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和同为一家”
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都有过灿烂的文化。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情况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突厥、回鹘、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学生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平等、友好往来的史实,并能列举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3、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天可汗”;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族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难点。另外本课内容较多,又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关于唐朝与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可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少数民族的资料。查找《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和《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贞观长歌》第二集片段突厥进犯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介绍突厥的相关资料及其兴衰,然后指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还有没有这个民族了(没有了,已溶入其它民族中。)?提问学生谁知道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从而引入本课内容。
二、新课讲授:
展示《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以及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
讨论:
1、从图中,分别说出边疆各族的名称和方位及唐朝前后,周边少数民族有什么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唐太宗所说的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有何影响?
学生:分成两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从图中看出突厥灭亡,东突厥颉利可汗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顺,唐太宗给颉利可汗优待。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赢得了北方各族的拥戴,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除了妥善安置外,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天的新疆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来管辖西域地区。这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教师:唐朝在顺利的解决了西北边境问题后,西南边疆但是却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吐蕃政权,我们来一起学习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三、唐与吐蕃
资料:引导学生观看书本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步辇图》的图片及资料。
使学生讨论:
1、吐蕃人生活在哪里,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2、松赞干布有哪些贡献?他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如果你是唐太宗或文成公主,你会答应吗?
3、你知道关于文成公主的哪些故事,请你个同学们讲一下。
4、文成公主给吐蕃带来了哪些变化?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分四组讨论,派一名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吐蕃人生活在青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原,是藏族人的祖先。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建立起以逻些为都城的政权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太宗求亲,唐太宗为了汉藏的友好发展,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给藏族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新的物种等,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发展。
教师: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们之后还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唐蕃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讲解: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使得汉藏两族关系进一步密切;唐蕃会盟碑也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象征。
四、唐与回纥、靺鞨、南诏的关系
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列表归纳,找出他们政策的相似性。
主要民族 少数民族与唐朝的交流情况
吐蕃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和亲
回纥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展示“回纥贵族”“渤海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灯塔”“千寻塔”图片,通过对这三幅图的介绍,引导学生总结唐朝时期,由于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五、拓展提升:
太宗尝谓孙无忌等曰:“朕太宗尝谓长即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①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
②“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
六、当堂检测: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
A.唐朝统治者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
2.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 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3.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4.“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
A、唐朝对吐蕃的和亲政策 B、松赞干布时就与唐结亲
C、尺带珠丹感恩唐朝皇帝 D、汉藏关系密切
七、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唐朝与边疆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的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主要内容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唐与吐蕃的关系。