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一单元《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一单元《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31 06:4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掌握隋朝经济的繁荣。
3.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隋文帝生平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1.对隋朝经济繁荣的理解。
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方法
1.故事导入法。对于本课的导入,可利用“导入框”来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也可用其他方法。
2.讲述法。对于隋朝的建立等内容,可采用此法。
3.图示法。对于魏晋南北朝以来到隋统一的关系,可用此法。
4.分析法。对于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等内容,可用分析法解决。
5.讨论法。对于评价大运河的问题,可组织学生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6.材料分析法。通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隋朝大运河》地图等。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1.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师讲述]578年,周武帝宇文邕病逝,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宇文赟(yún)继位。周宣帝荒淫暴虐,刑政苛酷,不得人心,次年传位静帝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于大象二年(580年)五月病死。这时周静帝年方八岁,汉族地主郑译、刘昉等人矫诏引扬坚入总朝政,拜大丞相,督内外诸军事。
杨坚入总朝政后,首先收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实行仁政,法令清简,率先垂范,勤俭节约,不久之后,即天下悦之。接着,杨坚消灭了北周的反抗势力,几乎将北周宗室诸将杀光。年幼的周静帝完全孤立。
581年二月,杨坚代周自立,改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定都长安,583年迁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即新长安城。
[教师引导]同学们,隋文帝杨坚有志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但这时隋与北疆的突厥族关系紧张,至585年,东突厥归附隋朝,北方获得安定,隋朝的力量便转向江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投影的内容,来说明上述政权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国家的大分裂时期,北朝由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五个政权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和东魏又分别为北周和北齐所取代。后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又建隋代周。
南朝由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组成。它们之间是前后相继关系。
[教师补充]隋建立后,南朝是陈政权统治时期,由此可知,隋朝的统一全国,主要任务是灭掉陈在南朝的统治。
[板书]2.隋的统一 589年 灭陈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两个问题:1.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是什么?
2.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生甲: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南北统一,民间曾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的歌谣,表明陈的统治腐败,不得人心。
生乙:隋朝的力量强大。
生丙:隋文帝励精图治,雄心勃勃。
生丁:隋朝建立前,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民渴望统一。
……
[教师补充]①隋朝的统一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朝以前的南北分裂局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人民要求南北方结束对峙局面,实现统一。②隋朝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比陈朝明显占优势。同学们,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但由谁来完成统一,则要看实力。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隋朝的疆域比陈朝大;隋朝的人口比陈朝多,隋有人口2900万,陈只有200万;隋朝的政治清明,而陈却统治腐败。③隋为灭陈作了充分的准备,而陈朝却依靠长江天险,大意亡国。正如课本小字内容所言:当隋军分路南下攻陈时,陈后主竟然说:“王气在此,隋军又能怎样?”大臣们也认为长江自古天险,难以飞渡。陈朝君臣照样饮酒作乐,歌舞升平。结果在589年正月初一被隋军攻灭。
[教师提问]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
生甲: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国家长时间的分裂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乙: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奠定了基础。
生丙:人民开始安居乐业,农业生产发展。
生丁: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教师补充]对于隋朝统一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清朝的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隋文帝对于统一国家所起的作用其功绩可与秦始皇比美。
[投影显示]
[教师过渡]同学们,投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出的是隋朝的疆域图。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隋朝疆域辽阔,国家统一。在这种安定的环境中,人民辛勤劳作,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第二个大问题:隋朝经济的发展。
3.隋朝经济的发展
隋文帝统治时期和隋炀帝统治初年,国家财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出现了空前富裕的情况。隋政府在全国设置了许多官仓,储备粟帛。开皇年间,在卫州(今河南汲县)置黎阳仓,洛州(今河南洛阳东)置河阳仓,陕州(今河南陕县)置常平仓,华州(今陕西华县)置广通仓。大业初年,在洛阳附近建含嘉仓、子罗仓、洛口仓(兴洛仓)、回洛仓等。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杜佑《通典》称:“隋氏资储遍于天下。……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今山西太原)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据唐太宗估计,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故元朝人马端临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清初王夫之也说:“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逮也。”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投影所提供的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看,隋朝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三个方面(板书)。那么,隋朝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生乙:政府的重视、支持。
生丙:人民的辛勤劳动。
生丁:……
