中意为“树根”,“以为”在文中意为“把……作为”,“行李”在文中意为“外交使节”,“夫人”在文中意为“那(个)人”。D项中的“知足”古今意义相同。
15.B。解析:B项应翻译为:刚开始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善终的却很少。
16.D。解析:引用经典中的话与文章的结构无关系。
17.B。解析:第1段应是通过正反比喻说理,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18.B。解析:B项中“抗直”应为“刚强正直”。
19.C。解析:“宁”“独”均作“难道”讲,“其”“之”都指代魏徵。
20.D。解析:①句陈述太宗与太子暗中夺权之事,③句作者评价魏徵的才干。
21.(1)如果陛下您不接受我的意见,我又怎么敢冒犯您呢
(2)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辞去新任的官职。
参考译文:
武德末年,任太子洗马。看到太宗与隐太子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里相互倾扎夺权,就常劝李建成早点做准备。太宗诛杀了隐太子之后,将魏徵召来斥责他说:“你挑拨我们兄弟间的关系,这到底是为什么?”大家都替他的生命担心。魏徵却显得慷慨镇定,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臣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惨祸了。”太宗听罢顿时神色严肃了起来,对他予以特别的尊重,提拔他任谏议大夫。多次把他召到卧房之内,就理政方法听取他的建议。魏徵素有治理国单的才能,生性又很梗直,不会作假。太宗每次和他谈话,都是很高兴。魏徵也为自己遇到了知己的君主而高兴,把自己的本事也都使了出来。太宗慰劳他说:“爱卿前后所提的建议涉及到二百多桩事情,都很符合我的心意,如不是爱卿一心一意为国家的话,怎能做到这样?”(贞观)三年,经多次升迁任秘书监,参预朝政,他深谋远虑,对国家政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太宗曾经对他说:“你的罪比管仲射中齐桓公还重,而我任用爱卿又超过管仲,近代以来君与臣互相信任欣赏者,有像我和你这样的吗?”(贞观)六年,唐太宗巡幸九成宫,赐宴身边的近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徵,以往都是伺奉息隐的,臣看到他们像是看到仇人一样,没想到今日会在一起吃宴。”太宗说:“魏徵以前确实是我的仇敌,但他是个尽职尽责的人,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朕能提拔任用他,也无愧于古之前烈吧?魏徵常常能够不顾我的颜面给我提建议,不让我做错事,所以我很器重他。”魏徵一再地拜谢说:“是陛下诱导臣让臣说话的,臣所以才敢直言。如果陛下听不进臣的直言,臣又哪里敢冒犯龙鳞,触犯忌讳。”太宗听后十分高兴,给两人各赐钱十五万。(贞观)七年,代替王珪任侍中,被封爵为郑国公。不久他以有病为理由要辞去所担任的职务,请求任无实职的散官。太宗对他说:“朕提拔卿于仇敌之中,任用你担任显要的职务,你也是看到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都是知无不言。你难到看不见黄金在矿里的时候,哪里称得上贵重?经过良匠把它煅打为器之后,它才为人们所看重。朕正将自己比作黄金,将卿比作高明的工匠。你虽然有点小毛病,还不算衰老,怎么能这样随便就退了呢?”巍徵只好作罢。
( )
( )
( )
黜
绌
咄
拙
浚
峻
俊
竣
必竭诚以待下
诚能见可欲
⑴
求木之长者
则智者尽其谋
⑶
终苟免而不怀仁
克终者盖寡
⑵
求木之长者
塞源而欲流长也
⑷
信者效其忠
愿陛下亲之信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⑸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不念居安思危
则思知止以安人
⑹
欲固其根本
根木固而求木之长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⑻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虽董之以严刑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⑴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山峦为晴雪所洗
⑵
③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A.
B.
C.
能克终者盖寡
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而况于明哲乎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
而况于明哲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
我所以重之也
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