[教师小结]同学们,经济发展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了人民的辛勤劳作外,一般来说有两条主要的:一是政策,二是科技。具体到隋朝,主要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隋文帝励精图治和发展生产两条。
[教师过渡]同学们,隋朝经济发展、国家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盛的表现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口增加,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以外,营造东都洛阳和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也是两个很重要的表现。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投影打出的材料,找出关于大运河的有效信息。
(一)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隋炀帝大失所望。
(二)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四)隋朝大运河图
注:江都:今江苏扬州
[教师提问]看了上面材料后,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们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家可以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不对。如果仅从隋炀帝追求享乐上来考虑问题,有失公允。
生乙:从大运河的构成来看,洛阳到江都并不需要通过永济渠段,也不需要通过江南河段。这就说明,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是不对的。
生丙: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有巡游江都,追求享乐的意图,但更主要还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生丁: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把江南的粮食运到北方,因为当时江南的经济已经发展起来。
……
[教师讲解]隋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很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方需要的一部分粮食主要仰仗江南运输,随着商业的发展,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另外,学者郭志坤认为:“将‘想游玩江都’视作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唯一动机,那是失之偏颇的。”“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动机和目的不是单一的,既有贪恋江都美景的动机,又有搜括江南财富的目的;既有耀兵江南、挖掉王气的动机,又有攻打高丽的目的(指运输军粮的方便)。其工程是伟大的综合工程,其动机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而其本体动机则在于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以巩固其统治。”(《隋炀帝大传》)这和课本上所表述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基本上是相同的。
[教师提问]大运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凿的?其规模怎样?
[学生回答]大运河从605年开始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及余杭,全长二千多公里。
[教师引导]同学们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课本上哪一句话能体现出这一点?
[学生回答]这句话是“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教师引导]由此可以看出,隋炀帝时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学生回答]是建立在隋朝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富强的基础上的。
[教师讲解](投影再次打出《大运河图》)
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共分四段。
(1)通济渠。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10 ( http: / / www.21cnjy.com )0余万,自洛阳引谷、洛二水到达黄河,再引黄河水入于淮河,到达淮河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通济渠是隋代运河的主体部分。
(2)邗沟。与开通济渠同年,隋炀帝征发民工10余万,疏通邗沟。自山阳起,引淮河水经扬子(今江苏仪征县东南)入长江。这一段又称山阳渎。
(3)永济渠。608年,隋炀帝征发民工100余万,开凿了永济渠。自洛口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至涿郡(今北京西南)。
(4)江南河。610年,开凿了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长江水直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入于钱塘江。
同学们,这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长2000多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我们用一个示意图来表示。
[教师引导]同学们,关于对大运河的作用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两个问题:
[投影显示]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教师引导]同学们可以在下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地方去寻找依据:①阅读理解教科书第4页的历史材料;②思考[动脑筋]2的问题;③阅读《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想想该图的含义;④听听[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⑤在“大运河的开通”一目的正文和阅读文字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
生乙: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特别是运河两岸,一些城市兴起和逐渐走向繁荣。
生丙:从《开凿大运河想象图》可以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河时监督的官吏很凶,令河工白天黑夜地干活。谁做慢了,就用棍子毒打。十分之四五的河工,都因饥饿劳累而死。开凿运河成了劳动人民沉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评论历史事件时,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大运河开凿以后,一直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中国主要的天然水道都是东西流向,大运河使南北数千里的广大疆域有了一条方便的水道,对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唐人皮日休《汴河铭》说:“今自九河外,复有其汴(即运河),北通涿郡(今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北宋建都开封,当时有“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之说。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它和长城一样,享名于世界,是世界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
[布置作业]
一、选择题
1.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勇 B.杨广
C.杨坚 D.杨业
答案:C
2.隋炀帝营建的“东都”是指
A.江都 B.长安
C.涿郡 D.洛阳
答案:D
二、填空题
公元589年,隋灭_______________,重新统一全国。
答案:陈
三、简答题
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参考答案:①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里,国家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作基础。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路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